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创意之旅“心灵对话•写作”小组第12篇文章)
一个疯狂的观念
高中老师来北京,在北京的几个同学就约着请老师吃顿饭。教历史的潘老师,教体育的陈老师。两位头发都花白了,应该快到了退休年纪了。自中学毕业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们。
饭桌上,同学Z说到“我已经变成了自己讨厌的那种人”。我稍微有点吃惊。他也提到我们当年的几位同学,说Hover很会赚钱,年收入200多万,私生活混乱,说K跟了一个煤老板,发展的很好,做了公司的采购总监,老板给他配了一辆玛莎拉蒂。之类。我也是个俗人,也很容易受物质生活的影响,也会攀比,但是这些信息听了之后,当时有一点点小感慨,但此刻回想起来,却有一种“够了”的感觉。也不是说俗气或者什么,而是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无趣、单薄。难道金钱的多少是评价一个人事情做得好不好,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吗?或者,我们对一个曾经同窗多年的人的关注,就在于她/他混的好不好吗?什么叫混得好?有房有车叫混得好,穿金戴银叫混得好?有名有望叫混得好?莫非在我们眼里,每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心灵他们的情感他们的生命状态不重要,反而他们所拥有的物品才是唯一能代表他们的东西?
我绝不是反对物质充沛。我反对的是以物质的多寡来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
每个人关注的东西都不一样。有的人关心弹古琴,有的人关心升官,有的人关心下棋,有的人关心阅读,有的人关心写文章,有的人关心灵修,有的人关心种田,有的人关心做生意...我们在我们所关心的领域花了我们认为该花的时间,然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种出了不一样的果实。
然而,弹得一手古琴就比买了一套学区房低级吗?写了一些文章就比每年赚200万高级吗?不见得。我宁可把它们看成是平等的,大家求仁得仁,各自耕耘的土地不同,种了不同的种子,开了不同的花儿而已。
以金钱多少为衡量成功与否、牛逼与否的唯一标准的观念,真是这个世界的荒谬之处。如果人人都日进斗金,这是否符合自然之道呢?而在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之下,大量的因为所谓混得不好的人心生自卑,卑躬屈膝,觉得抬不起头来。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我们每个人原有的创造力,本来可以为这世界表达一些善意、爱意和贡献的部分,都因为“金钱至上、物质第一”的观念所带来的局限性思维,和卑微的自我评判,而变得少之又少,取而代之的是拼命赚钱,是内在的焦虑和恐慌,是羡慕嫉妒恨,是其它种种滋生恶性肿瘤的东西。
Z说,因为他家里从小条件很不好,所以他暗暗发誓,以后绝不能让儿子像他一样。所以他现在拼命为儿子赚钱,买海淀区的学区房,让儿子济身富人圈子。或许那时的他很自卑很害羞,受伤感一直藏在他身体里。但这样的方式和心态,我想就是心理学上说的代偿反应,补偿机制,内在的匮乏感太强了。所以小孩子依然在无意识地参与循环机制,佛家说的“轮回”。我们虽然长大了,但从未走出这个思维怪圈。我们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制造这种内心的分裂和受伤,继续做着“金钱是唯一评判标准”这一观念的帮凶。
或许这世界是动态平衡的。有人开着私人飞机,就有人托钵乞食,有人在呼风唤雨,就有人躲在深山里独善其身,有人在角落里哭泣,就有人在舞台上纵情欢歌,有人在种树,就有人在砍伐。或许,我们自古以来就生存在这样一个得失瞬间转换的时空中,所谓阴阳平衡。但一味削尖了脑袋去赚钱,如果人人这样,这个社会必失去阴阳平衡。我们鼓励让狮子去做狮子,也讚许小白兔就是小白兔,亚马逊丛林的神秘与浩瀚,必是因为大家都谨守着自然法则,安心在自己的位置上。狮子不必吃素,白羊不必因为自己的温顺而惭愧卑微。都想成为狮子,必然患上精神分裂症。
然而,观念的松动需要人们的清醒意识。我越来越觉得,我们每一个人,最大的责任是认识自己,理解周围,让一颗躁动的心安定下来,同时,辐射给四周一个安定清明的能量。我们一直在探索成为真正的自己,这条探索的路或许很漫长,但它值得花时间。
这一生多像是旅程啊,有一天我们终得下车,终点站被称为“死亡”,当然,也可以称之为“换乘站”。你在车上屯了再多的包裹,下车或者换乘的时候都得留在车上。现在想想觉得好有趣,累积金钱是多么无聊的一件事,折腾了半天,落得一身病,还不如累积让自己觉得快乐的东西呢。我总觉得赚20万和赚200万所体会到的物质滋味其实差不多,衣食住行的体验差别实在太小了。而人们往往花了一生的时间,收集了一堆印象不深的体验。到离去的那一刻,还能记得的是什么呢?
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投注更多的注意:有没有活出一份心安,有没有独立而饱满地活着,有没有让身边的人因为自己而感受到一份踏实与幸福,有没有真诚地关心过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是否赢得了大家发自内心的尊重?...这些似乎比多赚些钱更重要。
当我们能够不为钱做事,我想真正的创造性就出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