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上班途中,一辆送外卖的摩托车突然斜刺里跑到我的车前。我一脚刹车,险险的没有撞上,吓了一身冷汗,一句国骂冲口而出。本想降下车窗冲他吼一嗓子,转念一想,对方风吹日晒的讨生活,着实不容易,就忍下了这一口恶气。由此想起去年冬天一个周末的清晨,遇到一个带着孩子出来送外卖的人,孩子大约七八岁的模样。大家可以想象在数九寒冬,坐在摩托车上,吹在脸上的风一定是像刀子一样。即使父子两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这仍然是一个让人心酸的画面。如果我是这位父亲,我一定会经常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将来找个体面的工作。
我生长在农村,小时候父母就经常对我说,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出息,到城市里去,不再种地了。后来我果然考上了大学,成了村里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的大学生,一时风光无限。不过那时候我也没什么高远的志向,只想着终于解放了,解放区的天是蓝蓝的天,解放区的人们好喜欢。我听说在大学里,课堂上打瞌睡和看武侠小说是没人管的。当然后来明白上大学只是人生迈出的第一步,生活还在等着给你很多颜色看看,这些都是后话。
在教育孩子方面,不管哪个门派都有同样的一个禁忌,就是不要把自己无法实现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应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去自由成长。这句话真是越想越有道理。回想当年我的父母,他们是不懂这个道理的,他们只是觉得城里人比农民幸福,他们想去城里,但是无能为力,只好寄希望于我。我觉得父母也没做错什么。回到我的小时候,最大的兴趣有两个:一个是玩,不管玩什么,只要是玩就行;还有一个是吃,具体一点就是吃肉。那时候穷,来客人了才有可能买一点肉,过年要买一大块肉(其实也就几斤,但是那时候感觉是相当大的一块),我激动的心情简直按捺不住。如果按照我的兴趣自由发展,简直无法设想今天的我是什么样子。当然没有父母会彻底放任自己的孩子,各门各派的教育机构也不会支持这种做法。那就是说,既要孩子自由成长,又不能缺失父母的干预,这基本上可以达成共识了。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告诉我应该干预到什么程度。
假如我带着孩子在外面散步,路上有个坑,我一定会提醒孩子躲避,绝不会任由孩子掉进坑里。在人生的路上也一样,按照我的经验判断,如果某种行为会带来不好的后果,我一定会让孩子规避。我的意思是,我虽然不会强迫孩子走既定的路线,但是也绝不容许孩子走那些我认为是错误的路线。所以我以为的那个“度”,就是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只要孩子在做正确的事情,那就让他自由的成长吧。
结论已经出来了,但还是忍不住要唠叨一句,自由成长跟放任是完全不同的,自由成长是父母隐身到了不被孩子注意的地方,但是对孩子的关注是无时无刻、无微不至的。说完这句话就可以放心交作业了,不用担心战友批评我通篇谬论,我可以非常自信的说,至少有一句话是正确的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