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茅盾文学奖于1982年评选揭晓,共有六部作品获奖,分别是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魏巍的《东方》、莫应丰的《将军吟》、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二卷)、古华的《芙蓉镇》和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
一、获奖作品及作者简介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家:周克芹(1936年生,四川省简阳人,农民作家)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简介:周克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1975年冬四川农村的生活场景,通过老农许茂及其几个女儿的悲欢离合,反映了十年动乱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及他们的抗争和追求。
《东方》
作家:魏巍(1920年3月6日~2008年8月24日,原名魏鸿杰,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
简介:魏巍是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东方》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为背景,通过空军某兵团司令员彭其受迫害的经历为主线,歌颂了老一代革命家在生死考验下的原则性和斗争性。
《将军吟》
作家:莫应丰(1938~1989,湖南益阳人,当代著名作家)
简介:莫应丰的作品《将军吟》以诗意化的理想表达了一位正直将军在特定年代的内心悲愤,通过立体化的人物群像塑造,再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生活。
《李自成》(第二卷)
作家:姚雪垠(1910年10月10日~1999年4月29日,河南邓县人,中国现代小说家)
简介:姚雪垠的《李自成》是描写明末农民起义的长篇巨制,以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军抗击明王朝官兵的斗争为主要情节,同时辅之以崇祯皇帝指挥追剿“流贼”等次要情节,展示了明末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和农民军的抗争精神。
《芙蓉镇》
作家:古华(1942年6月20日生,原名罗鸿玉,湖南嘉禾人)
简介:古华的《芙蓉镇》以湘南一个小山镇的青石板街为中心场地,通过“芙蓉姐”勤劳发家却招致不幸的故事,缝串起与之相关的一组人物,并展示了丰富的生活图景和时代变迁。
《冬天里的春天》
作家:李国文(1930年8月24日生于上海,原籍江苏省盐城市,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简介: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是一部反映时代变迁与人性光辉的作品,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展现了人们在逆境中的坚韧与希望。
二、作品简介及出版社、出版时间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出版时间:未明确提及,但根据获奖时间(1982年)可推测为1981年或之前。
《东方》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未明确提及,但同样可推测为1981年或之前。
《将军吟》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未明确提及,但可推测为与获奖时间相近的1981年或之前。
《李自成》(第二卷)
出版社:未明确提及
出版时间:作为长篇巨制,《李自成》的出版时间可能跨越了多个年份,但第二卷的出版时间应早于1982年。
《芙蓉镇》
出版社:未明确提及(但根据常见版本,可能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等)
出版时间:1981年(古华创作该小说的年份,也是作品广泛传播的开始)
《冬天里的春天》
出版社:未明确提及
出版时间:同样可推测为与获奖时间相近的1981年或之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