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孩子犯错,很多父母会用体罚的方式或是取消孩子看电视,玩游戏的资格。
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通常会产生三种状况。
一是他的内心抵触情绪很大,对家长有很强的报复心理。
二是孩子心想,以后就尽量别被父母抓到,更要多加小心了。
三是孩子看起来很乖,但实际上受到的伤害很大。
他会进行自我攻击——“我真是活该,谁让我做了这么倒霉的事。”他对自我的评价不断降低。出现自卑情绪时,他成功和幸福的可能性也都降低了。
不要轻易用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更好的方法是:
首先要理解和倾听他的感受。
比如老师说孩子在学校跟人打架,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就先把孩子训一顿,甚至是打一顿再说。
正确的方法是倾听,并且回应:“听说这件事后,我很担心,我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孩子说:“他把我气的要命。”这时家长千万不要说:“你怎么那么容易生气啊,你要跟同学和平相处。”
家长应该这么说:“一定是把你气坏了,你才会跟他打架,对吗?”
然后鼓励孩子讲出事情的原委。
孩子在讲的过程中,有个原则很重要,就是不要评论。只要家长不评论孩子,才能够鼓励孩子不断表达。
如果家长忍不住说:“你也太小心眼了,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孩子的话就会打住。
孩子把打架的经过讲出来后,家长可以总结一下:“我知道了他随便翻你的东西,事前还不和你打招呼,所以让你变得很生气,你就跟他打了一架,对吗?”
孩子讲完后,家长能准确地总结出来,孩子会觉得非常愉快,因为这代表着尊重。
这时家长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我听到你跟他打架,我真的吓了一跳,我特别害怕你和同学做出相互伤害的行为,你能理解妈妈的担心吗?”
讲完自己的感受之后,再让孩子知道妈妈对这件事是担心的,是不赞成的,最后一起来做解决方案。
02
我们鼓励孩子、表扬孩子时,不能干巴巴的一句:“你真厉害!”“真棒!”“真了不起!”
这种套话,尽量少说,而应该有具体的内容,表扬人要表扬过程。
书中举例,孩子投篮投了半天,终于投进去了。爸爸说:“你真厉害!”结果孩子反倒把篮球一丢不玩了。
这种评价式的赞赏,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他觉得既然都已经这么好了,干嘛还要做?再做,剩下的就是挫折了。
这时可以这么表扬:“我看到你一直在练习投篮,并且最后能够投进去,连续投进好几个球,真是有了很大进步。”
03
愤怒是亲子沟通中的一个难点,最理想的状态是平和的教育。但让父母永远保持平和,这在现实中很难做到。
如果父母真的急了,有了想打人的冲动,该怎么办?书中给了实用的一招,叫“快去逃命”。
孩子看到父母,马上就要爆发了,应该避其锋芒,逃之夭夭。
如果家长真的揍了孩子,弥补的办法是,事情过去三五天后,等你的情绪好转了,可以很认真地和孩子好好谈一谈。孩子可能敏感,不愿意谈。
你可以说:“妈妈现在想起来也很后悔,妈妈不应该在那大喊大叫,我那样做是不对的。”
当你开始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孩子的情绪马上就软化了。
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是和孩子建立情感交流的机会,孩子做对事的时候是塑造孩子行为的机会。
04
孩子撒谎最重要的原因是恐惧。
妈妈看到儿子把花瓶摔碎了,问儿子时,他却矢口否认,发誓不是他干的。
妈妈这时应该说:“我知道你希望它没有发生。我很失望,我希望你想在客厅踢球的时候能够对自己说不,现在,我们该怎么收拾这个残局呢?”
孩子说:“那我去拿扫帚。”
这种说法并没有指责孩子是一个骗子,而是说出了他内心的期望,他只是期望这件事没有发生过而已。
当大人理解孩子说谎的动机时,完全可以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当父母表现出宽容,并且要求孩子加入探讨中来时,孩子也会更少地出现撒谎的状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