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厌烦了商务、政治、欢宴、爱情等,发现这些没一样可以持久,没一样能带来真正的幸福的时候,还剩什么呢?只有大自然。”——惠特曼
世间有太多不可思议之事,世间有太多令人叹为观止之事。大自然是我们人类永恒的导师,一切应遵循自然规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是本书要表达的主旨。
一、本书特点
1.这是一本跨学科的自然哲学之书
作者引用生物学、医学、化学、量子物理学、心理学和哲学的研究成果,讲述人类与自然和谐的相处之道。跟随这本书,走进大自然,用眼、用耳、用心去体会。
本书不仅有自然界的生灵,还有希腊神话、欧洲传说、北美原住民的生存之道和中国道教的养生之法……只有博物学家才能写就如此的精彩之作,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的真诚,足以撼动你的心灵!
2.本书语言很美,充满温情与生命力
有机会请在大树下坐一坐,或者在漆黑的夜晚仰望满天繁星,又或者只是在花园里蹲一会儿,什么也不做。在这样的时刻,你通常可以摆脱自我,进入奇迹的王国。 你要先静下心来。这也是爱因斯坦进入“学院林”的第一个动作:深呼吸,然后平静地凝视周围的生命。
自然不会教我们学数学、学开车、投资和对付难缠的同事,而是赋予我们更高层次的意识,包括对那些无论是外在环境还是庞大的内心带来的挑战进行回忆、分析和产生共情的能力;使我们明白内心的感受和健康、寿命等现实问题密不可分的道理。同时,自然要求我们学会在经受打击和挫折之后重新振作,培养坚强的意志;要求我们进步,然后相信自己的直觉;要求我们具备直面恐惧的胆量;要求我们学习战胜沮丧,不在忧伤中沉溺。
这样,我们又可以竖起耳朵倾听鸟鸣蛙叫,感受心中温热的感激之情: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在这里。清晨,狼、狮子和鹰,还有我们所有人,照常起床,迎接太阳升起。
3、充满哲思,而且有不少引用中国传统文化
谈到自然,我们的祖先早有智慧,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所以不难理解为何西方的作家会大量引用中国的经典。
以下摘录本书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
在第1课 接纳未知中提到道家的阴阳学
漫步在荒野中观察自然的时候,我开始迷恋中国古代的阴阳学:两个蝌蚪形的图案首尾相拥,一黑一白,一阴一阳,被一个象征着生命的圆圈围绕。阴阳不是对立的一和二,而是互补的一对。它们合在一起的收益远远大于一加一的效果。所以,在黑色图形中有一个白点,在白色图形中有一个黑点,这两个点看起来有点儿像眼睛,表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事实。最后,在圆圈的正中,两个图形相接的曲线就是平衡的位置:古人说,对奇妙的大自然的宁静沉思是维持身心平和的灵丹妙药。
在第3课 生物多样性引用了一个中国流传了2000多年的故的故事
一天,一只筋疲力尽的海鸟被海风吹落在鲁国首都的郊外。一个好心的贵族于心不忍,命人把鸟带回自己的宫殿,用自己的银碗盛满最好的酒端给鸟喝。然后,他命人杀了一头牛,为鸟准备了隆重的王室盛宴,甚至传唤最好的乐师九韶奏乐为鸟助兴。可是,惊慌失措的鸟一直拒绝进食。第三天,它死了。
那个贵族从来没有意识到鸟的天性和鸟的需求。他如果能够早一点儿领悟,就应该送鸟回到海边,把它安置在受保护的巢穴内,留下鱼肉,让它享受其他海鸟的关怀。这是一个决策性的错误。他的“悲剧性的弱点”在于忽视鸟的天性,以为自己的意愿就是鸟的意愿。把自己的喜好想当然地看作大众的标准是我们常犯的错误。就像这个古老的中国故事的结尾一样,如果所有人都自以为是,那么谁都不会顾及他人。有人不是这样的吗?
在第4课 性别平等引用老子的话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老子
《道德经》中的“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讲的就是雌性的包容。学会“把握全局”才能从拯救局部的老观念中解放,转而放眼拯救全世界。
在第6课 效率至上提到中国的“元气”
无论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坚持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小树林里散步,有意打断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还是沃尔特·惠特曼在新泽西州的树林里接受身体和精神的治疗,他们都是在激发身体内的化学反应,寻求突破。这和中国古代倡导的“内在元气”类似,即追求内在的能量平衡,和更广阔的自然融为一体。人类回归自然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放下执念,不无中生有、不暗自揣摩。与其屈服于干扰我们真正追求的内在狂热,不如从容应对,让本来属于自然的心境变得平和自在。
自然给予我们的最显著的帮助就是让我们摆脱内心的纠结,超越自我,感受更宽广的世界。
二、结语:大自然,人类永恒的导师
我们费尽心思地想要出人头地,以为这是生存的必要条件,但大自然赋予我们神奇的能力,让我们知道是什么让世界上的事物强大、优雅和生机勃勃,并且使其为我们所用的;了解我们想要拯救的事物,从中寻找线索来提高拯救世界的成功率。
在多元思维模式上,我们应多一个角度,就是从自然的角度考虑,前因后果,相互关系,大自然就是我们人类永恒的导师。
美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夏日的午后,站在老枫树下,当你微微一惊,意识到什么都不用做,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需要制订的计划,只有阳光、树荫和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时,你就能感受到美。这是一场轻松而又不同寻常的交流:你呼出大树的养料,大树回敬你需要的氧气。
世界在回报你。
你也在回报世界。
附:本书要点摘录
第一课:接纳未知
调动知觉去感受世界及其奇妙之处。对大自然的宁静沉思是维持身心平和的灵丹妙药。
大自然有这么多值得去听、去闻、去触摸的东西,但是大部分人只知道去看。秋天,我们除了沉迷在森林琥珀色的日光里,追踪着鸟儿飞往夜间栖息地的路线,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们会不会对轻盈地跳过篱笆墙和拦路大树的小鹿赞不绝口?会不会对夏天的云海翻腾心生敬畏?提到奇妙事物,人们似乎总是倾向于依靠视觉发现。这叫作抱残守缺。
不要用二分法去看待世界,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并非小鹿、老鹰和草莓是好的,苍蝇和蚊子是不好的。
时常去大自然中走走,不带任何想法,用心去感受,去触摸,闭眼聆听,我们习惯了用眼睛去观察世界,却忽略了感官的重要性,闭上眼,你会进入另一种世界!
第二课:相互依存
没有生命可以摆脱巨大的、充满活力的关系网。大自然是我们的靠山。
自然最重要的一个基本特性,即没有生命可以摆脱巨大的、充满活力的关系网。从几百万年前开始,森林和真菌就相互依存,始终密切保持着互惠互利的进化关系。
天地万物好比一行禅师手里的白纸,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叠加。换句话说,叫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三课:生物多样性
生物的种类越庞杂,生命力就越强大。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越丰富,整个大自然的生命体系就越健康、越坚韧。
地球上数十亿种植物、动物、昆虫和微生物组成了一张既变幻莫测又密不可分的生命网。这张网借助复杂的化学变化与空气、陆地、海洋、河流、小溪融为一体,相互支撑。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这种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可以呼吸的空气和可以饮用的水源,更不用说滋养用来种庄稼的土壤、满足谷物授粉的需求了。
世间万物同舟共济,任何物种创新都不能仅凭一己之力。植物促使昆虫向新的方向发展,有时进化出新的种类,与此同时,昆虫也促进了植物的生长。老虎促使羚羊增长技能,羚羊反过来激励老虎。
在人类社会,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到不同人种之间的差异。除了性格,我们的生活受到肤色、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的影响。我们有不同的居住地、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性取向、不同的学历、不同的社会经历,就连大脑加工信息和做出反应的方式都不一样。这就是人类具有无限创造潜能的原因之一。
第四课:性别平等
雌性不但没有依靠雄性,反而和雄性一起,为物种的生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平衡。只有性别平等,我们才能过上健康和充满活力的生活。
事实上,在雄性和雌性体形差不多的哺乳动物中,雌性通常占据领导地位。即便诸如黑猩猩、大猩猩、狮子和狼一类的动物中雄性稍微高大一些,重大决策也是由雌性做出的。动物界的雌性体格健壮,给人印象深刻,但是确立它们地位的原因之一是它们善于结盟。
男生女生都一样的是人,有的时候女性做的贡献甚至更大。在大自然中,雌性动物是值得尊敬的,肩负生育的职责,还要照顾孩子,甚至还要保护族群。
第五课:尊重动物
动物兄弟使我们更快乐、更聪明。尊重动物意味着除了对家人、朋友、邻居和祖国的爱,我们还应该培养对所有生命的热爱。
在动物界,并不是只有狼看重情谊,会表现出在一起时的纯粹快乐和分开后的悲伤。事实上,我们已经从鹅、鸭子、马、兔子、猫、鲸、海狮和黑猩猩身上都发现了这种情感表达。
同情是人类的天性——可以弥补我们和世界其他生物之间由来已久的裂痕,这种偏见导致我们对其他生物的痛苦视而不见。永远善待所有生物是找回本心的捷径。
动物在荒凉多变的环境中艰苦求生,和我们一样为了生存拼尽全力。
尊重动物意味着除了对家人、朋友、邻居和祖国的爱,我们还应该培养对所有生命的热爱。热爱——以万物相互依存为荣——并不意味着拯救某一个物种,而是意味着拯救万物。
第六课:效率至上
阳光支撑起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大自然讲究效率是因为生命能够获得的能量有限。那些最有效率的物种就是活得最长、活得最好的生物。
在大自然中,和谐、平衡和节奏——避免浪费的艺术——随处可见。
比如,可以把“和谐”看成顺其自然,不排斥、不抗拒。一只迁徙的野鸭不会顶着狂风飞,把自己累个半死,而是会收拢翅膀等待好天气。可以把“平衡”理解为均衡的能量吸收和付出。同样是那只野鸭,它在吃饱喝足之后将调动每一个细胞开始下一次消耗体力的飞行。最后是“节奏”,它包括每一天、每一个季节、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周期——在激烈活动和休养生息之间转换的规律。熊为了减少新陈代谢,会在大雪纷飞、食物难寻的寒冷天气里蜷缩在窝里,一直睡到开春。
总归是三样东西:和谐、平衡和节奏。无论是谁,拥有它们定会活出游刃有余的一生。
第七课:浴火重生
灾难和毁灭之后,新生命总是更强壮、更活跃。
数千年来,植物、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在大火中练就了因祸得福的技巧。树木和大地储存的营养随着灰烬进入泥土,沤出异常肥沃的土壤。
自然的准则就是你的准则——毕竟,你是自然的一部分。善良友爱的人可以雪中送炭,比如,有些人会一遍遍地听你讲自己的故事;有些人可以陪你流泪;孩子能够让你在瞬间感受到“在那里”的美好生活;有些人给了你展示仁爱和付出的机会。正如斯坦利·库尼茨所说,心灵就是这样与不可避免地包括“失去的宴会”的生活和解的。
本书作者的妻子简在安大略湖遭遇皮划艇生故。作者开启在大自然中长途跋涉。冠冕堂皇的说法是要把简的骨灰撒在美国西部她最喜欢的五个地方,以告慰她的在天之灵。实事求是的说法是,我本能地知道——就像沃尔特·惠特曼中风之后——我离不开溪流、勿忘我、鹿、熊和美洲狮。它们以各种方式生活,像朋友和家人一样给我安抚,让我倾听内心的呼唤,相信悲伤终究可以在更宏大的生活中化解。现在,我可以看到发生了什么。通过意外之后那些年的旅行,我慢慢放下了狭隘,走出了孤独,回到了这个无限包容的辽阔世界。阳光照进骨髓,麋鹿、狼群、松树、河流在我的血液里奔腾。
第八课:长者的价值
长者的经验与年轻一代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协调是物种强大的保证。这些代代相传的基本常识能保持团队的稳定,有利于整个物种健康持续地发展。
在全世界的每一块大陆上、每一片海洋里,智慧总是从老传到小。狐獴教育它们的子女如何在享用美味的蝎子时避免被蜇伤;黑猩猩首领会和激烈争吵的同伴们坐在一起,安慰失败的一方;狼首领总是带领年轻的队员穿越崎岖的山路,在发现麋鹿的时候,演示如何躲避麋鹿的蹄子,少伤不死地捕获猎物。
和动物一样,人类也可以从身边的长者那里受益匪浅。你可能会想,等等。你的世界和父母或者祖父母一辈年轻时的世界有天壤之别。的确。但是究其根源,很多差异无非是科技的花样。即使是科技也会让人不知所措、精神涣散或者孤僻地生活在黑暗之中。那些有人陪伴和指导的人的人生则完全不同。人性其实是很顽固的,如果没有前辈的指引,我们的结局可能和匹林斯堡国家公园的大象一样:挣扎、迷茫、焦虑和孤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