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生命,尊重死亡
2020年10月30日 新西兰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七个国家,通过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
目前全世界只有加拿大、荷兰、比利时、瑞士、澳大利亚(仅维多利亚州)和美国(仅加州等六个州)允许安乐死合法化。
今年是新西兰的大选年,投票时间为10月3日到17日晚7点。本次投票除了选举国家执政党外,还要一起完成两个公投。其中就有关于安乐死公投,即《生命终结选择法案》。
《生命终结选择法案》,将允许满足严格条件的绝症患者选择合法地请求医疗协助,结束自己的生命。
允许绝症患者向医生请求协助死亡,此外,在特定条件下,医疗从业者帮助绝症患者死亡也将合法化。
在该法案中,“协助死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安乐死”)的意思是:
一个人的医生或执业护士给其药物,让其以减轻痛苦的方式结束生命;或
一个人通过服用药物,让自身以减轻痛苦的方式结束生命。
在该法案中,“药物”指的是用于安乐死的致命剂量的药物。
根据《终结生命选择法案》规定,接受安乐死有严格的条件,而且以下所有条件都必须满足。它们是:
年满18岁;
是新西兰公民或永久居民;
罹患绝症,且可能在六个月内离世;
身体机能有明显且持续的下降;
经受着无法减轻且难以忍受的痛苦;
能够对安乐死做出知情决定。
此外,如果唯一理由是有精神疾病,或是有残疾,或者仅仅是因为年纪大了,则不符合安乐死的条件。
他人不能为患有严重晚期痴呆症的祖父母选择请求安乐死。如果医生感到有人向患者施压,要求患者选择安乐死,他们也必须介入并停止这个过程。
满足请求安乐死的所有条件的患者如若自己请求安乐死,如果患者不愿意,他/她是不需要和家人讨论他们的选择的。这只能是患者本人的选择。不过,患者的医生必须鼓励患者与其家人、朋友和咨询师讨论他们的意愿,并确保患者有机会这样做。
是被折磨着耗尽生命,还是选择尊严的死去?在投票是否通过 《生命终结选择法案》时,我的选择是Yes。
你们呐?简书的朋友们,你们怎么想?请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记得著名的台湾作家琼瑶女士,2017年3月12号,在她即将步入80岁高龄时,在“脸书”上发表“遗嘱”。其中部分内容如下:
“我已经79岁,明年就80岁了!这漫长的人生,我没有因为战乱、贫穷、意外、天灾人祸、病痛……种种原因而先走一步。活到这个年纪,已经是上苍给我的恩宠。所以,从此以后,我会笑看死亡。我的叮嘱如下:
一、 不论我生了什麽重病,不动大手术,让我死得快最重要!在我能作主时让我作主,万一我不能作主时,照我的叮嘱去做!
二、 不把我送进“加护病房”。
三、 不论什麽情况下,绝对不能插“鼻胃管”!因为如果我失去吞嚥的能力,等于也失去吃的快乐,我不要那样活著!
四、 同上一条,不论什麽情况,不能在我身上插入各种维生的管子。尿管、呼吸管、各种我不知道名字的管子都不行!
五、我已经注记过,最后的“急救措施”,气切、电击、叶克膜……这些,全部不要!帮助我没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计让我痛苦的活著,意义重大!千万不要被“生死”的迷思给困惑住!”
在脸书上她提到了台湾主持人选择体面告别,没有遗憾!
傅达仁祖籍山东,是著名的台湾体育主播,以播报NBA赛事而著名。
他从2015年开始生病,身体每况愈下,从那时起的两年里,他进出医院30多次,体重从74公斤下滑到40多公斤。直到2017年,傅达仁被诊断出罹患胰腺癌期。
2018年6月7日,傅达仁在瑞士选择了安乐死。家人陪伴左右,唱歌送他走完最后一程。
喝药前,医生问道:“Ok,你准备好了吗?“
傅达仁回答道:“好了,”并且向医生问道,“一口吞吗?两口可以吗?”
傅达仁端着药,和这个世界作了最后的告别:再见。
喝完药后,傅达仁的儿子搂着父亲说:“爸,我们爱你,不痛了不痛了。”傅达仁慢慢地倒在了儿子的怀里,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留下的遗言:人必有死!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时奋斗向前!年老时喜乐再见,我的家人都陪伴着我,心中平安,没有遗憾。
面对死亡,我们都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选择。如果这个国家提供了这样的选择,我乐于接受。
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琼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