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197287/3b5b44f530f81387.png)
文 | 小仪lam
我自己曾经也是一名劣读者(不善于读书的人),拿起书本就想睡觉;在与别人的交谈中常常会因为自己的无知而遭受别人的冷嘲热讽,所以我很清楚作为一个劣读者的悲哀。
社会上,像我这样的劣读者数不胜数,很多人总抱怨没时间读书,读书无用处。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年代,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而阅读就是最好的途径,也是最便宜的自我投资。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差别。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
其实,人人都可以读书,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读书,读书也是讲究方式方法的。
《高效能阅读》就是劣读者的救兵,一本既是读书术的阶段论,又是窍门、习惯、技巧的综览。全书一共为我们介绍了89种阅读技巧,即使你是一名劣读者,你也能从中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读书技巧。
作者原尻淳一是日本京都龙谷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科研究硕士学位,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
01、
打开正确的读书观念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简单的修养方法是读书,热爱阅读的人,身上都会自带一种书卷气。在阅读前,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念。
小时候老师教的阅读方法也是逐字逐行地读。这种对整篇文章“通读”的方法,在我们的学习历程中已经是根深蒂固了,总以为阅读方法就只有这一种。
之所以不善读书的人总会对书本保持着一种神圣的敬畏,是因为被“书必通读”的强迫理念束缚了,感觉不读完就是在浪费这本书,可事实上读完了全文并没有更多的额外收获,只是让自己的耐心达到极限,对读书产生厌烦感。
作者原尻淳一在《高效能阅读》一书为我们指出了10读者权利:1、不读的权利;2、跳读的权利;3、不读完的权利;4、重读的权利;5、读不择书的权利;6、包法利证;7、读不泽地的权利;8、随意选读的权利;9、朗读的权利;10、默读的权利。
对于对读书没有太大热情的人来说,若让他从头读到尾,无异于更是加深了其对阅读的讨厌;因此,劣读者必须跳出原有的读书束缚。
在作者原尻淳一的引领下,读书有时可以说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因为它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影响,你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阅读。
02
实践高效阅读
知名演员陈道明,一个清高到只肯在戏里低头的人。他曾经也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看书的人不少,但都是看过就忘了,而真正读书的却不多,因为读书是读完这些文字还要好好用心去想想,这样走心读书的人真不多。”在我们身边往往就有这种人,完全就是为读书而读书,并不在意读书的效果。
作者原尻淳一在《高效能阅读》一书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读书应以自己的好奇心为原点,从感兴趣的地方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开始的时候只有看自己喜欢的书,感兴趣的书才能让你看下去。没有什么事是一蹴而就的,凡是都有个过程,阅读也一样,只有从简单的开始,慢慢升级才会形成习惯。
所以,我们在阅读一本书必须要挑起自己的兴趣,激发自己的内在动机,维持自己对读书的热情。
读书体质并不是天生的,它是需要慢慢养成的,虽然有技巧可循,但终归需要你耐得住寂寞,日复一日地坚持,持之以恒,方能有所收获。
我们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很多人都不会看目录就直接看书本内容。实际上,目录是一本书提纲挈领的总要,它完整的概括了书的所有内容,所以目录阅读必不可少。通过仔细阅读目录选定对自己有用的章节,找出关键词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其实,我们阅读一本书只需要仔细阅读对我们自己有用的部分就可以了,其他的都可以通过快速阅读来完成。
国际上有一种公认的企业法则,叫做“马特莱法则”,也称“二八法则”,它指出,在任何特定群体或事物中,重要因素只占到百分之二十,不重要甚至完全无用的,占到总数的百分之八十。
书籍也是一样,一本书重要的内容,只占全书总数的百分之二十,我们要做的,就是摒弃无用的百分之八十,致力于有用的百分之二十。
这才是高效的阅读方法。
03
知识的产出
打开正确的读书观念,让我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实践高效阅读,让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读完一本书;而知识的产出,则是检验我们阅读效果的最好方法。
在没阅读本书之前,我所有的阅读仅仅是因为喜欢,没有目的性,也没有选择性。看完也只是看完,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痕迹。有时候朋友问起我什么书好看,讲的是什么内容,我几乎很难答得准确,因为有些书连书名都忘记啦,更别说有知识的产出。
央视知名主持人董卿说:“读书的‘用’,不在眼前,不在当下,而是像甘霖雨露滋润万物之后,万物所呈现的那种清新、新鲜、水灵时的生机勃勃,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它是一种无形之用,是一种潜移默化,它能融进你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悄悄地对你的生活、环境发生作用,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人生轨迹。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多学一点知识,就少说一句求人的话。读书就是为了不遇见不想遇见的人。读书,失去的是过眼云烟,得到的却是一双飞翔的翅膀,最终获得的是一份无与伦比的人生。”
作者原尻淳一在《高效能阅读》一书中也说到读书的终极目的在于著书立说。
我们大量阅读,被称为“输入”,只有输入也不算高效能阅读,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输出”。
当读书达到一定广度和深度之后,会积累下很多信息、数据。合理地存储、整理、归纳、总结这些数据。
当我们要做产出的工作的时候,这些数据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了。
其实,多读书不仅让人能写出好文章,更能增加人的视野,拓宽思维,有助成功。
彼得·德鲁克说过,预测未来的最佳方法是自己塑造未来。
在这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一旦停止学习,落后的不仅仅是他人,也落后于世界。
所以,我们要通过阅读构建属于自己个人的体系,迎接更好的未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8197287/6fffc6ca11495eb0.jpg)
如果喜欢我的文字,请为我点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