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方法,让孩子爱上刷牙》
从根源上了解孩子讨厌刷牙的原因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的不听话的。很多时候,他们的“不配合”展现的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原因是藏在水面下的,而那一部分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要解决孩子不喜欢刷牙的问题,就需要找到根源所在。孩子讨厌刷牙的三大原因:
首先,因为不熟悉而缺乏安全感。
其次,因为被控制而失去掌控感。
最后,2岁以后的孩子的叛逆感。
相应的对策
熟悉——放进我嘴里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把牙刷和牙膏引进她日常的游戏中。把牙刷当做她日常玩具之一,可以对牙刷进行抓、摸、咬等。
还和她一起进行“了解牙膏、牙刷是什么”的游戏。邀请了她的娃娃一起加入,挤出一点儿牙膏放在盘子里,用手摸摸“牙膏有点黏黏的~”,然后闻一闻,“牙膏闻上去凉凉的~”,又拿起牙刷在小D手掌上刷几下,“感觉痒痒的~妈妈也感觉痒痒的,我们平时就用这个刷牙的,牙齿也会痒痒的,而且会有凉凉的味道哦”。之后,就引导小D给娃娃刷牙,刷完后,我就强调:“啊,娃娃的牙齿好健康,有了健康的牙齿,就可以吃很多好吃的东西。”
这些事情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多,最关键的是,她开始建立了刷牙的正面联系——痒痒的,香香的,开心的,从而为接下来的刷牙打下了基础。
控制——妈妈也能被我控制着刷牙
大人和孩子角色互换,让他们体会当“妈妈”的感觉。当小D给我刷牙时,我故意装出要哭的样子,一个劲儿说“我不要刷牙”。游戏的下半段就是小D帮我刷牙,我乖乖配合。
最后一定要记得正面强化,我会替自己鼓掌:“哇,妈妈刷完牙了,妈妈好勇敢!”然后,引导小D为我的行为鼓掌,这其实是在暗示她:刷牙的过程也许并不愉快,但能完成这个过程,说明我很勇敢。
叛逆——刷牙是你自己的事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不要让孩子感觉这是大人要求他做的,而应该让他觉得这本来就是他自己的事。具体怎么做,父母需要结合孩子的特点进行尝试。
有段时候,小D特别喜欢模仿我,于是我把每晚的刷牙变成我们一起刷牙的游戏。这时她会很开心,非常期待每天的刷牙时光。
后来我又运用睡眠程序表格来激励她刷牙。每天睡觉前,我会告诉她,“我们要准备睡觉了,睡觉前小D会有很多任务要完成,每完成一个任务,小D就在表格上打个勾,看我们今天能不能把任务都挑战完成。”
这个年纪的孩子是喜欢挑战的,我把刷牙变成让孩子挑战的任务之一,刷牙就是一个游戏,而不再是双方的战争了。家长也可以准备一份积分表,每次刷完牙可以让孩子选择一张贴纸贴上,让他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等坚持两周或一个月之后,可以庆祝一下来鼓励孩子。
总之,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他喜欢的方式,最关键的就是让他觉得:刷牙不是妈妈要求我“不得不做的事”,而是我自己的事,而且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如厕训练,孩子真的准备好了吗?》
美国儿科学会公布过孩子进行如厕训练的8大指标。
要开始进行如厕训练,需要孩子的运动、认知和行为方面都做好准备才行。
过早进行如厕训练,有害无益
如厕训练没有统一的时间点,但1岁前一定不要进行。
如果过早进行,尝试很久却始终不成功,大人的情绪就会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孩子如何看待上厕所这件事。一旦孩子有了这些负面情绪,即使接下来他已经做好准备,如厕训练也会特别艰难。有的孩子甚至因此留下了心理阴影。等孩子做好了准备,顺势而为更加容易,而这样避免了父母的情绪波动对孩子产生的负面情绪。
1岁半左右,就可以为如厕训练做准备了。
谈论干净纸尿裤和脏纸尿裤的感受
每次换纸尿裤时,就引导小D关注自己此时的感受“你爹纸尿裤脏了,我们需要换纸尿裤,纸尿裤脏了好不舒服啊。”等换完后,我会再次引导她留意前后感受对比,“啊,现在干净了,感觉舒服多了。”当他开始嫌弃纸尿裤脏而要求换时,接下来就会自然因为嫌弃而不在纸尿裤里大小便,而是寻找一种让自己更加舒服的方式。
让孩子掌握自理能力
1岁半左右,就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比如穿裤子脱裤子等。
让孩子有机会看到大人上厕所
借助“有味道”的绘本让孩子了解如厕的过程。
在如厕过程中,让孩子明白“我可以掌控自己的身体,我可以照顾好自己,我有了自己的隐私。”这远比多快脱掉纸尿裤重要得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