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对我触动非常大的一天,一个声音不断重复提醒,“要爱惜身体。要爱惜身体。要爱惜身体。”我深刻地意识到,岁月无情,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健康的身体,疾病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一次触及心灵深处的聚会,因为跟对方相差30多岁,相差近乎四代人的阅历与智慧。
跟往常无数次赴约一样,懒癌患者的我要去洗个澡,化个妆,搭配衣物围巾,每个赴约的人都愿意把自己更好的一面呈现给对方。太久不化妆,眼线液早就干枯,笔尖分叉。腮红胭脂被儿子拿去染了手工纸花儿,我握着一把不再喜欢的口红发呆,还有一年也不会用一次的睫毛膏,刷上后感觉给眼睛挂了帘子,实不爽利。时间一分一秒的飞逝,我必须得出门了。
前一天我负责预约餐厅,三人并无疑义,我们选了三里屯的安妮意大利餐厅,可以临到跟儿前,老爷子说,安妮餐厅在二楼,没有电梯。上下楼不方便的他选了世贸天阶的LA PLATEA兰蒂地中海餐厅。只见大门赫然印着复业时间1月26日。趁着两位还没有到,我只好迅速找新的餐厅。
因为忙于找餐厅,我不再关注个人装扮和形象问题。记得一个歌舞团的姐们儿,她是个非常漂亮的东北姑娘,每次约她都想看看她是否依然那么漂亮,是否依然那么嚣张?可是就算台柱子的她,一路高歌晋级的她,依然不自信,直言推脱,“我现在不要见你,胖的没法看。等我减完肥再见你。”
我站在路口等着赴约的朋友们,很快,我的知心大朋友胖儿准时到了,我们一起考虑换到哪里。在这之前打了几个电话,询问对方可不可以预约座位,好不好停车,最关键的一点是有没有电梯。就这样我们从安妮换到LA PLATEA兰蒂地中海餐厅,从LA PLATEA兰蒂地中海餐厅换到萃泰,因为符合上述标准的好像只有萃泰。
等到老爷子到了后,一起开车前往萃泰,胖儿说不如去朝阳悠唐南京大牌档,就这样我们前往悠唐,可是没到2分钟,胖儿说又发现一个好地方,不如去吃紫光园一家回民餐厅,我一看人均78,就有点犯怵,肯定人声鼎沸环境嘈杂,可是胖儿坚持,只好随她。
她是地地道道的吃货,对吃充满热情。还没有行驶3公里,老爷子说,拐个弯就到安妮餐厅了,不如你们架着我,我费点劲儿就去安妮吧。
我说,此刻11:30,这个时候早没位置了,得等座。我们继续往前开,往哪开其实并无定数,我心想怎么老变来变去?果不其然,胖儿再次开口,咱们去老井俄式餐厅吧,老爷子说这家比老莫比伏尔加都好,我头脑发晕,真没辙,感觉还没吃,心累。
我说到底去哪?不去紫光园了吗?
胖说,我们去申德勒吧。
我一听乐了,这不是老公定期请朋友聚会的大本营嘛,上次我爸妈来,带他们去申德勒过洋瘾,我爸是个老文青,难伺候,竟然满意。
这下好了,我说,“就去申德勒吧,我熟悉。”
“好吃吗?”
“一般吧,德餐。”
“那不就是大肘子酸菜和香肠黑啤嘛。”
“是的,没啥意思。”
“那我们还是去老井俄式吧。”
“不许变了,就去申德勒!”
“谁说不能变了?”
“咱真的不能再变了,再换地方,就都没有座了,也不好停车。”我人小主意大,对于发散性思维的人,必须及时果断阻止。就这样我们从安妮换到申德勒,穿过光华路,穿过日坛路,心里越来越暖,这是我十几岁北漂落脚的地方,这是我梦想起飞的地方。它们永远是我怀念的殿堂。
申德勒餐厅的外墙又被装修了,我们停了车,老爷子想用助行器,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坚持没有用。胖儿示意我离开,进去先选座,我秒懂。胖儿的善解人意和周到体贴是我这个年纪的人无法企及的。我走了几步,回头望,胖儿扶着老爷子慢慢地走,老爷子面色很难看。
临出发前,我在思忖装扮的时候,胖儿给另一个微信发了长信息,说天气非常冷,老爷子身体非常不好,老爷子又坚持说没有问题一定要参加。我才意识到,是自己没轻没重太冒失,我怎么能折腾70多岁身体又不好的老爷子出来聚会呢。
我在考虑要不要出去迎接的时候,老爷子和胖儿进了餐厅,他们对环境很满意,每一桌都是文质彬彬修养良好的用餐人,我们开始点菜。胖儿是个非常有福气的人,父母都是非常著名的画家,她吃喝玩乐躺平了一辈子,对于哪道菜都充满食欲,跟她截然相反的我对哪道菜都无所谓没有感觉。在她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点了满满一桌子菜后,又马上不淡定了,俩人非要找服务生要来餐盒,给我拨弄出满满一盒,让我带回去晚上吃。
这是一次多么神圣充满仪式感的聚会,之前一直没有见过老爷子,只知道他非常厉害,是大陆和香港叱咤风云的资深媒体人,就这样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聚会,因为他们俩人的分菜行为,让我从一个自由平等的小文友,秒变成他们的孩子。
“你就是个小孩儿。”胖儿脱口而出,老爷子也极为认同。比他小十几岁的小阿姨都是小朋友,我可不就是个小孩儿嘛,一个30大几的小孩儿。
前几日的一个早上,跟我们家老头儿打电话,老头儿脱口而出,“喝水了吗?”
我笑,“您问这话儿,合适吗?30多的人早晨起来不知道喝水吗?”老头儿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长大了,他还停留在长达数十年嘱咐女儿喝水这件重要的小事上。打我有记忆起,我爸最喜欢在我早上起来第一句话就是,“去喝水。”
出门时,“多喝水。”
外出旅游时,“记得别缺水。”
生病时,“一定多喝水。”
我爸对我的爱,都凝聚成一句“喝水。”好像水是灵丹妙药,能让他的女儿不会生病,好像水是万物之宝,能让他的女儿能所向披靡。以前嫌他啰嗦,现在眼角湿润,爸爸迅速变成老头儿,依然对女儿脱口而出,“记得喝水。”我是那个永远的小孩儿,我永远记得喝水这件事。
大朋友,一位67岁一位75岁,我们组合成了一个179岁的聚会。老爷子因为出生的年代,也因为母亲是个老革命,拥有跌宕起伏精彩绝伦的人生阅历,据说他的乳名是陈赓大将给起的。我们交流婚姻感情,交流重要时事,交流写作创业。
老爷子身体确实非常不好,随身携带血氧仪和各种救命药物,跟我讲了很多严肃深刻的话,只祈求老爷子平平安安的返家,否则责任重大,实在担待不起。
老爷子非常优雅,从帽子到眼镜一身儿奢侈大牌,我开玩笑地说,“一个老人家,一点都不朴素。”
胖儿说,“我一点都没看出哪个是名牌。”我就喜欢胖儿这样朴素自然的人。
老爷子说,“这都是小阿姨给我买的给我打扮的。”
老爷子脸上皱纹不少,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老人斑,我不看那些时光印记,只盯着他发光的眼睛和一尘不染的指甲,像一位少年,依然拥有白皙整洁的手。他用餐非常讲究,吃饭完,我们各个杯盘狼藉,老爷子盘、碗、碟、叉、刀、,摆放整齐,就像没有用过餐一样。
老爷子是见过很多厉害人物的人,他对我这个小孩儿赞赏有加,逢人就推荐我的作品,说我写得好。通过他牵线认识的艺术家口中得知,“说你特别厉害,提到你赞不绝口,跟他共事十余年了,很少见他这样能看得起一个人。他见过的世面,大人物,大咖太多了。一般人很难入他的法眼。”
我说,“他年纪大了,看我就像爷爷看孙女,怎么看都顺眼,看儿子都是又打又骂。”
“我被他骂过好几次,气得都拍了他桌子,后面觉得他讲得都对。”艺术家回复说。
这次聚会感悟深刻,受益匪浅。我之所以喜欢跟老年人一起玩,是因为他们智慧渊博淡泊从容。
看到我们的合影,他说,“气色很差吧?好久不拍照了,真有点惨不忍睹。”
他说,“有药物维持我还是可以外出活动的,只是这次从十一换心脏起搏器躺了十天,接着突患痛风又躺了两周,再下来“阳了”虽不重,却又禁足数日,几个病叠加,身体素质大为下降。”
“我与国家同龄,这70多年的重大事,基本都亲历其中,一直是弄潮儿。人老心不老,身残趣不衰。”这样可爱的老爷子,是我敬重珍惜的前辈、师友。
黄永玉在《比我老的老头》书中写到:“哎!都错过了,年轻人是时常错过老人的。故事一串串,像挂在树梢尖上的冬天凋零的干果,已经痛苦得提不起来……”我从他们身上看到生命的枝叶枯萎前,顽强的蓬勃心和坚韧的少年气。宝贵的时日,快速流逝,给年轻的我敲响警钟,不可消耗,保持健康,珍惜生命,接纳命运,保持专注与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