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第八世纪70年代,周幽王被杀,首都从镐京东迁洛阳,历史追称镐京时代为“西周”,迁都后为“东周”。
东周国王的尊严和中央政府的权威迅速衰退,封国迅速脱离中央掌控,各行其事,中国进入春秋时代,也就是中国式“城邦时代”。
东周只有鲁国史流传了下来,鲁国史称为春秋,所以将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共计242年成为“春秋时代”。
大家一定听说过“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这就是西周的最后一个国王周幽王,为了博取王后一笑,所做的蠢事,最后落得被杀的下场,周平王迁到洛阳以后地盘非常小,只剩下洛阳周围不过2万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国王的财源和兵源大大减少,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威风和尊严,各个封国也产生了离心离德的野心。
大量的封国中,实力强的产生了扩张领土的野心,第一个是位于河南新郑的郑国吞并了位于河南漯河的胡国,但是作为周王朝的中央政府却毫无反应,此时国王的权力已名存实亡,各个封国也只有凭借自身的力量才能生存。
此时不但国王失去了权力,各个封国内部也常常发生政变,公元前712年,连当时作为礼仪之邦的鲁也发生了政变。
公元前710年,宋国国防军总司令孔父嘉因妻子过于漂亮而引来杀生之祸,并使国家覆亡,我们应该吸取这种由于漂亮的女子在历史上引起政权转移王朝瓦解给我们的教训。
当周王朝势力萎缩中央政府丧失统治力之际,长江中游的楚部落强大起来,楚部落跟周王朝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公元前704年芈熊宣布建立楚王国,定都丹阳。但由于共同使用汉字的原因,两个民族最终融化为了一个民族。
进入公元前7世纪,封国间的战争级别升高,要不被吞并,要不成为战胜国的尾巴国,强大的封国不断吃下弱小的封国。
周王朝所属的封国非常多,仅在末期,有记载的就有一百七十余国,强大的封国大批吞并无力自卫的一些相邻的小封国,从前的封国只不过仅有一个城市或一个村落,进入本世纪,疆域膨胀所拥有的城市和村落见多,各封国才有首府的建立,逐步向独立王国迈进。
这些封国并不希望建立自己的王朝,也不希望统一中国,只是希望建立霸权,成为一个霸主,其他封国以他的马首是瞻就心满意足了,在这种情况下,霸主代替周王朝国王和中央政府的地位,封国本应朝见国王的,现在改为朝见霸主。
春秋时代先后兴起五个霸权,史称“春秋五霸”,即齐国,晋国,秦国,楚王国,吴王国,每个霸权都显赫一时,但没有一个霸权能伸展到全中国。
五霸的第一霸齐国,国君齐桓公任用管仲为宰相,管仲逝世时警告齐桓公,他的三位亲信竖刁、易牙和卫开方绝不可使他们掌握政治权力,但齐桓公并没有听他的,最后死在了他们的手里。齐国称霸大约40年至公元前七世纪50年代。
齐国霸权没落后,晋国霸权兴起,晋国称霸约160年至公元前六世纪10年代。
秦国称霸大约30年至公元前621年。
楚王国称霸大约110年至公元前六世纪90年代。
吴王国称霸约30年至公元前五世纪10年代。
春秋时代对中国历史发生最大的影响不是五霸,而是位于山东泰山脚下的小国鲁国,鲁国国王是首创周王朝一切文物制度的姬旦的儿子姬伯禽,所以收藏的图书文献特别多,他的首府曲阜成为当时全世界唯一的文化巨城,在这里诞生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