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无论喜、怒、哀、乐,任何一种情绪都有其产生的原因和触发的对象。幽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高尚的品德、美味的佳肴、丰富的精神生活等,都能引起人们愉快、轻松的良好情绪;而环境脏乱、虚伪庸俗、空虚寂寞等,则可能导致人们厌烦、压抑、忧伤、愤怒的消极情绪。
情绪具有两重性:一是两极性,如快乐和悲哀、热爱和憎恨、轻松和紧张、激动和平静等;二是情绪感染暗示的大小,往往由人们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而产生影响大小的不同。
现代心理学告诉人们,人的情绪有两个关键时间:早晨就餐前和晚上就寝前。早晨就餐前的情绪会影响家人一天的心情,晚上就寝前的情绪会影响你的睡眠质量。所以,在这两个关键时间里,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要尽量保持良好宁静的情绪,避免破坏家庭的祥和气氛,引起情绪污染。
任何人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每当这时,一是要学会调节控制情绪,二是要学会情绪转移。尽量不把不良情绪带回家,避免影响他人情绪,造成家庭情绪污染,形成沉闷、压抑的家庭氛围。
其实,我们的心灵也同样需要一片宁静的天空,那么就让我们的情绪在宁静的天空下,得到平复与安宁。
宁静是一种难得的感觉。只有在拥有宁静时,你才能静下心来,和自己对话,梳理自己烦乱的思绪,净化心灵;只有在拥有宁静时,你才能直面自己的内心真正需求,冷静的学习思考,才能让自己成熟,并且成长起来。
宁静也是心灵的避难所,当你心灵受伤时,会给你足够的时间去舔舐伤口,整装待发,重新面带微笑直面人生。
可是,在花红酒绿的生活中,好多人害怕宁静,害怕孤独,时时借热闹来躲避宁静,麻痹自己。殊不知,热闹之后却更加寂寞。曾经最喜欢阿桑的一首歌《叶子》中的一句歌词:“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当宁静来临时,我们不要害怕,轻轻合上门窗,隔去外面喧嚣的世界,默默独坐在灯下,享受宁静,营造出一种自得和孤高,去获得心灵的愉悦,理性的思考,从悲欢交集中净化思想;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与潜藏灵魂深处的思想交流,找到某种攀升的信念,去换取内心的宁静。
宁静和智慧一样宝贵,拥有一颗宁静之心,便能心胸开阔,不为诱惑所动,坦荡自然。真正的宁静是心理的平衡,是心灵的安静,是稳定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