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回香——这不是鲁迅本人的发现,更不是他的创造。茴香,回香,在鲁迅写《孔乙己》之前,就存在于中国乡俗、民间文化之中。鲁迅只不过在《孔乙己》 中仅仅是借用了民俗的“茴香回香”而已。
换句话说,“茴香回香” 这是一个民俗文化常识,是成千上万人的共识,是成百上千年的文化常识,并不是韩军一个人的 生造、强解,并不是韩军强解鲁迅的《孔乙己》 。再换句话说, “茴香回香”也一定是文化大家鲁迅先生的常识,鲁迅一定是知道这个文化常识的。这也就意味着,当韩军用“茴香回香” 来解读《孔乙己》 时,并不是唐突鲁迅先生,甚至鲁迅先生是有意的、故意设置的。
第一,民俗常常穿凿附会,正因为穿凿附会才精彩。民俗,民间文化,口头禅,俗话,俚语,几乎处处“穿凿附会”。穿凿附会,正是民俗精神。无穿凿,不民俗。这种民俗太多了。例如,福字倒贴,附会为——福到了。媳妇嫁妆里放枣栗子,寓意早立子。是不是?鲁迅恰好写一写这种民俗。小说本来就是街巷俚说的民俗说书。民俗的穿凿附会很精彩。
第二, “茴香回香”却不是穿凿附会。八角大料(茴香),真正的、实际的作用正是——回香!煮肉,炒菜,放入茴香,会使得肉菜,回到正味、扶正味道、祛除杂味与邪味,这正是茴香的实际作用、实效。这没有一点穿凿附会。民间正是先因为其有这点的“实效”,才有了给它的“取名”。因实得名,其名其义,名副其实。所以,自自然然,毫无穿凿附会。属于确凿无疑!
第三,“凉薄”与孔乙己“台词” 的一一对应。(台,柜台)
您肯定认同鲁迅设置的“羼水=凉+薄”确实如此, 确有寄寓,这一点,毫无疑问。这是千真万确的“寓意之设” 。
那么,孔乙己向柜台的喊酒菜的台词共两句,前一句“温两碗或一碗酒”,恰好直接对应的是那个“凉” 字( 凉,冰凉无温) ——如果您对这个“对应” 无疑问,那么,剩下那个“薄” 字,就孤零零地没有了“对应” !
而 “薄酒”之“ 薄” 正是“少香、少醇、寡淡无味” 。而孔乙己的后半句却恰好是“要一碟茴香豆” (不是“要一碟盐竹笋” ) ,而 “回香之意” 恰好与“薄” 的“少香、少醇、寡淡无味” 形成对应,构成“因酒薄而回香” 。这不应该是巧合。您如果说这是巧合,那是辱没了鲁迅。应该是鲁迅大师有意为之。
第四,从“ 两次教孩子” 来推想。
如果您认为“羼水=凉+薄” ,是确凿无疑的,是千真万确有寓意的,那么,“掌柜的教孩子羼水” ,就是 “教孩子学坏、糟蹋孩子、毁灭未来”(鲁迅“救救孩子”的反面 ) ,这个寓意,同样确凿无疑是有寓意的。千真万确属于鲁迅有意且有心为之。
由此来推想,后面,鲁迅又“安排” 孔乙己,让孔乙己来 教小伙计写“茴香之茴(回) ” 这个情节,就自然与上面“掌柜教小伙计羼水” 形成“两个教孩子” 情节场面的鲜明对照。前面的“教孩子羼水” 如果有寓意、深意寄托,那么,我们不能不警觉,后面的“教孩子茴香之茴(回) ”,也理当、也相应,应该有寓意、有深意、有寄托。细想,“教孩子茴香之茴(回) ” ,不恰好是“教孩子学好,让世界回香” 之意吗?
同理,“给孩子吃茴香豆” ,不正是“在孩子心田里播种茴香之种子” 吗?多么温暖、温馨,多么深广、博大,令人遥思无尽呵!
第五,《孔乙己》 中,鲁迅“设置”了两种下酒菜,除了茴香豆,还有盐竹笋,价格相同,都是一文钱。一般情况,鲁迅 “安排”孔乙己喊出“要一碟盐竹笋” ,未尝不可。可是鲁迅就“让” 孔乙己喊出的是“要一碟茴香豆” 。同样,孔乙己教孩子写的也是 “茴香” 之“茴” 字,不是其它字,比如不是“咸亨” “天地洪荒”,或者小伙计的姓名之类的字。如果孔乙己教小伙计写这些字,未尝不可。 孔乙己给孩子吃的又是茴香豆,也不是其它食物,吃其它食物如盐竹笋未尝不可。
如果鲁迅先生“安排”孔乙己喊的真是“要一碟盐竹笋” ;如果“安排” 孔乙己教的字不是“茴” 而是其它 ;如果孔乙己给孩子们吃的不是“茴香豆” 而是其它,那么,就无法与那个 “薄”字配对。 鲁迅之所以设计“ 茴香豆” ,大概就是为了“射”那个 “薄”的 “靶子”。如果孔乙己言行都不关涉“茴香豆” ,那么“薄 ”这个 “靶子”,就孤悬了。也就不可能形成“茴香回香——让人间回香”、 “在孩子心田播种茴香豆” 、“孩子吃了茴香豆,长大后让世界回香” 的反复申说、不断呼唤的效果。
历历总总,强调“茴香” ,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于“茴香” 的极其重视,尤其对“茴(回) ” 字的极端重视。鲁迅已经明明白白指出了那个“回” ,“回字四种写法” ,“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
一个“茴(回) ”字和“茴香豆” , 三次使用,并且两次用到孩子身上使用,不能不让读者想到鲁迅先生“救救孩子”的思想 ,进而想到“让孩子长大后使人间世界回香” 、“在孩子心田里播种使将来世界回香的种子” 这种思想。
再加上前面提到的“ 茴香即回香” 的民俗与茴香本身的“ 回香” 实效。就形成了鲁迅先生对“茴香” 的三复斯言,尤有寄寓!
第六,如此寄寓,这不成了 索隐学?其实,鲁迅是现代小说的开山鼻祖——这句话不是空的,正是鲁迅用自己的作品,开创和继承了“ 小说寄寓” 的传统。鲁迅连续写作的前三篇小说依序是《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都是寄寓小说,紧密关联。《药》 人物取名“华老栓” 、“夏瑜” ,这“华” “夏” 寄寓为“华夏民族” 。《药》 情节,“人血馒头” 被吃,寓意“华夏吃人、自相残杀、革命被葬送” 等等。您说,对《药》 这些解读,是不是“穿凿附会” ?是不是“强制解读” ?《孔乙己》 的写作构思逻辑跟《药》 完全相同,写作时间几乎是同时,说不定鲁迅写作《孔乙己》时,就已经在构思《药》。如果您认为《孔乙己》中没有一点“寄寓” ,认为韩军《孔乙己》“羼水之寓意” 、 “茴香之寓意”都是“强制解读” 、“穿凿附会” ,那么,按照您这个逻辑,《药》 中的“华夏之寓意” 、“人血馒头之寓意” ,就统统是“强制解读” 、“过度解读” 、“穿凿附会” 。
孔乙己喊 “ 要一碟茴香豆” ,教小伙计写四种“ 茴” 字,给孩子吃茴香豆,皆有寓意,在我的课里已经说了。
茴香有同名不同物的两种东西,一种指八角大料茴香,这是佐料,《孔乙己》 中的茴香豆,指的是加了此种佐料煮熟的蚕豆。一种是茴香菜,是绿色蔬菜,一般用作饺子馅、包子馅。民间有,回故乡就吃茴香饺子的风俗。
感谢信君提供资料,引据如下:
黄侃:“形声字,必兼其义。”《本草纲目》引苏颂《图经本草》:“蘹香,北人呼为茴香,声相近也。”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蔬类·蘹香》:“蘹香《唐本草始著録(录)》 圃中亦种之,土呼香丝菜。”音上,由“蘹”到“茴”,元音高化。形上,“懐”“回”皆有回转、回旋义。“蘹香”“茴香”同物无疑。“蘹香”“茴香”当取其香气四散、回环往复之义。如好茶之有回甘,茴有回香。“蘹香”“懐(怀)乡”谐音,“香丝”“乡思”谐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