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者,把木置于火上,以使其销毁;书者,知识文化传递的载体也,在农业时代可等同于知识,原来知识文化的载体有记忆+语言的人肉载体,有各式各样的绳结,有随地取材的龟壳兽骨石头,有铜鼎,有书包括竹简和纸张,再到各种电子载体软盘,光盘,硬盘,未来会有更多更新的载体出现。
电子载体出现之前,图书馆被称为知识的海洋,可见书在之前对于知识的保存传承传播来说是多么重要。现在图书馆跟强大的网络相比也不过是大海之一滴。
从大脑里的知识思想到书,需要纸,笔,最好有印刷术。纸发明于汉初蔡伦;笔是秦朝蒙恬;印刷术起于唐朝的拓片,进步于北宋毕升的活字印刷;
以上可证,能够有大量书籍出现最早也要在北宋,才能有可能。换言之,就是北宋以前书是奢侈品,更不要说秦朝了。秦朝的书大概也就是竹简木簡牛皮绳穿起来,所以才有汗牛充栋,韦编三绝这样的成语出现。
当然焚书还往往与坑儒成对出现,也就是说始皇帝当年要禁止某种思想知识传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把秦始皇当年把记录了知识的竹简木簡销毁,再把人肉知识载体~儒生坑杀,以达到阻止儒家思想传播的目的。
我们现在看儒家思想不但当时没有禁绝,到现在还在焕发它新的生命力,由此可见,始皇帝的目的没有达到。而且后世有句话叫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始皇帝用堵和禁的方式无法阻止思想知识传播,无法遏制人类求知的渴望,即使在封闭的秦朝。始皇帝有点像大禹的父亲,方向错了,结果甚至导致了二世而亡。
如果秦采取大禹治水的思路会如何呢?历史无法重演,光阴不能倒流,我们只能做思想实验。
试想,把所有儒生尽数招揽到咸阳,让他们为秦所用,那历史也许就要重写了。
再想,焚书就不好,不焚书的就好吗?想的头疼,想就好,不想就不好吗?头疼,还是睡觉去吧!
我的第十八天日更。
老高于火车上
2018-3-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