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觉得给别人讲道理很重要而且非常必要,因为我深信不疑的一点是:我不跟你讲道理就是我的不对,你不讲道理就是你的错。因而讲道理成为我们彼此沟通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否则就在对牛弹琴,彼此都无感,纯粹浪费时间。
然而,工作以后发现光讲道理没有用。比如你和员工谈话,你就一直讲道理,比如,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付出终有回报!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失败是成功之母………也许你能讲出比这更多的道理,可是你口干舌燥地说了那么多道理,结果是什么呢?
不出意料的话,根本起不到你想达到的目的或者说你所期望得到的结果。为什么?是讲的道理不对吗?不是!道理都对,别人也很认可。是讲的方式不对吗?也不是!你可是苦口婆心地、一本正经地说了那么多。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你讲的道理没有打动他,触动他心,让别人开启自我反思。
如何才能打动人心?我告诉你现在中国的西部仍然很穷,很多小孩没钱买书包、买文具,你们要多去捐助山区贫困儿童。你会被触动然后采取行动吗?大概率不会!但是如果你把那个大眼睛的女孩的照片给你看,然后配上一段故事,你一定会被深深地震撼到!
讲故事和讲道理,你喜欢听哪个?所以与其讲道理不如讲故事,因为故事更能打动人心。故事的两大要素:一是形象、二是距离。
故事必须要有具体的细节,故事最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样就具备了故事的两大要素更能说服别人。比如前几天和公司员工讲数据的重要性,我不会讲现在的数据有多么多么重要同时再举一些世界500强前十的公司是多么重视数据的,我讲了一个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一次在与苹果高层开会,因为数据中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导致被质问而我们也没有能够及时解答苹果高层的疑虑,导致会议停止直到调查结果出来后,会议才得以恢复进程。因为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当事人在讲就一下子把距离拉近了,也让听这个故事的人,立即就有代入感,体会到当时的尴尬境地。
通过故事的叙述,拉近了彼此距离,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听的人能够体验到、感受到,然后触动到,最后也才能从中找到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所有的找员工谈话都是需要设计的,你首先要想清楚这次谈话的目的是什么?我要怎么做才能达到目标,触发他的行动,让他能够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做。而设计一个好的故事非常有利于你在故事中把道理讲出来、讲清楚、讲明白。
如果能讲故事,就不要讲道理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