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Macbook已经有6年了,开始是Macbook Air,然后MacBook Pro,笔记本一般不关机,每天都使用。操作系统是一直升级上来的,经历了2个大版本。有些操作系统层次的错误,问题不大,但比较烦人。最近有时间,所以对笔记本做了一次全新安装。
一 准备工作
1.移动硬盘。做备份用,替换下来的也别浪费,放在路由器(极路由4支持)上做下载用。有个小插曲,买来的移动硬盘的默认格式是ntfs,你需要将它格式化成苹果电脑可以识别的格式。磁盘工具的抹掉功能可以做格式化(选择MacOS 扩展(日志式)格式),这里遇到过一个问题,格式化后还是加载不上外置硬盘,尝试使用磁盘工具中的分区,然后再格式化。
2.备份,OS X上的好处,备份很容易,个人数据都再/User/your_name上,把里面的内容做备份就可以
二 安装新系统
这个步骤简单,重新启动后,键盘长按cmd R,进入到操作系统的磁盘工具,抹掉原磁盘的内容,安装新系统即可。这个过程没尿点,很顺畅,按照提示走就可以,这个要赞一个。
三 安装软件
有了6年OS X的高频使用经验,对安装软件,1.尽量从AppStore中下载,2.默认的安全设置别打开,对完全信任的软件,但没进入AppStore的才可以手动从“安全性与隐私”中打开。3.要求高级权限或者sudo的,一定要小心。下面是推荐大家安装的软件。
1.效率工具
OmniFocus 著名的GTD工具
Eggscellent 这个是可以与OmniFocus集成的番茄工具
ShadowsocksX-NG 翻过爱国墙的工具,这个你需要有外面的服务器支持,我自己 bandwagonhost与Linode各准备一台
Flycut 拷贝粘贴工具,好处是可以记下之前拷贝的内容,ctrl+alt+c可以随时呼出之前的内容
jietu 截图工具
中文输入法,不推荐用搜狗输入法,就用系统默认带的,非常的好用。可能刚开始要适应一下,但很快就会觉得,默认的输入法和系统匹配的很好,切换很快。搜狗输入法切换很不流畅
有道词典 不多说,有时不懂的词查一下,没特别理由。
Evernote 印象笔记,随时记录与收藏的工具,用了好多年,而且是付费用户。有个尿点是,刚安装的软件同步只能同步一部分,没有办法将内容完全从云上同步到桌面,他们的技术支持给了一个解决方案是 option+Shift+点击同步按钮,这是强制同步的意思,问题解决。
xmind, xmind Zen 思维导图,xmind Zen比较好用
迅雷 下载工具,不推荐Folx,下载太慢了,和国产迅雷完全不能比
Kindle 亚马逊电子书,不多说
Anki 记忆工具,按照遗忘曲线安排复习计划
Chrome 最好用的浏览器了,我自己用的插件都是基于chrome的,效率很高
按键精灵 有时候重复性的操作,就用这个自动工具解决
ZeroNet 零网,去中心化网站的客户端。不需要服务器,搭建自己的网站或社交网络。
视频app:优酷,爱奇艺,腾讯,芒果
2.工作工具,开发,设计
iTerm2 替换默认的终端
Sequel Pro 数据库图形化客户端
Souce Tree Git 图形化客户端
homebrew OSX 包管理器
VSCode 已经替换掉所有其他的编辑器,只保留了vi
MacVim VIMmac 版本
Docker 软件运行container,可以下载已经默认配置好的运行环境
微信Web开发工具
3.设置与小技巧
快捷键
由于快捷键的冲突,需要对快捷键做一些小变更。
聚焦搜索 cmd+space 变更为 cmd+i (因为这个快捷键和编辑器的代码帮助冲突)
输入法 ctrl+space 变更为 cmd+space (输入法切换最常用,应该放在最舒服的位置)
经过这样的配置,VSCode 中的ctrl+space 的代码提示就可以用了。
VSCode插件
Go插件 所有的项目后台,已经全部转为Go,Go是互联网最好的语言
Vim插件 已经习惯了vim,这个插件相当好用。有个尿点,长按移动键不工作,需要在终端执行 defaults write com.microsoft.VSCode ApplePressAndHoldEnabled -bool false 并且在系统设置中,将键盘的“按键重复”的速度提快。
EsLint插件 前端项目必装。检查代码错误,并自动修正。尿点:如果要保存代码时,自动修复错误,在配置中加入 "eslint.autoFixOnSave": true
去掉minimap 我觉得这个功能很鸡肋 "editor.minimap.enabled": false
小技巧
mac下显示隐含文件的快捷键,可随时切换
cmd+shift+.
4.总结
安装与配置整个电脑,花费1天时间,但这个1天时间花的值,解决了之前的所有莫名其妙的问题。
磁盘空间,响应速度等等,都有了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
5.联系我
最后,如果对此文有什么建议与反馈,可以微博 @互联网老猿 联系到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