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跟杨亮老师交流,她提到“帮助”两个词,其实也是有高下之分,你比我有力量;
启发很大,引起了一点思考。在15年的一次分享中我曾经提到,所有的修行也好,沟通也好,都是让我们更加轻松、柔软的方向去走的,按照NLP的话语是说,让我们增加力量,增加选择的。
“帮助”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因为让对方感觉没有力量,你很有力量,从而形成依赖心理,放弃自己思考,自己探索改变,则又调入两端了。这在心理咨询以及心理治疗领域很常见,有特别容易滋养咨询师、导师的自我,甚至有人故意这样做,以求来访者不断的依赖,离不开自己。
可是扪心自问,我们该如何看待“帮助”呢?
又如何来让自己以及对方更加有力量呢?
笔者曾经妄想过改变世界,曾经想要帮助很多人,结果发现这背后有很深的妄念——想以此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是被需要的,是厉害的;
我是来改变世界的——世界是来改变我的;
我是来成就他人的——他人是来成就我的;
本欲度众生——反被众生度;
如果我们把自己与世界、他人,完全的对立来看,总有一个对,总有一个不对,总有一个力量会被削弱;
如果我们把自己、他人看成一个整体,产生连接,无论怎么说,都会有更多的觉察与平等心升起;
修心的路上,我们都知道,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回忆自己本来的身份,按佛的语言说,自性、如来;按NLP的语言,我们每个人都有让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与能力;
我喜欢这种描述:
在往内探索的旅程中,没有谁帮助谁,我们所有人都是同行者,
也许我只是早了几步,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我感觉到充满了力量;
于是我欣喜的跟你分享,这种内心的喜悦;
希望你也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拿到更多的选择与力量。
生命的河流奔腾不息,内心依然波光粼粼;
而山川伫立在那里,不发一言。
想起泰戈尔的诗句,用做结尾:不要忘了内心的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此走出黑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