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打着晃儿地从时间罅隙里过,柳绿花发的时节如约而至,我的日子过的很太平。去年夏天的惶恐与忧伤,以及暖烘烘的空气带给人的眩晕感似乎已经被抛弃在了悠远的日子里,无从提起,也无人提起。
阿旭曾经在离开牢笼的“Independent Day”让我把这一切写下来,虽然我也从未明确所谓“这些”究竟是什么,大概是一些非常飘渺的意识流,主色调叫做湿热并灰暗的。可那时我对他说,缓缓,再缓缓,等到我从那片湿热窒息的湖底浮上来,等我对这三年匆匆的一切看得够清,等我可以娓娓道来……
最难以承受的,莫过于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症结所在,甚至知道这种病症的奇奇怪怪的名字却屡屡挣扎无果,更甚者,从不致命。
多年来养成的一个习惯,就是放假闲时总会翻翻幼时的影集,我会觉得那个在长方形框框里的女孩笑得太明媚肆意,却总会忘记那个一直站在时光罅隙里闪闪发光的女孩竟然是曾经的自己。这种对自己的陌生感是从高中开始的,或者通俗地说是在高中三年里我性情大变,就好似穿越网文里被换了芯儿的女主,只不过我却没有活成一个女主的样子罢了。
大人们总是在茶余饭后聊起来,我小时候的事情,你一言我一语的评价太过琐碎,不过总结成几个词:活泼、开朗、自信。以至于小时认识的叔叔对我的印象一直是个“孩子王”。可我却总是安安静静不声不响地在一旁听着,关于这些的记忆极淡,似乎在听一个特立独行的小女孩的故事。因为现在的我,沉闷、自卑、斤斤计较,敏感,厌恶虚伪,不善交际……
我这么多年似乎断断续续地在寻找一个答案,毕竟,这样的自己,真的好疲惫。
后来我发现,这似乎是很多我们小县城里考出来的所谓“高材生”的通病。我,国内某知名法科大学,不参加社团活动,不喜交际,像高三那般扑在学习上,成绩优异,神经脆弱;H,国内最高学府之一的本科生,苦读入校,系里唯一一个考普通高考进来的学生,常年垫底,轻微抑郁,远离人群;D,某美术高校文转艺的学生,被高中的学校哄到自己不喜的专业,只为了一个高校的名牌,丧失动力,夜夜修仙,行迹罕见……这些人随说看起来都有模有样,但内里实际上已经虚地要命,定期周期性崩溃或者直接抑郁。
H虽是最后一名,却总是投入最多精力和努力的人,前一阵子在微信里对我讲,他想着既然主修学不会那就好好挑个辅修,说不定以后还多一条出路,可是他现在上了辅修,却因为平均成绩达不到优秀而好几宿没睡。我骂他早晚把自己作死,转头一想自己好像也是这么一会事,因为擅长学习,就卯足了劲病态地学,而交际始终是弱项,便索性不给自己一个开始,归根到底,怕输,怕自己成为差的那一个……
无非是,小县城里,略微聪明一点的孩子容易地脱颖而出,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习惯性地赢,习惯性的被众星捧月,以至于他们认为这就是一个人生活的惯常状态,殊不知在更大的环境里,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闪光点轻易地被别人更大的光束吸收淹没,而没有了光的孩子却还是惯性地“强迫优秀”着,他们在一次次失望中侥幸地希望,再从注定的失败中绝望,渐渐织了一个茧自缚了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