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二刷《金蔷薇》。在《第一篇短篇小说》这篇文章中,作者讲述了他写作第一篇短篇小说的经历。
作品的素材来自于他曾经听到的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犹太人小伙子,他爱上了一个信仰正教的女孩。那女孩长得真漂亮,眼睛蓝得跟天空一样,两根辫子黄灿灿的,像是在金水里洗过似的。但小伙子却其貌不扬,而且家境贫困,最关键的是,不同的宗教信仰,成了横亘在两人之间最大的障碍。
尽管两人是真心相爱,但他们的爱情,却不被当时的社会所容许。掌权者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小伙子关进了看守所,那姑娘竟伤心得死了。
出狱后的小伙子也失去了精神支柱,于是酗酒成性,变得疯疯癫癫。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听者莫不为之动容。
作者于是呕心沥血,花了很长的时间将它写成了小说。可是,尽管故事很是打动人心,但呈现在笔下的文字,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当他把这部小说送到编辑部时,被编辑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一年之后,作者重新审视,终于顿悟:哪怕是短篇小说,也要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从而表达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
他提笔对文章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并再次请那位编辑审核。不是为了发表,也需要请专家评定好差。结果得到了编辑的肯定“祝贺您!”对于写作者来说,这就是莫大的鼓励。
这篇文章,对每位文学爱好者也具有极好的启发作用。它让我们明白,在写作的时候,应该忘掉一切,好像这是写给自己看的,或世界上最亲近的人看的。
想起了麦家说过,他在写作《人生海海》时,因为过于沉浸其中,有时候甚至哭得不能自已。文字唯有先与自己产生共鸣,才能打动更多的读者。
因为这番顿悟,帕乌斯托夫斯基完全放下了写作达十年之久,因为,他要去生活、去爱、去受伤。唯有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最大限度地让人充实。
写作,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心中有一股情感,如火山岩的激烈奔突,倾泻而出。一切的无病呻吟都是空洞的,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把自己也放在其中,才能体会到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快乐着他们的快乐,悲伤着他们的悲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