美文网首页帅小冰读书变现训练营简友广场
(Day 27-30)那些天,那些练习,那些感悟...... —

(Day 27-30)那些天,那些练习,那些感悟...... —

作者: 颠倒梦想追梦人_富兰克林 | 来源:发表于2019-11-10 21:30 被阅读0次

3-05

昨夜听了核聚老师的《低谷是人生重大机遇》的音频,核聚老师讲述了苹果-乔布斯的偶像、美国科学家富勒的人生经历,感觉很震撼、心灵很受冲击——

《低谷》这本小册子是唯一一本以人生低谷为研究的书作。结合这本书的介绍,顺便聊到美国科学家富勒:

小时候看不清楚外界,因为他的眼睛不能直视前方,所以,他的世界充满着大量的不清晰色彩。

当他4岁时,他戴上眼镜来矫正视力。突然,他能够看清人们的脸型,他能够看到天上的星星和树上的树叶,他从来没有失去他所发现的美丽世界的乐趣。

他的头很大,身高不到1.6米,两条腿还不一样长。这令他感到很忧郁:“我是大自然的畸形现象,是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

他拒绝接受别人的思想和规则,他的家族是一个古老的家族,从1760年以来,这个家族所有的男丁都是哈佛大学毕业的。他也不例外进入了哈佛大学,但是刚刚读了半年就因为偷拿学费去花天酒地而被除了名。

那年秋季,他再次注册入学,不久之后,第二次遭到除名,他认为他的时间用于有趣的事物比学习更好。

21岁时,他加入美国海军,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海军,他学习了所有的航海知识、数学、机械、通信和电子发动机,他热爱现代技术世界。

他参加海军不久,他就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营救设施。在训练期间,他帮助营救了一些飞行员的生命。

他在海军良好的纪录为他赢得了在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美国海军学院短期培训的机会。正是在那,他第一次发展了这两种思想,而这次休养对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当他在学习军舰时,他认识到军舰的重量比建筑物轻很多,而且还可以轻更多,他确定更好的设计也能帮助人类做得更多,而用更少的材料。

在1917年他与安妮结婚,他们的女儿亚历山德拉,一年后出生了,巴克正如一个知识分子一样,他是一个非常感情化的人,他非常爱他的女儿,她是他世界的一个奇迹,然而,亚历山德拉病得很重,能够治疗她的药物还没有发明出来,她在四岁时就去逝了。

他强烈责备自己是混蛋,尽管他为挽救他的女儿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他还是被悲伤所压倒,他开始大量地喝酒,同时,他也不断地努力工作。

他是一家生产轻质建筑材料公司的经理,然而,他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这家公司开始走下坡路,他被老板解雇了。

这是在1927年,他的妻子给他生了另一个女儿,此时的他既没有工作,又没有钱。他觉得他完全失败了,因为他连家人都养不活了。

他沿着密歇根湖边漫无目的的走着,绝望的想着投湖自尽。在湖边,奇迹发生了:“我听到冥冥之中有声音对我说,你没有自杀的权利,你不属于你自己,而属于整个宇宙。”

从那一刻起,他决定活下来,而且他要生活得他认为最好的。他许诺他将用他余生来研究设计,来使人类在地球生活得更好,这就开始了他伟大的创造时期。

他带着妻子和女儿来到了芝加哥的贫民窟,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因为没有收入,光靠着救济,而且离开了他自己认识的熟人、亲友。

他来到贫民窟深居简出隐居期间,开始了研究和思索。每天他用22个小时来阅读数学、物理、工程、建筑、诗歌和哲学。

他完全被书本吸引住了,他力图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世界、反驳既成的一切理论。

两年后当他重新回到大众面前时,他已经是判若两人、不同凡响——他能滔滔不绝地演讲16个小时之久,对所有愿意听他演讲的人,他都愿意效劳。他完全成了另外一个人了!

这就是理查德·巴克敏斯特·富勒(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1895年7月12日—1983年7月1日)的早年人生经历。

他是一名美国建筑师,人称“无害的怪物”,半个世纪以前富勒就设计了一天能造好的“超轻大厦”、能潜水也能飞的汽车、拯救城市的“金刚罩”……

他在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上把美国馆变成富勒球,使得轻质圆形穹顶今天风靡世界;他提倡的低碳概念启发了科学家并最终获得诺贝尔奖。

他宣称地球是一艘太空船,人类是地球太空船的宇航员,以时速10万公里行驶在宇宙中,必须知道如何正确运行,地球才能幸免于难。

尽管拥有55个荣誉博士学位和26项专利发明,巴克敏斯特·富勒却是一名没有执照的建筑师,两次被哈佛开除的教授;

他生活在上个世纪,但思考的却是下个世纪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他在离世已有三十年后的今天,不仅没有被人遗忘,反而名气越来越大的原因。

他在半个世纪前提出的设计理念,被许多的博物馆发掘出来进行系统的回顾。

在资源紧缺、全球变暖的今天,人们愕然地发现,这位像外星人一样的富勒博士,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如此巨大的遗产……

建筑设计师、工程师、发明家、思想家和诗人,这不是五个人,而只是一个人:

他花了大量的时间来探索新思想,他还研究现实中思想之间的不正常联系,他用这样一些词来描述他自己:“一个完全的、未来思想、科学设计的探险者。”

富勒非常相信技术,他说,通过技术人们能够做他们需要做的一切。

富勒于1983年在他87岁时去逝,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论述了关于技术与人类生存的思想。

他称这种思想为“dymaxion”(最大限度利用能源的,以最少结构提供最大强度的),这个词来源于三个单词:Dynamic,意思是动力,Maximum,意思是最多、最大,还有ion,是一个原子或是一个电极中一组原子。

富勒解释dymaxion这个词,用很少的能量做更多的事情的方法——他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按照这种思想进行的。他设计了一种dymaxion车,一所dymaxion房子和一张dymaxion世界地图,但也许他的另一项发明更为著名——测量圆屋顶,这种测量圆屋顶是用许多直型材料制作成的圆型建筑。

谈论巴克敏斯特.富勒意味着要用许多陌生的词汇,这是因为富勒他自己发明了许多词汇来描述他的思想和设计,他的设计总是走在他所处时代的前面,至今还是。

富勒用六边形和少量五边形创造出的“宇宙中最有效率”的造型让三位化学家深受启发,让他们假定含有60个碳原子的簇“C60”包含有12个五边形和20个六边形,每个角上有一个碳原子,这样的碳簇球与足球的形状相同。他们称这样的新碳球C60为“巴克敏斯特富勒烯”。随后,三位化学家从这个假设入手进行论证和实验,最终凭借相关发现获得了199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富勒还受到了爱因斯坦的赞扬,前文有提到过,他还是苹果乔布斯的偶像。他被推崇为“当代达.芬奇”——他的后半生是如此的辉煌灿烂以至于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把富勒称为“旷野先知”!他对时代的探索和发现是远远超前于时代的。

富勒最靠谱也最著名的发明诞生于50年代。他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一项专利,将建筑的穹顶设计成圆形的。他将其命名为“网球格顶”:“……评判建筑结构优劣的一个好指标,是遮盖一平方英尺地面所需要的结构的重量。在常规的墙顶设计中,这数字往往是2500公斤/平方米,但是‘网球格顶’的设计却可以用约4 公斤/ 平方米来完成这一设计。我用一块塑料皮就能造成这样一个结构。”

这样的设计在现代已随处可见。然而这种不需要柱、梁、拱顶等支撑物的建筑模式在当时遭到很多人的怀疑。它第一次是被运用在了美国空军位于北极圈内的一处雷达站上。

很多工程师打赌这圆顶很快就会被大风吹倒,但是两年测试期满,它安然无恙。加拿大1967年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的美国馆被富勒设计成了20层的高圆顶建筑,人们亲切地称其为“富勒球”。

也就是从那时起,球形建筑开始在全球流行开来,一直方兴未艾。它造价低廉、建造迅速,印度的一家公司为非洲的农民制造了几百个圆形帐篷,用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卡特琳娜飓风过后,灾民也都住在根据富勒的设计原理建造的临时帐篷里。

更让今天的人觉得弥足珍贵的是,富勒所有的设计都贯彻着“低碳”理念。他的信仰是“用较少的资源办更多的事”。“我们的资源,我们对资源的利用方式,以及我们现有的设计,只能照顾到人类的44%。然后剩下的56%的人注定要早死,而且要经历贫困的折磨……”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进行一场设计革命,消灭那些华而不实的设计——比如传统的四平八稳的建筑。

富勒设计的能飞的房子——

巴克.富勒没有放弃他那种用少量材料生产更多东西的想法,他有了一种为另一种建筑设计的想法,这是一种用最少量的材料建造最有力量的建筑,它一开始看起来就有一种完美的形状。

富勒的想法来自于自然,它出现在有机化合物和金属的形状中。它设计的主要部分是四面锥体,建造这样一个建筑,许许多多的锥体要相互连接,每一片相互连接,成为一个八面体。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测量圆顶屋终于建成,工业家们开始认识到这种设计的价值。今天,在全世界大约有10万座大大小小不同的测量圆顶屋在使用。然而,还没有一个人在富勒关于测量圆顶屋的一种思想上有所作为。

由于建设测量圆顶屋,对尺寸没有什么限制,所以富勒建议用测量圆顶屋来盖住城市或一个地区以预防恶劣的气候。一座测量圆顶屋也许能完全控制其所覆盖下地区的环境。

把这些结合在一起,这两种形状便产生了一种结实的、轻质的圆形建筑。这种建筑可以用任何材料来覆盖,而且它能在室内没有任何声支撑的情况下直立起来。富勒将这种建筑命名为“测量圆顶屋”,它比任何已经设计出的建筑都能用更少的材料覆盖更多的空间。

曼哈顿穹顶——

生活在上个世纪的富勒,他不仅预料到了当时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环境窘境,甚至还想到未来——比如,如果地球的资源彻底枯竭,世界末日来临,我们应该怎么办的问题:

在当时,德国汉堡艺术与工艺美术博物馆正在进行一个名叫“气候胶囊”的有趣展览,富勒在1960年提出的一个想法借着这次展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是一个叫做“曼哈顿穹顶”的计划。

用一个“富勒球”式的大壳将曼哈顿中心区罩起来,大罩里面的城市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自给自足的新陈代谢系统。“大罩”可以创造适合生存的气候,提供必要的生态机制,并有完整的处理垃圾污物的办法。这还是一个防御性的大罩,无论是太阳风暴,还是核弹爆炸,都可以被这个“金刚罩”挡在外面……

巴克.富勒大部分发明没有为他挣来更多的钱,他所挣的大部分被用来在世界各地旅行,他向大家传送他那关于生活在这个星球的人类生活的思想,他把这个星球称之为“地球太空船”,他说,人类是地球太空船的宇航员,他们以每小时10万公里的速度围绕着太阳旅行,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这种装置只有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知道如何正确运行地球时才能使人类幸免于难。

他还专门为此写了一本叫《地球飞船的操作手册》的书。告诫人类必须生活在地球上就像宇航员生活在太空船一样,他们必须聪明地而且可重复地使用地球所提供的一切。

巴克敏斯特.富勒说:人类能够通过有计划地、聪明地使用自然资源来永远地满足人类自己的食和住。他这样的想法使得他人怀疑富勒是外星人。

以上就是核聚老师在北大读研究生时读到的一个故事,核聚老师清晰地记得那个时候读到这篇故事是在四楼的文件阅览室南区杂志区,在一本杂志叫做《英语世界》里有看到——

核聚老师当时就把这篇给复印了下来。后来还抄写了几遍。当时这篇故事对核聚老师的震动非常之大。

一方面就是富勒本人的生活经历非常曲折,他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低谷,跌入深渊,都要自杀了;

另一方面就是他的人生故事让我思考一个普通人他究竟有多大的发展空间、有多大的潜能,可能是他自己都不知道的!

他自己都不知道他一生能做出多大的成就来。很多人,我们每个人面临的处境都是这样的处境。

这么多年以来核聚老师时不时就会想起富勒的故事。从他的故事中可以看到这样几条人生真相:

第一,人生可能跌入任何低谷;包括学校除名、公司倒闭、家庭解体、亲人离世、癌症等疾病威胁等等;人生没有最残酷,只有更残酷;每个人都随时可能面临这种更加残酷的人生低谷;

第二,与之相关的是,我们永远都要训练自己的一种能力,这就是“低谷反弹、反败为胜”的能力。我们要完全从一开始就杜绝低谷的出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一旦跌入低谷,就要想办法“弹”起来、反败为胜。

第三,知识就是一切。富勒最重要的时光就是他最穷困潦倒的两年时光,搬到芝加哥的贫民窟的两年里,两年的炼狱般的生活锻造了他,两年后他就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判若两人——

这两年的炼狱般的生活中,他究竟干了些什么?就是学习,大量地学习,22个小时发奋读书,跟古代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狂魔精神没有两样,之后完全脱胎换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了!

第四,富勒的人生故事让我们充分看到了,人不知道自己究竟后天的改变和改造能达到多大的高度。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子女,或者其他人,读者,训练营的学员,运动员,都是如此。我对自己也是抱有这样的期望、这样看待自己。

永远都要对自己抱有最远大的期望,无论你的人生发生了什么。用富勒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是天才,但是他把自己毁了。”——可能我们自己没有注意到,我们随着后天的成长,也在不自觉地摧毁我们自己梦想中人生的高度。

小时候的梦想有天那么高、宇宙那么浩瀚;青少年的时候就缩小到地球那么大,再往后就只有篮球那么大,再往后就只有乒乓球那么大,一脚踢到了自己家床底下去了,从此泯灭了......

这就是普通人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期望和人生梦想的发展轨迹,多么熟悉的人生轨迹啊!

我们要扪心自问,你究竟想要成为哪类人?想达到人生一个什么样的高度?这实际上是一个生死存亡的抉择!

很多人生低谷全都是源于无知。我们可以把富勒当成榜样,也可以当成自己的竞争对手!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生就像一口大锅,当你处于锅底的时候,无论你从哪里开始反弹,你都是处于上升阶段。

3-06

💡 学习课程---《Day 27:实战指导: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知识内容,现场围观学员打造课程》

🏮今日作业:针对往期学员的产品,提出优化意见。

🚩 看了别人创造的产品,有没有冲动自己也造几款?

今天现场围观了9位老学员的优秀产品项目,很受启发和触动。

第一位是Grace (邹晓芒) 《透过小说看英国》以小说为起点,带你走进小说背后的英国,分享大大小小你也许听过、也许没听过的故事,是你了解英国的不二选择—— 这个取材和视角都很好,别出心裁、很有创意,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英国文化历史和英国小说的熟悉程度。

第二位是洪波波和苏小爪的《0基础,简画故事课》:漫画是普通人能用的最佳方式,教你从画渣自救逆袭,画出一笔笔财富。——洪波波通过现身说法介绍了自己如何半路出家逆袭漫画家并且首次绘画就有了很多金主爸爸找上门来约稿以及稍微点拨就传授给苏小爪相似的画技的经历,为大家做了非常生动活泼的课程展示,很诱惑创业者和读者哦!

第三位是大米哥《分销手册,靠分销也能月入8000》:从写作的天花板每月最多写三四篇听书稿的角度入手进行对比,相比之下,分销是没有天花板的,作为写作的副业,切入到分销领域,的确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市场卖点诉求!

不过,到底什么是分销,这里大米哥课程里的分销和大学里开设的市场营销课程有什么不一样,还是可以略微形象举例来说明一下较好。

第四位是西沐和兔子《从中学开始,为改变人生而阅读》:帮助学生们尽早爱上阅读和写作,理解阅读和写作对改变自我、丰富世界,以及养成终身习惯的重要作用,帮助中学生拓展课外阅读,提高写作水平 —— 这个市场细分也非常好,抓住了学生市场的痛点,发心也非常好。如果能够采用快速阅读方法帮助中学生进行高效阅读就更加棒了!

第五位是李苗苗《小白理财入门课》,把理念和实操结合起来,开源、节流、被动收入三管齐下,很实用很时髦的家庭推广课程,对每一个职业人士和家庭主妇都很有用,而且李苗苗用她朴实无华的语言现身说法,讲述了她自己是怎样从一个纯小白踏入理财领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改变,怎样一步步努力和蜕变成理财能手,她的分享非常打动人,她的课程突出了与市面上流行的理财投资课不一样的重视实操和实效的特色,太好了!

第六位是口天吴和落英的儿童教育主题系列听书产品,帮更多的人高效学习育儿知识,内容聚集了孩子的性格培养、习惯养成、情绪管理、社会能力和亲子沟通—— 理解孩子、赢得孩子、成就孩子三个板块,很不错的亲子类读书课系列,亲子课也是目前的市场热点......两位学员在选择书籍类目上也非常给力,这是最关键的细节!

第七位是白白《手把手教你DIY日本留学,省下上万元中介费》,帮大家合理安排流程,留学申请少走弯路,成功申请留学签证而且节省上万元的中介费——这个选题市场细分定位很有价值感,而且充分结合了自身的经验特点,加以发挥,帮留学日本的人士节省上万元中介费的卖点太威猛了!

第八位是胡朵朵《代谢健康课》:市面上极少见的讲代谢健康的科普课程,一旦上了这门课,就能成为超越90%大众的成熟患者;自己生病不迷茫,能和医生高效沟通,还能让家人受益。——这个市场细分也是非常好,切入健康领域,非常流行的保健医疗卫生市场,讲代谢健康,深入浅出搞科普,要做得生动有趣而且容易听懂,很不容易啊!

第九位是芷水蓝《文笔鉴赏课》:作者自我分享从小一路走来的文学气质内化的自然过程,令人赞叹!作者有着自然天成的文学鉴赏功底,这样的文学鉴赏课光看课程纲要就雷倒一大片文学粉丝了!很棒的读书产品课!非常期待!

看过以上这些优秀学员精心打造的一款款颇具匠心的读书产品,内心十分赞叹,也很渴望自己能打造一款属于自己的读书产品,有非常好的切入点和市场细分,有非常好的策划思路,实现从0到1的蜕变!

在深入思考自己要打造的产品之前,牢记小冰老师的经验分享:

1、不要怕,想到就去做;

2、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或专业特长,课程要能帮助别人解决难题;

3、不要自己闭门造车,抱团成长速度更快;与人合作,信念要一致,要互相信任,摒弃玻璃心;合作好处多多:海量细节工作都有人商量,遇到问题不抓瞎;避免踩坑,产品没有开卖前不要急着注册公司等等;

4、想要构建某个专业的思维体系,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做一门课。

以上经验总结,我在做产品过程中,一定时刻谨记!

在昨天的作业里我也描述了我自己的产品思路和创意,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我在后期的复训中,一定努力学习以上9位优秀同侪的匠人精神,将自我潜能发挥到极致,学以致用,精心打造一款实用的读书产品,帮助到更多的人!

3-07

💡 学习课程:《Day 28:如何借力打力,用最小成本启动一个属于自己的读书会,变身知识IP》

🏮 今日作业:你是否有方法尝试联系一个线下组织?如果有,写出你的思路。如果没有,写出你今后对这个线下读书会的设想。 

🚩 在创造的路上,自己有什么优势?有哪些不足?同侪可是你灵感的源泉哦(´-ω-`)

如何借力打力,用最小成本启动一个属于自己的读书会,变身知识IP?—— 知识经济的时代,从业者可有三种身份:自由职业者、职业读书人和知识产品经理。第四种身份还可以是:读书会会长。

如何做一个线下读书会?如何借力打力,用最小成本启动一个属于自己的读书会?不要忧愁模式,而要理解行业本质。

知识付费行业的本质:知识付费仅仅是一个开始,人人都有机会,自上到下,自下而上,这是一次学习革命!

彼得.德鲁克在二三十年前(1965年)就预言过,“知识经济的大幕即将拉起!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元素。”

到底如何启动一个自己的读书会呢?——可以借鉴往期优秀学员福琴的实战案例:

福琴用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想启动一件事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她的初心是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逼着自己学得更系统一些,把学到的东西在现实中实践。

她的诀窍是借力打力,利用社区资源,提议创建社区读书会。根据社区情况,通过社区互助会这个已有社区组织,结合悦纳心理、悦心养老等社团组织,寻求合作,找到了有同样想法的悦纳心理的心理老师、一拍即合,顺利策划和启动了她们的线下读书会。

全民阅读是一种必然趋势。很多社区都有经费支持。而且也可以发起一些大型活动和社区志愿者们一起完成。

筹备过程并不复杂,线上建筹备群,线下做筹备会,确定几个议题,逐步讨论各个议题,或者合并,或者归纳,最后汇总执行。

启动之后,福琴担任读书会小秘书,心理老师担任线下活动总策划,并负责做读书会海报,第一本书《自卑与超越》在世界读书日这天启动起来了,之后连续做了好几期。

接下来,到了清明节这天,线上线下联动,选择两篇有关清明节的文章,让两位群友为大家诵读。这两篇文章读起来都非常感人,还配了背景音乐,分享质量很高。

以上案例得到一些启发:很多时候事情都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复杂,做一点,是一点。关键点就是成为读书会里的核心人物时,其实就是在优化你的人际关系。而跑通模式很重要,从零到一做几期下来,复制到其它社区,对接企业,丰富企业员工培训。

这里也有其他优秀学员的一些案例:他们学会了拆书、说书以后,联系了自己的原企业单位,帮助企业定期做读书培训,还有的和孩子的班主任建立了练习,组织起家长读书会等等。

总结起来,启动线下读书会章法也是有一些可循:

首先自己盘算下自己的线下资源有哪些,自己要先做100个付费用户出来;

其次,自己要有一些真本事,至少懂阅读和写作,怎么读书、怎么选书,写作技法等等都要有专长;

第三,执行环节,要善于借力打力,君子善假于物嘛,不要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不是?!

知识付费不是下半场,而是刚刚开始。小冰老师最早也就是15年从参加吴晓波老师的书友会开始,逐渐成为社群的活跃分子,链接到很多有趣的新朋友,慢慢地参与了很多其他的社群,从而逐步进入到了知识付费这个圈子的。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呢,就是现在啊!

--------------------------------------

说起线下读书活动,从2014年到现在,我倒是经历了不少:

2014年我在广州立明堂国学院担任国学讲师期间,我们每周都要举办周末国学文化沙龙,配合每月一次的国学文化培训课程——

具体组织过程也很简单,周五到周六就制作海报在微信里发送,国学院的微信公众号也会推送周末沙龙的活动信息给立明堂国学学员粉丝们,周六工作人员进一步分头发微信、打电话邀约,或者促动老学员和粉丝带新学员和粉丝前来参加周末文化沙龙。我们还不定期到广州以外的其他省份和地区去举办这样的线下聚会和沙龙、讲座等等。

到了周日上午9点前,大家齐聚学院大厅,开始分头布置好现场,DJ音乐、功放、话筒、投影、白板、座椅、桌子、文具纸张笔墨、鲜花、海报易拉宝、书籍展示区、条幅、摄影、摄像等等。

9点或者9点半,活动开始。邀约前来的粉丝、企业老板、单位老总、上班族、打工族、学生等各种各样身份的人,男女老少陆陆续续前来,填好表格登记好,各自入座,看人员到场情况,主持人和DJ用音乐活跃气氛,做各种活动前热身、聊天、拉家常。

等到人数到场的差不多规模了,就正式登场,开始这一期周末文化沙龙的播报和主持。

接着按照事先设定的活动程序,有步骤地邀请各位主讲人登台为大家分享,主讲人和台下的听众一起互动交流,有时候自己讲一些知识点,有时候提问和讨论,主持人不断为现场做一些气氛的融合和活跃工作,制造一些笑料和包袱,让大家放松和轻松愉悦中感受某个主题的魅力。

不时还会邀请某个客人到台上来为大家做一些现场分享,促进现场的走心入心的深入交流氛围。

几个主讲人的活动进行完毕,最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分成几个小圆桌进行会后的总结和进一步的探讨,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会亲自负责一个小圆桌的新老客人的交流互动,以便促动现场有人参加月底的大课的课程,或者有人需要国学院帮助他的亲友做一些易学数理的预测分析和风水文化调理等等,这些都是会后会的重头戏。

往往等到来参加的客人们都散会了之后,我们工作人员还要一起召开讨论会,探讨今天活动沙龙进行中的得失利弊和具体改进事项,以便下次活动中重点改进和改革。

在每场周末文化沙龙里都会有不少客人临走时带走一些国学书籍、光盘学习观看,也会有不少客人敲定了要参加月底的大课程、深入学习具体某项文化课程。

以上是我在广州经历的线下读书文化分享活动组织全过程的回顾。

---------------------------------------------

后来回到了浙江,回到了孩子身边,辅导孩子初中的学业。我有缘参加了浙江桐乡香海禅寺举办的每月一期的“了凡四训和了凡智慧”共读《了凡四训》共修了凡智慧知命改命的活动,进一步熟悉了线下共读活动的各项细节流程和组织方法。

通过微信报名参训之后,大家如约赶到香海禅寺的禅修课堂,当晚一起观看了《了凡四训》的电影,对这本书有了初步的观感和认识,也对电影中的一些情节感触颇深,比如袁了凡逆天改命的一些具体作为,一些感人事迹等等。

第二天大家早斋后按照时间表来到禅修课堂对号入座,盘腿坐好之前要恭敬地对着孔子、黄帝、老子的画像行礼,礼毕坐下来,主持人上场为大家分享昨晚到当下时刻的一些所见所闻所感,并且约定一些规则流程等等。然后邀请领诵人上场为大家领读《了凡四训》的开头第一部分章节。

朗读完毕,主讲人邀请今天上午的主讲老师为大家讲解和分享《了凡四训》第一部分章节的内容,大致含义以及主讲人的领会、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和体会等等。结合现代生活以及家庭亲子教育等方面,主讲人讲的非常细致生动,非常走心入心,非常感性化,让在场的男女老少都分外动容,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心灵感化效果......

主讲人分享完毕,住持人就会邀请在场的参加者各自上台发言或者小组分组讨论,大家各自谈人生,谈心得,谈感触,谈体会,无论是熟悉的人还是周边不熟悉的人,大家都很快打成一片,畅所欲言,或笑谈或哭泣或泪如雨下或高谈阔论,禅堂里情趣盎然,生动活泼,好一场现场心灵座谈会,好一场现场读书分享会啊!

最后主持人邀请主讲人上场为大家做总结和心灵的点拨,主讲人画龙点睛般寥寥数语一语中的,提纲挈领为大家做了深刻的总结提示,让大家对了凡智慧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和升华体验。

就这样,边诵读边讲学边分享边总结,环环相扣,丝丝入缝,将三天两夜的了凡四训读书会进行得美轮美奂,每一个参与者都深度融合进来,体会到了古代人的大智慧和人生的真谛,也释放了自己之前心灵的各种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情绪,消解了亲友家人之间各种情节疙瘩,对号入座对症下药解开了很多心理包袱,活化了心灵,放开了心态,收获了自信满满快乐积极乐观向上慈悲为怀与人为善的智趣人生,大家相互间互加微信,纷纷朋友圈打卡分享,释放心灵的能量到社会周边,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短短三天的了凡四训读书会,回到了自己的生活圈子里践行了凡智慧,传播了凡智慧,感悟知行合一的旨趣。

-------------------------------------------

在宁波余姚我还随着孩子的妈妈一起参加了台湾黄老师《圣贤智慧与心智教育》共修读书会活动—— 这是一种家庭读书聚会形式。

一个周六的傍晚,孩子的妈妈开车带着我来到一处别墅一楼,大家三三两两如约前来。人差不多到齐了之后,主持人邀请大家一起首先观看某个主题的视频。

大家看完这个主题的视频播放之后,各自分小组开展讨论会进行共修。共修过程中结合台湾黄老师《圣贤智慧与心智教育》大课程上的讲解,以及《圣贤智慧与心智教育》这本书里的内容,进行探讨交流。

每一位发言结束,都会有主持人和经验读到的大师姐为大家进行剖析点评,引导发言走上共修的正确方向。或者针砭,或者褒扬,或者鞭辟入里的探讨,或者延伸到新的话题,现场活动开展得很有家庭聚会的氛围。

最后做总结性发言之后,大家各自互动交流,唠嗑拉家常,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离开了当晚的现场。

-------------------------------------

通过以上的线下读书活动的回顾,我发现其实现代社会生活中,这样的读书为主题的活动是很普遍,结合微信线上互动交流,是比较容易组织起来这样的读书活动的,奔着一个主题或者一本书,规模人数可大可小,小规模的策划力度可以小一些,大一些规模的可以活动前精心准备得充分一些,人员分工、场地工具等都安排好,线下活动重要的在于细节,在于氛围的营造,所以主讲人和主持人的引导功力也很重要、很有讲究。

不远的将来,我会依葫芦画瓢举办一些这样的读书会,针对家长朋友们和孩子们,大家共读一本好书,开展讨论和亲子教育以及阅读、写作方面的心得体会的交流,都很好啊!

3-08

💡 学习课程 :《Day 29:如何定位、规划和操盘一个线上品牌读书会》

🏮 今日作业:你是否有操盘一个线上读书会的机会?如果有,设计出slogan并尝试写出初步思路。如果没有,思考从这节课中得到的知识,今后如何运用。 

🚩 你关心的柔与韧读书会,明日课程内容揭晓~

如何定位、规划和操盘一个线上品牌读书会?——品牌线上读书会实战思路

每个人都可以尝试做一个读书会或参与一个读书会,因为这是保持持续阅读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品牌读书会实质上是一个平台,这可能是比较高的一个层次了,不仅仅是做知识产品经理这么简单了,更像是一个创业者。

线上,是思维世界的圈地战争,品牌就是圈地用的旗帜。品牌怎么定位呢?我觉得可以从三个角度出发:

第一个角度:个人IP;典型代表有樊登读书会、吴晓波书友会等。樊登读书会由樊登老师本人一年主讲52本书,然后各个城市的合伙人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定期举办和读书生活有关的线下活动。参加活动的人慢慢就成为了樊登读书会的付费会员。

如果你具备三个方面的优势是比较适合以上这种模式的:

优势一,你本身已经是行业翘楚、对生活有很深的洞见;优势二,你的表达能力极强,包括演绎能力,有视频演绎能力更好;优势三,你能掌握多种多样的技能。

第二个角度:提炼某种精神;典型代表之一,有趁早读书会,经历了10年的沉淀,以“趁早”精神为核心,主打女性励志这个主题;他们官方对“趁早”精神的定义还是比较完整和系统的——

什么是“趁早”精神?珍视自己有限的一生、期待它的丰富和饱满;始终坚持由自己定义和勾勒自己的理想模样;不停止向内探寻自己的真正喜悦;不停止向外探索自己的能力边界;不放弃塑造成为自己期待中的自己;坚持通过阅读、观察和思考自我输入;坚持通过书写、总结和复盘巩固成长;相信更好的自己与自律息息相关;相信自律的核心一定体现在身体管理和时间管理上;相信阶段性的进步要依靠设定目标和完成目标来达成,坚持通过知识、检验和教训来矫正自己的目标,相信目标的达成构建于想象力、执行力、条件积累和决策力;明白自己的人生归根结底需要靠自己掌握命运,明白在作出选择之后要对生命中的一切负全责并承担全部义务;相信时间看得见;

“趁早”还有个口号叫“三个我”和“两个不放弃”——我定义我、我选择我、我担当我;绝不放弃学习、决不放弃变好看。这是“趁早”的精神和品牌调性。

提炼某种精神;典型代表之二,有后院读书会。“后院”是一种什么精神呢?“后院与前庭正好相反,我们所追求的正是与大雅之堂迥异的意趣。”——一群人在寻找塑造一种生活方式,从功利的事务中超脱出来,从狭小的人际圈子中挣脱出来,把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这就是后院读书会的一种精神。

这就和趁早读书会截然不同了,文化气息更重一些。后院读书会的口号(slogan)也很有意思,叫做“岁月如书,后院读过”——相对来讲想做这样一种读书会,创始团队最好是传媒圈、营销圈或者是文化圈的人,还是有一点难度的。

第三个角度:服务某个群体——这种品牌都是会我觉得可能比较适合大家去选择,因为你只要能服务好某类精准用户就好了。你问问自己,最了解哪个群体的痛点和需求,比如说宝妈群体、律师群体、大学生群体、留守儿童群体等等,其实每个群体都值得深耕。

----------------------------------------

你是否有操盘一个线上读书会的机会?如果有,设计出slogan并尝试写出初步思路。

我设计操盘一个“颠覆认知的历史发现”线上读书会—— 

Slogan(口号):颠覆历史教科书的考古发现,颠覆认知的历史发现,刷新您的思维,开阔您的视野,颠覆您的认知!

初步思路和纲要:

1、颠覆认知的历史人物系列课——好一部《历史人物洗冤录》!颠覆您对古往今来历史人物的认知!

这里剧透部分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那个曹操真的是历史上的那个曹操吗?周瑜真的是历史上的那个周瑜吗?

《水浒传》、《金瓶梅》描写的那个潘金莲真的是那个样子的吗?

《说岳全传》以及中小学历史课本里描写的岳飞、秦桧真的符合历史事实吗?

《封神演义》和《封神榜》中描写的妲己跟历史事实中的究竟相差有多远?

历史课本中介绍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海战前后的那个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卖国贼李鸿章,真实历史中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

蚩尤与黄帝,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华夏始祖?尧舜禹禅让的历史真相究竟如何?

......

还有哪些历史人物尘封在浩瀚史料中没有解码、还原其本来面目和真实身份?

更多解读,敬请期待我们历史解码小组的倾情奉献哈!

2、颠覆认知的史料文化系列课 —— 一部浩瀚的人类历史,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史,都有哪些史前文化和历史文化值得我们去发掘其真相、揭开历史的面纱、还原其本真?是时候通过一系列颠覆您认知的史料文化片段,刷新您对整个人类史和华夏文化史的认知了!您将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宇宙、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人类洪荒时代延续下来的回忆!

3、颠覆认知的考古文物大发现系列课—— 世界各地古往今来都有哪些考古发现颠覆了中外学者、科学家们、历史学家们、人类学家们对整个宇宙、整个地球、整个人类乃至华夏文明等四大古老文明的认知?这些相继出土和发掘的考古文物本身,都带给了我们哪些不一样的、冲击人类现有科技文明的独特视角?一切都在接下来我们要为您逐一揭晓的世界、中国各地考古大发现之中!敬请期待!

4、颠覆认知的宇宙、海洋、地理大发现系列课—— 仰望夜空,深邃浩瀚;俯察大地,一望无际,江河湖海,汹涌澎湃......又有多少宇宙大发现、海洋大发现、地理大发现等待我们去揭晓?扑朔迷离的大自然啊,总是给好奇心强的人类开了一点点小小的缝隙,让我们透过这些小缝隙管窥无穷的宇宙、无边无际的世界的奥秘!这一切都在我们的系列课中尽情为您展示,颠覆您对宇宙、海洋和地球的认知!且听下回分解,听我们为您娓娓道来哈!

3-09

💡 学习课程:《Day 30:柔与韧读书会从0到1诞生计》

 🏮 今日作业:把所有的小作业结合成一个大作业,体裁不限,最好在简书上发表出来。

🚩 书山有路,柔韧前行!愿你不辜负过去一个月的自己,不负时光不负卿🌱 🎯 🎯 🎯 祝勇猛精进👊 👊 👊

每个人都应打造一个读书会或者以合伙人的身份参与到一个读书会里,一方面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同侪的环境,让我们继续保持阅读、写作和创造的习惯取得持续的进步,同侪是一个人无法堕落的底线;另一方面我们作为读书人是有这个责任和使命去创造一个这样的读书会场的——特别是你发现你的能力和影响力不断变大的时候。

小冰老师以自己现在做的读书会“柔与韧读书会”为例——

这是小冰老师和合伙人一起做的一个女性主题的读书会,是一个以女性为主的学习型组织。

这个项目也算是一个实战项目,目前处于启动阶段。很多年前小冰老师读波伏娃的《第二性》,书里有一句话说,女人不是生而为女人的,是被变成女人了。这话让小冰老师开始思考自己的女性身份——

19世纪英国女作家伍尔芙一直有个困惑,为什么男人可以喝酒而女人只可以喝水,带着这个困惑她走出家门,却吓坏了街上的老婆婆们。

她们赶紧上前挽住伍尔芙的手,尽管不认识,她们还是主动请求,一定要一起陪着她;尽管伍尔芙礼貌地回答说“不用陪同”她们还是坚持。因为在那个时代家庭主妇是不允许单独出行的。工作更是男人的事情。

而伍尔芙是个异类,她坚持写作多年后成了作家。他认为一个独立女性应该有闲暇时间,一支笔以及她可以支配的钱和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房间。她做到了——通过写作,变得十分富有,亲手为自己建了一栋楼。

有人说洗衣机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因为它解放了女性的双手,让更多人走出家门、开始工作。

去年小冰老师逐渐发现之前做的课程已经开始有“洗衣机”的效果——课程里有80%以上的用户是女性用户。宝妈群体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学习得最认真、最有效果的,据观察,也是女性群体。

在之前的课程里也讲过,做IP首先要定义自己的使命——小冰老师这个IP使命定义就是:让一部分人先读起来。通过课程也好、文章也好,或者与本人的接触也好,这些都是围绕这个使命做的动作。

随着小冰老师自己对自己身份的探索,她又开始为自己找到一个新的使命,就是为更多女性去赋能——大一点的使命就需要一个新的载体来承载了。

这个时候很幸运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呜小丫老师。彼此有很多相同之处特别是关于女性本身的理解。

柔与韧,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至美莫过于柔,至强莫过于韧”——柔如水、韧如丝,它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精神,也是我们能想到的一个美好女性的全部样子。

“上善若水为柔,水滴石穿为韧”——我们希望帮助到更多具备柔韧特质的女性,像伍尔芙一样打破观念束缚和局限,用双手去创造、变得精神独立,物质充盈。

对于这个读书会的定位不是围绕某一个人,而是希望以众创的模式丰富一种姿态和精神。也许每个女性都具备这样的特质,只是她们暂时没有被激活。所以也想了一个口号叫“从me到we让我们的链接创造更多的价值”。

那本质就是信息+模式,一方面是不断的输入更多的信息,另外一方面是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所以读书会一方面会制作优质的读书类产品,一方面也会教授大家各类实战技能。

基于这样的考量我们为读书会定下了一个口号(Slogan)叫“书山有路、柔韧前行”。

以上就是关于读书会整体定位的一些阐述。事实上每一个群体都值得深度服务,前提是你要知道他们有什么样的集体人格。这是我们在做柔与韧的时候首先思考的一个问题。

项目定位第一步:硬思维看数据——读书会集体人格调查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女性人口占比48.1%、男性占比51.9%;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266万。2007年中国人口男女比例为男:女=1.048:1。整个人口比例在未来20年内将逐渐趋于平衡。

核心城市女性比重会居高不下。这个城市剩女短期内依然是一个主要现象。高端单身女性将成为一个巨大群体。高端女性会越来越普遍。包括女性高学历比重也会逐渐增加。女性在教育上花费比男性更多的时间。

根据《2017年联合国性别差异报告》数据显示,中国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女性占比为47.3%,男性占比为39.9%。

同时我们还看到家庭财产观念将逐渐淡薄,夫妻财产独立这种现象会越来越普遍,女性拥有的社会财富数量将在稳步增加。

根据《中国女性消费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我们也看到:女性是未来高端消费领域的主要角色,女性比男性更愿意接受知识付费,非学历教育更受高端女性青睐。生活方式类教育、家庭管理、子女教育是最主要的关注方向。

根据行业内的一些报道显示,女性用户的付费占比其实高达62%。个人提升和母婴亲子占比27%和18%。整个在长尾部分我们观察到说,用户都分布在契合女性需要的一些情感心理、生活文艺、女性时尚、医疗健康等领域。合计会达到整个用户分布的15%左右。这是我们观察到女性用户他会拥有更多的细分领域的一个需求。

我们在定位读书会的时候在《原则》这本书里讲了一句话:“事实以及挖掘事实背后的真相是达成一切成就的根本依据。”所以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要看到事实,然后把握事实。根据事实去挖掘事实真相。很多人做事情做不成其实原因就在于喜欢罔顾事实。

什么是事实?数据本身就是事实之一。做一个产品、项目之前看一看大数据。这应该是最基本的,就和我们选书一样。

项目定位第二步:软思维看用户本身

在做整体项目定位的时候,一方面要从数据来看这是硬思维。另一方面要从用户本身来看,这是软思维。

在做读书会的定位研讨的时候,通过读书变现课几千份学员作业,对用户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还筛选出10位学员的真实故事做了详细的复盘,来作为一个用户的画像。通过这些典型用户的真实反馈,来进一步定位我们读书会的宗旨。

我们发现很多上进的女性用户,一方面她们需要被指导,他们希望有一个清晰的指引,被启发、被教育、被引领;这种指导是有方法论、有目标、有路径并且有结果的;另一方面发现他们也需要被理解、被看见、被倾听、被支持、被共情、被鼓励和被认可。

根据定位确定蓝图——“很多人有伍尔芙的意识却没有伍尔芙的方法”。所以在一开始我们希望读书会可以帮助用户去构建一个女性的全能地图,得到她们清晰的一个成长蓝图。

我们当时制定了三个方面:

第一是对抗一个敌人——刻板印象、职场歧视、社会舆论等等。

还有就是完成一个目标——读完一本书、学完一门课程、考取一个证书等等。

另外就是找到一个知己——线下活动、论坛、沙龙等等。

我们会围绕这个需求去做一些线下活动论坛沙龙等。针对这些需求,我们当时研发了一些财商产品包、读书产品包、线下活动等。这些活动和项目也是在陆续启动中,包括围绕柔与韧这个精神内核。

我们制定了一个计划。我们觉得每位女性的自我成长故事都值得被听见。我们打算用一年时间去记录52位普通女性的人生小崛起,整理成她的史记,最后能够出版成书。书名可能暂定为《她的编年史》。

包括柔与韧阅读本这些文创产品也在研发中。以后还会有主题论坛、重创产品等等。

相关文章

  • (Day 27-30)那些天,那些练习,那些感悟...... —

    3-05 昨夜听了核聚老师的《低谷是人生重大机遇》的音频,核聚老师讲述了苹果-乔布斯的偶像、美国科学家富勒的人生经...

  • (Day 11-20)那些天,那些练习,那些感悟...... —

    2-01 《Day 11:抛弃套路,重回创作初心,在书写中找回真诚,找到力量》? 立下写作宣言,彰显写作初心—— ...

  • 那些年,那些感动,那些感悟

    01 这几天,一闲下来就翻几页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里面有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愿你比别人更不怕一个人独处...

  • 感悟

    100天自律计划-day41100天早起100天练习演讲100天运动100天看书写作 别为了那些不属于你的观众,去...

  • 那些最后

    作者:柚子姐姐 主题:我们 DAY21 标题:那些最后 正文: 那些最后和那些最后一次 我们说过很...

  • 近期那些事儿,那些感悟

    许久没有在简书上更新了,记得刚离开YX时候,时不时回想起教研室那群可敬可爱的老师们,满满的正能量,偶然又不敢表达想...

  • 左面是生,右面是死

    看过《西藏生死书》就会有一种感悟,生命匆匆,过客一场。 活着的时候,那些爱恨情仇,那些功名利禄,那些高矮胖瘦,那些...

  • 用文字说给你听

    翻阅以前的文字,突然发现了写作对于我的意义,那些过往云烟,那些人生感悟,那些幸福时刻,那些伤痛悲哀,因为有了文字的...

  • 那些天,那些月,那些年

    独自徘徊在空寂的街道, 只为追忆你我相处的时光。 人海中, 那一次回眸, ...

  • 最近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感悟

    2019年下半学期,已经过了一半了。 前半时间,都为了一个目标:复习中级经济师,争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它。 1...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 27-30)那些天,那些练习,那些感悟...... —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tz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