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三)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三)

作者: 我是静心 | 来源:发表于2023-09-12 07:02 被阅读0次

20230913(静心而论1697):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尊重与希望》第2期读书营第3天打卡

        每一个来谈话的人状态不一样,我们并不会对当事人进行分类和贴标签,反而会特别关注他刚来谈话的状态,及其他的脉络,抱着理解、接纳和寻找可能性的开放状态,并且找到合适的方式,成功的邀请他与他合作,投入到谈话中间。

        在与他谈话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要少说、多听,理解他怎么回事,是什么情况,他在乎什么,想要什么,在什么地方可以达到合作一致的态度等,这样接下来就会更迅速的更有效地帮助到当事人。

        所以要看他什么状态,为什么来到这里?谁让他来的还是他自己来的;如果是别人让他来的,他的动力机会不太足,所以我们要去探讨这一点特别重要。

        针对当事人来谈话时的个人状态,德荣和伯格提出常见的三种情景,也说明可以尝试邀请当事人合作的一些方法:

        第一种,是当事人主动愿意来的,也非常清楚哪儿是他的问题,他要做什么,他想要的是什么?此时当事人有着明确的需求,我们可以一起与他协商出议题,发展出希望的未来图像,配合目前当事人愿意解决问题的高度动力,而不是以我们自己所学的知识来拖慢他的前进速度。在家里,如果孩子是这种情况也同样能用到。

      第二种,当事人他也想来,他也知道他的困境在哪里,但是他不清楚他想要什么,他也不清楚他到底自己该做点什么,这时他可能有很多抱怨,希望别人改变;对于这样的当事人,强烈面质他目前的知觉,并非是最好的方法,而是要试着尊重他的观点,而不是否定他的行为,这样会让他不舒服,认为你与另外一个人是一伙的,他就不愿意给你多讲;要理解到他,相信到他,同时将谈话的焦点从那些令他困扰的人、物转到他自身,或者回到任何他可以扮演的角色上;并将谈话引到有助于他产生正向改变在话题上,看到他,负向背后的正向意义、优势资源,包括听到他在意的是什么,把他的负向抱怨转化为正向的期待。

        第三种,当事人有可能是强制来的,但是人没有动力,也不意愿改变,我们仍然要采取未知的姿态,以及身后一步引导的方式来与他合作,好奇、具体化,看重他所看重的,听他表述他的不舒服,当他有机会表达并被理解之后,他就能讲出更多的感受与想法;他的标准需要是正向、所欲的,可具体评量以及他所能行动的;我们则需要站稳中立的位置,并从当事人愤怒或不合作的表态中,注意同理地倾听他一点点的意愿所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my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