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钢的琴》这部电影,分了两次看。第一次还没看到开始造钢琴呢,我就睡着了。隔了两天,接着往下看。
东北,是个特殊的地方。出了不少口碑不错的电影,可我总是被闷到睡着…我想了想,为什么?因为我是个没见过雪没去过东北的男方妹子?因为我是个没经历过被帝国统治没经历过革命,改革,重工业转型的90后?
也许更多的是先入为主的观影体验吧。我习惯看好莱坞电影,习惯看香港电影。那是完全不同方向不同侧重的拍摄和剪辑。我不敢说哪种好,于个人而言,也就是看看历史,努力发挥同理心,去感受,去领悟,然后尽量不睡着。
说回本片,为什么我说是大杂烩?主角陈桂林拉着一帮钢厂下岗工人组个小乐队谋生,老婆跟人走了,发了财要抢走女儿抚养权。陈桂林决心要造一台钢琴挽留女儿,拉上了工友一起。嗯,主线很明确,副线就太多了。工人们下岗之后很落魄,陈桂林和老婆还有淑娴的情感纠葛,工友间的义气和默契…
副线多不代表是大杂烩,大杂烩的问题是没有突出的重点。主线是以造钢琴为依托的,工人们在改革下最后一次的自证。证明自己曾经的辉煌,再一次用手艺对抗生活的无奈。副线紧紧围绕这个中心,烘托和加速推进剧情就好了。
但,陈桂林和老婆的矛盾没有激烈地发生,俩人平静地“争吵”着能决定孩子一生的抚养权…陈桂林一开始还给孩子画一台假钢琴,似乎是关心孩子,后面剧情孩子连面都没怎么出过,反衬显得是陈桂林为了面子才想把孩子留着。有钱的妈和落魄的爸,理应好好对比一下的,与其拍那么长的抽烟镜头,何不整点孩子见完妈妈一身好东西回来,眉飞色舞地跟爸爸说又体验了多少好东西?这样不是更反衬男主的落魄?好了,男主开着小摩托,到处借钱想买琴,这时却搞成了喜剧…抽烟喝酒撸串买肉送人,借钱还是送钱?都是几十岁的人了,还你追我我追你,看着荒诞,可我好不容易攒了点同情已经被浇灭了。
后来,没钱就干脆偷琴。你偷就偷吧,偷不成中间突然插一段在雪中弹琴又是闹哪样?拖时长?你插一段从警察局出来回到家里被女儿嫌弃多好…还加深矛盾,让后来造琴更加顺理成章。
好了,终于进主题,造琴了,时间都过半了…随着欢快的音乐,作为观众,我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烛火。可惜,工友们人是来了,可这士气又是咋回事?印象中的工人阶级不都是你追我赶,争当先锋吗?呈现出来居然是问工钱多少,死气沉沉,顾着吃饭不理木材不能用的问题,来一句,汪工你说怎样就怎样吧…呃呃呃?说好的迎难而上呢?男主这时还坚持着,决定改用钢材。啊,心中希望的烛火又亮了一点。突然来一段狗血三角恋,痛打隔壁老王的戏码…男主这下不坚持了,决定放弃造琴,来一句“我现在可以娶你了”mmp,一听这句,我就怒了…亏得淑娴还没事人一样…应该得意时说我想娶你,而不是落魄时说我可以娶你…什么搭伙过日子的,最无法接受。这一句话,直接影响了我观看剩下所有内容的心情…
最后,琴造好了,孩子弹了…我以为会是父母俩一起合奏开头那段曲子,结果没有…琴发了声,工友们连个自豪的脸都没有…似乎一切跟他们毫不相关…他们放下过去没有,也没有讲。似乎,永远都在迷茫。
东北题材的电影,或者说中国电影,敢不敢直接点?说清你要表达的,不要爱情亲情友情事业前途国家命运什么都乱炖一锅让人不知从何下口。舍得细讲一段情一件事,也许反而受众更广,口碑票房双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