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体诗简诗集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苏轼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苏轼

作者: 元大都 | 来源:发表于2019-07-10 21:47 被阅读12次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苏轼

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上片,运用象征、寄寓手法,写了少妇见物动心的“愁”情。“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与“新妆本绝世,妙舞亦如仙”(南朝梁王训《应令咏舞》)有异曲同工之妙。苏轼本意是写少妇的外表美,可苏轼还是要将象征萧瑟的“梧桐”,与象征美女的“新妆”,放在一起映衬着写,且树与人共鸣,为的是突出少妇感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而“愁”思满怀。同样,“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又进深一层从“梧桐”照秋,写到“井花”愁秋。从“井花”愁秋又写到少妇“对羞”。花与人对话,还是为了突出少妇伤感秋色衰败,春心消融,“愁”思绵绵。

  下片,直写闺阁少妇夜思郎君的自嘲心态。“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首先从“影孤”进到“孤影”,从“夜永”进到“永夜”,反映了少妇夜思的漫长过程。一个“怜”字,传神地贯穿始终,有“徘徊处渐移深窈,何人正弄,孤影编趾西窗悄”(宋代周邦彦《倒犯·新月》)的徘徨不安的情态。“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进一步衬托少妇秋夜思念郎君的深沉心态。“楼”与“秋”互不兼容,楼已横秋,人何须眺望,一语双关,秋色值不得眺望,郎君也不能如此。

  全词运用象征、双关的手法,在苏轼笔下,爱情所具有的神秘而微妙的内蕴,少女羞涩而多愁的心态,被反复描绘。从极为普通且能反映秋色衰临的景物“桐”、“井”、“花”、“楼”,寄寓了少妇“永夜”孤影的梦幻感、寂寞感和愁苦感。

相关文章

  •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苏轼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苏轼 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楼上不...

  • 菩萨蛮 回文夏闺怨 苏轼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这是纳兰性德所写的回文词。汉语在表达上有其独有的特点,一些精心的语句组合,通过...

  • 今日份练字打卡—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是《回文四时闺怨》之一。这四首词均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

  • 藕丝长 嘲情郎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宋代 苏轼 隶书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

  • 柳庭风静

    读经典,写经典。 裴洪顺书 草书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宋 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

  • 美文诗词《菩萨蛮 回文。夏闺怨》

    《菩萨蛮 回文。夏闺怨》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

  •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宋 · 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 菩萨蛮.回文

    今天是我们班参与彩虹花晨读第28次课程。今日课程的主题是《菩萨蛮·回文》 菩萨蛮.回文 [宋]苏轼 峤南江浅红梅小...

  • 菩萨蛮.回文(宋、苏轼)

    《中国诗歌集》CJA 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邮...

  • 【云山随诵之56】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苏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nk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