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零年》之后的唠叨

读《零年》之后的唠叨

作者: 琼途 | 来源:发表于2017-11-19 23:39 被阅读14次

我写读书总结是非常随意的,也不知道自己的风格是啥,想到哪写到哪而已。
《零年》是理想国译丛经典的前九本之一,当时很冲动的买了这一套,现在看来还真是只值当。但是对其后来出版的那些兴趣不大,因为现在的管控直接影响了这套书的质量。还有一个半月时间,计划将九本书阅读完毕,估计进度应该可以。最后一本是《耳语者》,从外表看来的确是个大部头,不希望书中采用《古拉格》的叙述方式,讨厌苏联人的名字,读不顺。
元旦过后,开始整理今年写的文字,查缺补漏地进行完善和修改。在一整年的阅读过程中有很多故事和思想未能很好的吸收和主观判断,一段时间沉淀后也许会感知到另一种味道,另外也需要尽量让文字表达接近我的真实想法。
一个人读过的书会有关联性,甚至可以相互之间印证。不管学习哪一门学科,基本上都是在学习历史,学习前人创造的理论和思想,而这些理论和思想又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必须一个接一个地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而此过程偶尔会让人崩溃,需要不断剥离体系之中的体系,或转换到另外一个体系再继续剥离,最后发现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空”,这个时候就可以从零开始建立自己的体系。最后好多人都是在一个影响较大的集合之中摸爬滚打,不断地扩张自己的集合,小心地自己的体系与别人有交集。思想成熟的过程就是这样,慢慢地也就变的宽容和理解,如果能活的明白就需要找到合适的边界,以出世的态度入世,以入世的态度出世,建立平衡。
比如之前读福山的文字,需要一定的西方政治学基础,其引用霍布斯、洛克、康德、黑格尔等人的思想让人感觉难熬得很,但是读过霍布斯和洛克之后,发现阅读福山的压力会有所减弱,这期间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来学习巨人的高度。以往读历史的方式是先从中国近代史开始往前一步一步读,艰难地走到明末时已举步维艰,后只能改弦易张不读史了。这种方法在读政治思想类文字更不合适。人类活动所积攒下来的文明比较同步地开始于孔子那一代人,后人不断发展和注释这些思想,美其名曰进步,却不曾想一直混迹于先辈们给划定的界限。所以需要从最原始的思想开始,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可是到现在为止都被我搞反了。
未搞清楚思想的根源就很难理解思想的变化。正是因为它们的传承性和关联性,从头慢慢开读必有另一番风味。西方思想,大多集中在古希腊及文艺复兴之后。与中国相比,思想史主要还是延续着先秦思想的脉络一只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二十世纪才有所更新换代,可惜就像许纪霖所说“我们依然处于在古代中国的延长线上”,我们所传承的思想文化是不是一种被发展的内容?
从2015年末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文字,希望用更加符合个人审美和主观乐趣的方式在时间上刻画上属于自己的痕迹。平常用微博记录转瞬即逝的想法,然后找时间用电脑进行补充和说明。2016年三四月份印制了一个十二万字的小册子,是对之前所有文字的总和,同时也给了我巨大的鼓励。而今年到目前为止的草稿就已经超越十万字,不知道如此写下去会是什么样子,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对于文字的掌控能力在逐渐加强,也变得更流畅,尤其是在修改自己的文章过程中感受到那般精细劲很有意思。而现在就是在进行中。
今日上午一不小心在嘀嘀嗒嗒的雨天读完《零年:1945,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讲述的是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以及结束后不久的这段时间里,世界各国都在发生些什么。但是和我们看过的各种对这个时期的大历史的叙事角度不同的是,这本书选取了一些让人五味杂陈的细节。这些细节出于有意或者无意的原因,没有出现在对我们后人的描述中。读完我的感受是,我们人类真的是很复杂的。所谓的“世界性反法西战争的胜利”,实在是太过武断的用伟大光荣正确简化了那一段时间里发生的一切心里顿然多出多个疑问。1945年,虽然各国人民都是举国欢庆,但那一年同样也发生着暴力、饥饿、复仇、丑恶的交易、和草菅人命……盟军(尤其是苏军)对战败国妇女、财产肆意蹂躏和掠夺;曾经的被占领国的男性对那些在战时和德国军官厮混过的同胞女人进行侮辱性的恶意报复;波兰的犹太人从集中营死里逃生,家中的财产却被当地人正气凛然地洗劫一空,并被告知“德国人来的时候我也弄丢了我的自行车”“最重要的是学会感恩”;革命领袖铁托的游击队屠杀了两万无家可归的克罗地亚战争难民;丘吉尔在向欢呼的人群摆出那个著名的V字的前一天,刚刚向斯大林承诺会把所谓的“变节者”遣送回苏联。
但是之后有了几个疑问:第一柏林墙倒塌,在长达近半个世纪时间,德国的一分为二与朝鲜半岛有相似之处吗。第二个是日本作为战败国,或者是后来为其军国主义负责的国家实体,对于美国在日本投放的那两个娃娃的反应如何,二十万人啊,不逊色于南京大屠杀和马尼拉大屠杀。第三个问题是纳粹德国的法西斯主义是啥?与共产主义有关系吗?为何在当时的德国甚至整个欧洲都有市场,我想法西斯一定不只是宣传中所说的那样只有极权,狂妄,残暴和专制,也许会有部分可取之处。最后一个问题是,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角色,似乎除了牵制日本军国主义的无限扩张以外,一直处于世界的边缘。读书的唯一目的可能已经不是寻找答案,而是寻求更高级的疑问吧!
可笑的是,经过零年的描述,似乎全世界都是和平主义,却弄出个冷战,因为苏联在欧洲切了深深的一刀,直到1989年才出现弥合的意思。
大战一直未停,只是方式变了。

相关文章

  • 读《零年》之后的唠叨

    ​ 我写读书总结是非常随意的,也不知道自己的风格是啥,想到哪写到哪而已。《零年》是理想国译丛经典的前九本之一,当时...

  • 被唠叨之后的处理方式

    幸福日志2021-03-22 周一 多云 老公出差了,我把俩个小朋友洗完扔床上看电视,自己在卫生间收拾残局。婆婆走...

  • 拒绝我爸的唠叨之后 我想说……

    端午节过完了,放假3天,加上我妈过生日,我又多请了1天假。4天时间过得比上班都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爸变得...

  • 是不是每个妈妈都很唠叨

    以往总觉得自己的妈妈唠叨,但没想到自己做了妈妈之后,也总是抑制不住的唠叨,因为不多唠叨几句总是担心孩子总是不上心,...

  • 妈妈的唠叨

    结婚之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很烦妈妈的唠叨,因为对我来说影响太大,每次她唠叨,我都能听进去并且受她影响,她的唠叨...

  • 霜降之后,我想起了妈妈的唠叨

    秋风萧瑟,打败我的不是天真。 是!天!真!冷! 天气慢慢变冷,小枣仁儿们都想有个暖心人在身边吧,既体贴、顾家、会照...

  • 唠唠叨叨之后悔莫及

    今天又去找装窗帘的人了。人家一听只是多加一层遮光窗帘,不给接单。。 五块钱一米的遮光布,只做三个小窗户...

  • 日常唠叨

    很久很久没有写过东西了。上大学之后,只读书不写书评。似乎已经忘了咋写了。所以让我唠叨唠叨。 迷...

  • 陪伴是对老人最好的孝顺

    长大之后,离妈妈渐行渐远,有时觉得妈妈爱唠叨,嫌烦!等开始外出工作时,觉得终于离开了妈妈的唠叨。再后来,结婚...

  • 第五章 野菜也有春天

    我妈经常在我不想吃饭时唠叨,“我当年饿的时候,别说有野菜,树皮都是好的,你还不知足!” 多次唠叨之后,我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零年》之后的唠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lm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