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为什么选择用张三这个名字呢?一是写的时候正好在听《张三的歌》,二是因为张三这个名字对我而言代表的是一个没有脸谱的人物,可能是你、可能是我,也可能是这芸芸众生中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色。
张三自从大学毕业后就再没有静下心来啃过书本,他觉得自己每天都被各种工作和生活上的琐事包围着,想要挪出一点时间来阅读自己想看的书籍也成了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一次无意之中,张三看到了一个时间管理课程的宣传文案,他觉得文案上所说的痛点和自己完全相符,为了能够达到文案所说的高效利用时间的效果,张三果断报名缴费,经过一期的听课学习,张三虽然没有取得文案所宣传的最终效果,但他还是觉得自己在课程中有所收获,因为改正了一些以往工作上的不良习惯,工作效率开始有所提升。
效率提升以后,张三有了一些空余时间,于是他开始着手准备阅读的事儿。首先,关注几个与自己工作和行业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把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合理利用起来;其次,注册几个行业专业性和权威性都比较高的论坛;最后,就是找与自己工作和行业相关的书单,然后把这些书或买或下电子书,全部给收集起来。在这之间,张三还是比较纠结的,因为想看的书太多,文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那些张三曾看到过推荐的畅销书籍无时不刻都在向他召唤,最终他还是选择了与工作相关的实用类书籍,因为他报的某位老师的阅读课告诉他,作为一个踏入职场的成人,应该要按需学习,实用类的书籍才应该是他阅读的主攻方向,因为这事关温饱问题。
张三开始利用上下班搭乘地铁的时间阅读微信公众号文章,看到觉得有用的地方便截图,到家以后再整理到笔记本上,整理完笔记后张三就开始啃专业书籍。如此过了一个月,张三觉得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太零碎了,而且有些号主之间的方法还有矛盾,自己学了也不怎么会用,于是他开始把阅读重心放到专业书籍上,希望借此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但是,啃专业书籍太枯燥了。张三想到:要是有个人能把这些知识都掰碎了,用自己能听懂的方式传授给自己就好了。张三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朋友王二,王二说“都啥年代了,你咋活的还不如古人呢!古人都有个书童伴读,你花钱报个书童不就得了呗。”于是,张三又花钱报了几个阅读课。
张三上了几次课,觉得还不错。主讲人讲的挺好玩的,而且还现身说法,谈自己如何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取得了如今的成就,张三听了,愈发觉得这课值价。张三的同事看到张三每天午休的时候都在插着耳机听课,就告诉他“你这样学来的都是些二、三流的知识,因为真的知识是需要你向他走去,去探索他、发现他,而不是他走来附和你。”张三对同事的话不置可否,因为这样的言论他在网上也看到了很多,有些他觉得还颇有道理,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他放弃学课的理由,那么多人都在学,而且真的有人学出了名堂,自己还干嘛怀疑和犹豫呢?学总比不学好吧,带着这样的信念张三又埋头学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