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欧·亨利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年轻人身患重病,终日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发呆, 树叶被秋风吹落,只剩零星挂在枝头。
年轻人望着即将光秃秃的枝干,身心状况越来越差,常常念叨:“等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我也得去了。”
有位老画家听闻此事,带着画笔在墙上的枝头画上了一片叶脉青翠的叶子。
自那以后,叶子一直“挂在枝头”,年轻人因为看到了生机,身体也恢复的越来越好。
其实真正影响我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面对这件事时自己的情绪状态。
我们的情绪可控吗?
知名作家李筱懿老师曾说:情绪就像是地雷,无论谁硬塞过来,只要自己不接受,那么这个地雷引爆的时候一定不在自己手里。
之前看到过一则故事:
一日,孔子的学生正在门前扫落叶,突然来了一个人,问他是不是孔子的弟子?
孔子的学生点头称是。那人又说:“既然你是孔子的学生,应该也很博学。我且问你一个问题,一年有几个季节。”
孔子的学生脱口而出:“当然是四季。”
那人却摇头说:“不,一年只有三季。”
结果,两个人为此争论不休,这时孔子走过来,肯定的答到:“先生您说得对,一年有三季。”
于是,那人便满意地扬长而去,学生不解。
孔子笑着说:“你没看到那个人通体的绿色吗?他是蚱蜢变的人。蚱蜢春天生,秋天死,根本没经历过四季。你和他争辩四季的问题,不是浪费时间吗?”
是啊,这种争辩是对自我的消耗,不仅是精神,更是对身体的消耗,我们虽然无法左右他人的想法,但是否要争辩下去却取决于自己,既然不会有任何结果,何苦消耗自己呢?
打破情绪内耗的锦囊妙计
《霸王别姬》里,有句台词:人呐,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做情绪的主人,也是成全自己最好的活法。那么该如何打破情绪的内耗呢?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1、“行动”可以治愈一切情绪内耗
看到过一个职业女性,因为生孩子,辞掉了工作5年的咨询工作,孩子两周岁时,想要重返职场。
光准备简历足足用了2个月的时间,她老公问她:怎么还没投简历?
她回答道:我不敢,毕竟已经2年没有工作了,都不知道能否比得过现在的年轻人,与社会脱节了两年,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跟上现在的工作节奏。
她的老公说:你这是给自己预设困难,不走出去,怎么知道行不行呢?
犹豫了一周以后,她开始投递简历,没有想到,投递的第一家公司就录用了她。
那是一家母婴产品公司,公司认为5年的咨询工作和2年的带娃经验正是公司所需。
你看,只要迈出去一步,就会发现其实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
如果一直在犹豫、纠结、内耗,只会让自己更加焦虑。只有迈出去了第一步,直接行动起来,才能够知道自己哪里没有准备好,哪里需要改进,从而打败心中那份焦虑,让自己远离内耗。
2、别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一位画家自认画出了很完美的作品,于是把画摆在了路中央,供人欣赏,并在旁边放了一支笔,还写了一则说明:要是你认为这幅画里面有画的不好的地方,请直接在画上面标记号。
画家本以为这幅画无可挑剔,可是没想到晚上取回画的时候,画作被涂满了记号,被贬的一无是处。
画家非常难受,无法接受,于是第二天,他画了一模一样的画,将其摆到了离得很远的另一个繁华街道上。
同样是留下一支笔和一纸说明:如果你认为这幅画哪里画得好,请留下标记。结果是,之前被指责过的那些地方,竟然都换成了赞美的标记。
画家充满感慨地说:“千万别活在别人的眼里,你永远不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因为有些人看来是丑的东西,在另外一些人的眼里,恰恰是好的。”
每个人的生长经历、欣赏水平不同,所带来的结果自然不同。
做人也是如此,我们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毫无规则的讨好,只能消耗自己,让自己越来越累。
就如同莫言先生说:“刻意去讨人喜欢,折损的,只能是自我的尊严。纡尊降贵换来的,只会是对方愈发地居高临下和颐指气使。”
3、学会自我接纳
有这样一个少年,他认为自己身上都是缺点,最大的缺点是胆小。为此他很自卑,觉得前途无望,有一天,他终于鼓足勇气去看心理医生。
医生听了他结结巴巴的诉说,十分喜悦地握住他的手:这怎么叫缺点呢?你不过是非常谨慎,而谨慎的人很少出乱子,这明明是优点。
少年不解,难道勇敢反而是缺点了?
医生摇摇头:谨慎和勇敢都是优点,只不过人们更重视勇敢罢了,就好像黄金和白银,人们更注重黄金。
少年依然眉头不展,医生又说到:所谓缺点,不过是营养不足的优点。如果你是为战士,胆小显然是缺点;如果你是司机,胆小肯定就是优点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曾说:“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人无完人,不要过于苛责自己,换个角度,缺点也会变成了优点,要学会自我接纳,不仅仅是接纳自己的优点,更要接纳自己的不足,只有自我接纳,才有不断的完善。
写在最后
有人曾说:“情绪就像一把火,一旦点燃,就容易烧着自己”。
愤怒焦虑时,先让自己停下来。没有谁的人生不烦恼,不要让坏情绪占据主导。
要把情绪的开关永远握在自己手里,让光亮照进来,才能一扫眼前的阴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