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培训结束了,仅仅三天的时间,每个人身上都有看得见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三天的课程,每一天的内容都会让我有一种喜出望外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一次训战结合的课程。我把老师的课程重新梳理了一遍,试着拆解老师课程中主要环节设计的目的:
开场:
1、讲师的自我介绍:自身的独特经历,各种类型的课程都有涉及,有绝对的实力来担任成名课的导师。——打消学员的顾虑,赢得学员的信任。
2、每个学员上台自我介绍:彼此了解,消除陌生感。
过渡:
从自我介绍的内容的梳理和传递讲到讲师的基本功,从讲师的基本功过渡到知识付费产业的介绍,正式开始课程的讲解。
内容:
一、商业价值和商业模式解读:
1、知识付费时代的大风口——商业价值解读
1) 从知识付费的发展历程、类型,让我们看到这个领域的收益水平和利润空间;
2) 从知识付费的类型到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让我们明白单单靠自己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快速地在知识付费领域获得好的收益的,必须要依托平台的力量。从而引出微师经纪的定位:孵化/运营机构;
3) 知识付费产业核心发展动力:阶层焦虑、技术条件、全民输出、支付习惯——一切都是时代发展到这个阶段的必然趋势;
4) 未来值得关注的五大课程领域——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来进入。
2、《一人一门成名课》一讲成名商业模式解读——让每一位讲师明白自己的权益。
二、专业内容讲解:
1、讲解讲师的定位(传道、授业、解惑)与授课内容(知识体系、行为体系、思维体系)的对应,针对不同的体系分别给出不同的操作方法,很实用,让学员可以落实到行动中;
2、时间的敏感度和内容的把握度:针对线上课程的特点,给出未来课程的发展趋势:小而美,时间短,内容精炼,一个课程解决一个点;
3、标题的设计:忌过大,要显示用户的价值,清晰传递课程的价值。
以上三部分关于授课的指导,为下午的五分钟课程做展示起到很好地指导作用。
三、五分钟课程展示:
这是一个提前给出的自由准备的课程,学员可以有很长的时间去准备。那么在上午课程结束前通知,展示时间从课前的十分钟压缩至五分钟,考验了学员们快速调整授课内容的能力;其次,第二次上台是一次完整授课过程的呈现,让讲师对每个学员的风格、擅长之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通过讲师的点评,每个学员能够对自己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自己要改进或要强化的地方,这对学员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和提升。
四、小组任务:
通过小组任务的方式,考验大家团队合作能力,如何将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擅长之处很好的组合起来,形成一个专题的系列课程,同时每个人都要准备自己的课程内容,第二天要上台讲授。这相比上一次上台,内容是大家讨论后确定的,会有一定的限制,同时第二天就要输出,时间上也会比较紧张,所以,这个任务同时也考验了学员快速输出课程的能力。
主题、课程背景、课程价值、课程对象、专栏大纲和发刊词,这些都是第二天上午要讲授的内容,讲师前一天把任务布置给大家,是让大家先实际操作,那么第二天,讲师再讲解时,学员们会收获更大。
五、即兴演讲:
第三天上午结束时,老师才公布下午的考核是每人五分钟,分享这三天来的课程感受,每个人必须讲满五分钟。最后一次的任务相比前两次来说,难度又提高了一级,这次相当于是即兴演讲,在较短的时间内要快速的进行归纳、总结、提炼。
不过这个任务对于前两天认真做了复盘的同学来说就会好一些,这从侧面也应证了老师说的,你坚持90计划,你的这些总结未来肯定会帮到你。
三天的课程结束了,而这对于我们来说才刚刚开始,未来我们要开启我们的90计划,开启我们的精进模式,最后还是把我上台讲的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也送给我自己:没有倒逼自己的勇气,哪有超越他人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