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型的概念
- 所谓泛型,就是允许在定义类、接口时通过一个标识表示类中某个属性的类型或者是某个方法的返 回值及参数类型。这个类型参数将在使用时(例如,继承或实现这个接口,用这个类型声明变量、 创建对象时确定(即传入实际的类型参数,也称为类型实参)。
- 从
Java 5
以后,Java引入了“参数化类型(Parameterized type
)”的概念,允许我们在创建集合时再指定集合元素的类型,正如:List<String>
,这表明该List
只能保存字符串类型的对象。 -
Java 5
改写了集合框架中的全部接口和类,为这些接口、类增加了泛型支持,从而可以在声明集合变量、创建集合对象时传入类型实参。
泛型的引入背景
集合容器类在设计阶段/声明阶段不能确定这个容器到底实际存的是什么类型的对象,所以在Java 5之前只能把元素类型设计为Object
,Java 5之后使用泛型来解决。因为这个时候除了元素的类型不确定,其他的部分是确定的,例如关于这个元素如何保存,如何管理等是确定的,因此此时把元素的类型设计成一个参数,这个类型参数叫做泛型。Collection<E>
,List<E>
,ArrayList<E>
这个<E>
就是类型参数,即泛型。
引入泛型的目的
- 解决元素存储的安全性问题,好比商品、药品标签,不会弄错。
- 解决获取数据元素时,需要类型强制转换的问题,好比不用每回拿商品、药品都要辨别。
Java泛型可以保证如果程序在编译时没有发岀警告,运行时就不会产生ClassCastException异常。同时,代码更加简洁、健壮。
泛型类
先看一个只能持有单个对象的类:
class Student {}
// 操作student表
public class Dao {// 表的共性操作,简单的增删改查
// 添加一条记录
public void add(Student s){}
}
如果这时候需要操作teacher
表,同样需要添加一条记录,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重新编写Dao
类,这个类的可复用性就不高,如果有很多表需要进行这样的操作,那么我们就需要为每一张表都单独编写一个新的Dao
类。
在Java 5之前,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Object
:
public class Dao {// 表的共性操作,简单的增删改查
// 添加一条记录
public void add(Object obj){}
}
这样又有了新问题,如果我现在向student
表插入一条Teacher
的信息,这也是可行了,并且不会报错,因为Object
类是所有类的父类。演示一下:
class Student { }
class Teacher { }
public class Dao { // 操作学生表的Dao
List<Object> stuList = new ArrayList<>();
// 向数据源中插入一条信息
public void add(Object obj) {
stuList.add(obj);
}
// 从数据源中取出数据
public Object get(int index) {
return stuList.get(index);
}
// 方便起见,直接在Dao类中写单元测试方法,实际开发中不要这么写
@Test
public void test() {
Dao stuDao = new Dao();
Student stu = new Student();
stuDao.add(stu); // 插入学生信息
Teacher teacher = new Teacher();
stuDao.add(teacher); // 没有报错,同样可以插入
stuDao.add("垃圾数据"); // 同样没有报错,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什么类型的数据都能插入
// 取出数据
Student student = (Student) stuDao.get(0); // 需要强制类型转换
Teacher teacher1 = (Teacher) stuDao.get(1);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从学生表中取出了一个老师,混入了一个???
String str = (String) stuDao.get(2); // 我还从学生表里取出了一个字符串??
System.out.println(student);
System.out.println(teacher1);
System.out.println(str);
}
}
我通过Dao
这个类操作数据源中的student
表,然后分别向其中插入了Student
、Teacher
、String
三种类型的数据,这明显是不符合要求的,student
表中的数据都被污染了,这对数据来说,是不安全的,没有类型限制,我们很难保证永远不会写错,泛型的目的之一就是用来约定集合要存储什么类型的对象,并通过编译器确保条件满足。
与其使用Object
,我们更希望先指定一个类型占位符,稍后再决定具体使用什么类型。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使用类型参数,用尖括号括住,放在类名后面。然后在使用这个类时,再用实际的类型替换此类型参数。
T
、K
、V
都可以表示类型参数,任意字母都可以。类型常用T
表示,是Type
的简写,Key
和Value
常用K
和V
表示。
现在将上面的Dao
修改一下,T
表示类型参数(只能是对象类型,基本数据类型不行):
public class Dao<T> {
List<T> list = new ArrayList<>();
public void add(T t) {
list.add(t);
}
public T get(int index) {
return list.get(index);
}
@Test
public void test1() {
Dao<Student> stuDao = new Dao<>(); //在创建对象时,指定参数类型
Student stu = new Student();
stuDao.add(stu); // 插入学生信息
//Teacher teacher = new Teacher();
//stuDao.add(teacher); // 报错 会主动进行类型校验
//stuDao.add("垃圾数据"); // 报错
Student student = stuDao.get(0); // 无需进行类型转换
}
}
创建Dao
对象时,必须指明T
的类型,就像例子中T
的类型为Student
,然后,只能在Dao
中存储该类型(或其子类,因为多态和泛型不冲突)的对象了。当你调用get(int index)
取值时,直接就是正确的类型。
Java泛型的核心概念:你只需要告诉编译器要使用什么类型,剩下的细节交给它来处理。
在Java 5中,创建Dao
对象时,你必须这么写:
Dao<Student> stuDao = new Dao<Student>();
但是在Java 7及之后的版本,就可以这么写:
Dao<Student> stuDao = new Dao<>(); //类型推断
泛型接口
定义一个泛型接口:
public interface Dao<T> { // 与泛型类相似,在类名后面添加<T>,参数类型
void add(T t);
T get(int index);
}
实现类:
class Student {
}
public class StudentDaoImpl implements Dao<Student> {
List<Student> stuList = new ArrayList<>();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Student student) {
stuList.add(student);
}
@Override
public Student get(int index) {
return stuList.get(index);
}
@Test
public void test() {
StudentDaoImpl studentDao = new StudentDaoImpl();
Student stu = new Student();
studentDao.add(stu);
Student student = studentDao.get(0);
System.out.println(student);
}
}
如果Teacher
有类似的操作,那么Dao
这个接口就可以直接被复用:
public class TeacherDaoImpl implements Dao<Teacher> {
List<Teacher> teacherList = new ArrayList<>();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Teacher teacher) {
teacherList.add(teacher);
}
@Override
public Teacher get(int index) {
return teacherList.get(index);
}
}
泛型方法
类本身可能是泛型的,也可能不是,和它的方法是否是泛型的没有关系,泛型方法是独立于类的。如果方法是static
的,则无法访问该类的泛型类型参数,因此,如果使用了泛型类型参数,则它必须是泛型方法。
要定义泛型方法,请将泛型类型参数放在返回值之前,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GenericMethods {
public <T> void f(T x) { // 泛型方法
System.out.println(x.getClass().getNam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GenericMethods gm = new GenericMethods();
gm.f("");
gm.f(1);
gm.f(1.0);
gm.f(1.0F);
gm.f('c');
gm.f(gm);
}
}
尽管可以同时对类及其方法进行参数化,但这里未将GenericMethods
类参数化。只有方法 f()
具有类型参数,该参数由方法返回类型之前的参数列表指示。
对于泛型类,必须在实例化该类时指定类型参数。使用泛型方法时,通常不需要指定参数类型,因为编译器会找出这些类型。 这称为 类型参数推断。因此,对 f()
的调用看起来像普通的方法调用,并且 f()
看起来像被重载了无数次一样。它甚至能接受GenericMethods
类型的参数。
如果使用基本类型调用 f()
,自动装箱就开始起作用,自动将基本类型包装在它们对应的包装类型中。
下面的这两种都不是泛型方法:
// 这不是泛型方法,泛型方法的返回值前一定要有<T>
public void add(T t);
// 这个也不是泛型方法
public T get(int index);
需要注意的点
-
泛型类可能有多个参数,此时应将多个参数一起放在尖括号内。比如
<E1,E2,E3>
-
泛型类的构造器如下:
public GenericClass(){}
而下面是错误的:
public GenericClass<E>{}
-
实例化后,操作原来泛型位置的结构必须与指定的泛型类型一致。
-
泛型不同的引用不能相互赋值。
尽管在编译时 ArrayList<String>和ArrayList<Integer>是两种类型,但是,在运行时只有一个ArrayList被加载到JVM中。
-
泛型如果不指定,将被擦除,泛型对应的类型均按照
Object
处理,但不等价于Object
。建议:泛型要使用就都用。要不用,就都不要用。
-
如果泛型结构是一个接口或抽象类,则不可创建泛型类的对象。
-
JDK 7.0,泛型的简化操作:
ArrayList<Fruit>first= new ArrayList<>();
(类型推断) -
泛型的指定中不能使用基本数据类型,可以使用包装类替换。
-
在类/接口上声明的泛型,在本类或本接口中即代表某种类型,可以作为非静态属性的类型、非静态方法的参数类型、非静态方法的返回值类型。但在静态方法中不能使用类的泛型。
-
异常类不能是泛型的。
-
如果
Person
类是Student
类的父类,那么List<Person>
和List<Student>
不具备子父类的关系,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但是Person<String>
是Student<String>
的父类 -
不能使用new E[]。但是可以:E[] elements= (E[])new Object[capacity];
参考:ArrayList源码中声明:Object[] elementData,而非泛型参数类型数组。
-
父类有泛型,子类可以选择保留泛型也可以选择指定泛型类型:
- 子类不保留父类的泛型:按需实现
- 没有类型---擦除
- 具体类型
- 子类保留父类的泛型:泛型子类
- 全部保留
- 部分保留
- 结论:子类除了指定或保留父类的泛型,还可以增加自己的泛型
- 子类不保留父类的泛型:按需实现
代码示例:
class Father<T1, T2> {
}
/**
* 定义泛型子类Son
* 情况一:继承泛型父类后不保留父类的泛型
*/
//1.没有指明类型 擦除
class Son1<A, B> extends Father {//等价于class Son1 extends Father<Object,Odject>{}
}
//2.指定具体类型
class Son2<A, B> extends Father<Integer, String> {
}
/**
* 定义泛型子类Son
* 情况二:继承泛型父类后保留泛型类型
*/
//1.全部保留
class Son3<T1, T2, A, B> extends Father<T1, T2> {
}
//2.部分保留
class Son4<T2, A, B> extends Father<Integer,T2>{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