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向往的生活,这些年转变好像还挺大的。这也无怪,从18岁到25岁正是三观形成,思想成熟的时候。我过去总是缺各种各样的东西,永远缺一件衣服,永远缺一个本子,永远缺一部手机,很多很多,不知道哪一天,我突然觉得我不缺了,什么都不需要了。
穿衣风格
现在想想过去的自己是有些low,买衣服没有固定风格,经常去美邦、真维斯什么的买衣服,还是看打折的。直接后果就是买了一堆衣服却很少穿。我像个女人一样不停地买买买。毕业的时候往家寄东西才发现我的衣服好多啊,到了天津,却大部分没有带。
现状想想这似乎是屌丝的必经之路,来自一个小城的青年初次在大城市生活,一边被环绕的物质诱惑,一边又困扰于手头拮据。现在想来也许有些可笑,一个月只有600元的生活费,却总是省吃俭用去买双穿起来硬邦邦的耐克。犹记得买到鞋时那种心情,跟庞麦郎真是一样一样的。
可是啊,对囊中羞涩的少年,虽然生活费不多,但总算是有点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如果那时的我在橱窗前看到心仪的那双鞋,却犹犹豫豫,现在的我一定走过去鼓励他,别担心你花的钱我给你挣。
当然现在的我已经不去追求那些对勾们了,结实、耐用、舒服是我唯一的标准。现在脚上穿的是一双不怎么好看的NB,虽然也很舒服,说实话觉得贵。双十一我也跟着买了双打五折的李宁,看上去很舒服的那种,logo还不明显。前几天我还穿着一双李宁跑步鞋,天太冷才换掉,那是5年前买的,很软很舒服,陪我走了很多地方,我很感谢它,比我更爱护我的脚。
在衣服的选择上,除了除了必要场合的需要,我基本已经摒弃了有翻领的衣服。除了结实、耐用、舒服外还得耐看、方便。或高或低的圆领,素雅的纯色,柔软或亚麻的布料总之一眼看上去就是很素净的感觉就对了。除了这些基本要求,我甚至偏向一些古风的设计,一直很喜欢传统的东西。偶然在天猫上看到一个牌子地山谦,比它的母品牌“花笙记”设计上要简约一些,名字是六十四卦中唯一六卜皆吉的谦卦。
家居
在北京实习的那段苦逼日子,一共换了五六个地方,没有带多少家当,独住一间的时候总是空空荡荡的。也许是那个时候,突然对家居有了兴趣。总之如果去商场,我一定去muji逛一圈,偶然在豆瓣看到图集,我也一定点开来看看。
其实以前对家居没有概念是因为自家的布置实在无感。也许幼小的时候曾建议换一下布置,被妈妈断然拒绝了。妈妈总是掌握着家里的布置大权,但苦于缺钱,仅有一套家具也是土豪亲戚捐赠的。我想妈妈在作为一个待嫁的姑娘时,一定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吧。
家居是生活方式最重要的代表,已经开始极简生活的我肯定不会需要一个很大的房子。一个人独住的时候,一间开间足矣。东西自然不会很多,但肯定都是来自宜家、muji,简单实用,又不缺设计感。
数码产品
作为数码爱好者,昂贵且花样繁多的数码产品是我始终的追求。即使极简生活也不能阻挡,当然以我长年对科技界的观察和对自己的了解,已经形成了相当品鉴力。小黑金年虚岁已经7岁了,刚换的air应该会伴随我很久。AKG的耳机是12年买的,应该也不会淘汰。Kindle又出新款了,高级的过于浮夸,应该是不会换的。13年曾攒了台APU的电脑,已经搬回家了,上班之后应该会再组一台Wintel的电脑,显示器一定要好。
单反是一样我始终追求不到的东西,以我选择困难症的性格,实在纠结。高中的时候家里就有一台佳能的数码相机,和现在的傻瓜相机比起来,功能还挺多,光影创作也曾是我的小小梦想(年轻的时候还真向往文艺青年呢)。以现在单反的价格,买一台低端的也不是不行,只是怕闲在家里,可是旅行的时候又恨自己缺那么一台。还是那句,等我有钱了,我还是买黑卡吧。
手机也许是最纠结的,作为接触最频繁的电子设备,现在虽然用着小米,还是屌丝版的2a,但换的话,我也不愿不动脑子的换个ip了事。现在手机ios和Android的体验已经差不了多少,个人原生的Android 5.0系统甚至比ios更让人赏心悦目,如果换个手机,应当是新一代的锤子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