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名的朋友你好:
公益组织希望我们公司的每个人可以给未见面的小朋友写封信,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这件事我大概在上小学的时候干过,给从未见面的张海迪姐姐写信。当初信的内容我早就忘记,也不曾想到那封信海迪姐姐真会看。
我曾经看到一档专访节目,著名的演员王刚老师小时候还曾给毛主席写过信,想不到的是,毛主席还亲自批复,回了信。如果你对他那个年代有一点了解的话,就知道那是莫大的荣耀。试着想一想,也许在村子里,给某个明星或者村里的干部写封信,他都不见得回信。而那是毛主席,想得到吗?如果是我,我肯定做梦都要笑出来!
话题扯得有点远,这次刘老师让我们把自己认为有用的人生经验跟孩子们分享,我是提了条件的:希望看我信的小朋友年龄至少要16岁以上。为什么有这个要求?因为我觉得这个岁数的孩子再过两年,如果不再继续高等教育的话,就要走入社会,而我的这点经验,还是比较针对初入社会的孩子的。
有句话,虽然不太文雅,但我觉得还是有些道理。它是这样说的:”成功了,屁都是经验;失败了,经验都是屁!“,有没有道理,可能还真是话糙理不糙,有那么一点正确。我不知道对于你这个岁数的孩子来说,衡量成功的标准是什么,但我想,肯定跟我们这个世俗的成人世界有点不一样。所以所谓的成功与否,我们在此不要提,我的经验应该也不会引导你一定会成功,不管这个成功的定义是你自己的,还是社会其他人制定的。我只希望,这点经验能让你自己做事更顺利一点,让别人跟你交往起来,更如意一些。起码,走入社会,最基本的底线,要互不相欠。
首先,我觉得做事要有始有终。每个人都希望事情能够善始善终,就像过的一天,早晨愉快的起床,晚上踏实的睡着,这一天过得好,过的有滋有味,没有烦心的事,没遇灾,没有祸。这个日子可以说是过得善始善终。每天都像一个圆,周而复始,时时更迭,好像没有开始或者结束,我在这里人为的给它一个定义:白天起床称为开始,晚上上床称为结束。我们对一天的基本愿望就是这样的,有开始有结束,在开始和结束之间的这一段,希望都是快乐。
但是我在社会中发现,善始善终是不容易遇到的。很多人做事都是,有开始,没有结束。这个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老师让小张回家把作业做完,小张第二天没做!这不能叫做有始有终。只有老师叫小张写作业的开始,却没有小张完成作业的结束。如果这个理解了,我们再看看,有始有终是不是你也做到了。有人请你帮忙,你答应了,但是有没有去做?做了之后有没有做完?做完了,有没有成功?没有完成的原因告诉他了吗?坦率的讲,刚才的几个问题,我自己有时候都做不到位。但是,我知道问题是出在我身上,跟别人无关。
但是如果不知道这个规矩,做事不能有始有终,还把原因归咎于别人,那就不应该。在社会上做事,只有养成有始有终的习惯,才有可能进一步达到善始善终。
有始有终,还体现在跟别人的交流中。设想一下,如果在平常的生活中,一个人跟你在聊天,你们聊得很愉快,突然他有急事,招呼也不打,就马上转头飞奔而去,这时候,你是不是有点莫名其妙:为什么走得那么急,连个招呼都不打吗?
现实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你一定觉得对方的举动不可思议。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在微信聊天时,你有可能就成了那个你不可思议的人。也许有人跟你在微信上互动,你被一件事打断,去做其他的事,没来得及跟对方打招呼,同时你也觉得没必要什么都得打招呼,于是你就在聊天中途消失了,而对方还在网络的那一头等着,不知所措。我知道,你一定会说:那是因为在网上,现实生活中我肯定不会这样。
我理解你说的理由,但我还是不能接受这个理由。我可以告诉你,凡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有始有终的人,他在网络上也能同样做到。在网络上做不到有始有终,在现实中的反馈表现也差强人意。
如果你把对方当成电商的客服,你就知道一个及时的回应对于客户体验是多么重要。而我们的生活中,就应该把对方当成那一刻最重要的客户来对待。
做事有回应,事后有反馈,我称之为有始有终。
第二,我认为沟通远比我们想得更重要。很多人以为,善于交流和沟通是体现在口才上。口才好当然对于有效沟通是有帮助的,但是,我这里特别提到沟通的重要性,是在于我们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去沟通。我们有没有这个经验:有时候自己跟自己说话。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内心深处有两个小人,他们一个支持你的想法,一个反对你。甚至很多漫画书里,把其中一个描写成善良的,另外一个则被塑造成邪恶的。我的意思是,就算我们自己跟自己说话,有可能还要说两次:一次给支持你的自己,一次说给反对你的自己。
所以,当我们跟其他人沟通的时候,一件事重复说两次可能都不够,因为对方不是你。前两天,我家儿子大哭了一次,为什么?因为他吃了不愿意沟通的苦头。(我在这里强调一下,他是一个口才极好的孩子)杂志社让他写一篇稿子,要求表现新年的愿望。他接到任务就开始写,很快就写完,洋洋得意。可是看到他写的东西后,我们认为,这篇稿件是不合格的。不是因为文笔,而是因为基调有问题。他不服气,认为自己写的没问题,后来他妈妈说:为什么你在写的过程中不愿意跟我沟通,或者你写几段后,就给我念念,征询一下我的意见,而不是自始至终不跟我沟通,等写完后,稿件不合格你才觉得委屈,而且痛哭流涕!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假定以后你工作后,老板给你一项任务,你接到任务,不愿意花时间跟他多沟通几次,而是按照你的理解就着手去做,等完成任务,老板觉得你做错了。那时候,你反而抱怨老板不知道你的艰辛,或者认为他是有意刁难你,那你就会跟我儿子一样,觉得别人处处在为难你,针对你,你在工作中不仅没有成长,反而因为不能正确的理解沟通而扭曲了心态。
那么,怎么算是有效沟通呢?如果基本沟通算是1的话,那我希望你乘以10倍!是的,简单说,有效的沟通就是沟通10次(这是一种强调,并不拘于次数)!放到我家儿子写稿件的事上,可能就是这样的:在写稿件之前,跟我沟通一下,听听我的建议,跟他妈妈沟通一下,听听她的建议。也可能再请我们和他,三个人坐在一起,共同商量一下写作的主旨、技巧和方法。如果这样,写之前就沟通了三次。动笔之后,一篇四千字的稿件,可以简单到每写完一千字,就给我们读一下,这样在写的过程中,又沟通了四次。等写完后,在我们面前,通篇读出来,根据我们的建议,回去修改。修改之后,把修改的部分读一遍,全篇文章做最后的调整,最后勘订交稿。看上去,沟通耗费的精力很大,可是要知道,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沟通,才保证了稿件的最终质量,正是应了那句:“磨刀不误砍柴功”!
以上两个经验的分享,我想它跟一个人成功与否无关,重要的是做个有始有终的,乐于沟通的人,能让你自己的感受更好,在你感受好的同时,别人也得到相同的愉悦。社会生活,我们先是要保障跟社群中的人彼此不欠,接下来才能有机会促进跟社群中的人彼此贡献,进入一个良性的、有序的、正向的社交生活中去。
如果你觉得有用,那就开始实践把,祝你学习顺利,生活愉快!
一个匿名的经验分享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