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后,周末就很少有心思出去玩了。一周的工作并不很多,每天按部就班的九点上班,六点下班余下了很多空闲的时间。
但是周末却还是不想出门看看这个陌生的城市。
身体倒不累,是心累了。
1.
还记得以前在南京读书的时候,隔三差五就喜欢去发现一点小众、冷门的地方,比如四方艺术馆,比如中山码头,那些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让南京变得很不一样。
除此以外,喜欢南京司机的“土味”口音,喜欢一个人出去玩的时候,混在人堆里面,听他们聊天逗趣,不亦乐乎。
刚到广州的时候也是这样,被他们的口音吸引,在公共场合努力听他们的方言,一个人不动声色地坐在那里,心里却一直在偷偷地笑。
心若是没有了栖息的地方,到哪儿都是流浪。
过了那份新奇劲儿,开始平淡的生活着,每一天没有任何波澜。枯燥的生活像一块磨刀石,把我这根粗壮、充满活力的铁杵,慢慢磨成了一根无力挣扎的绣花针。
2.
再往前追溯,幼年时的自己,学着电视剧上的样子,采集后院里的野花野草,一股脑的塞进塑料瓶里,倒上一壶滚开的热水,把塑料瓶瓶口都烫的变了形。即便如此,也要故作优雅地对着滚烫的瓶口小酌一下…
喝完第一口的感觉是:啊,好苦!但是并没有立即扔掉,为了纪念自己的第一杯“花茶”,让生活有仪式感一点,那天下午都在这瓶“花茶”的折磨中。
3.
爸爸爱看报纸,所以在他的影响下,我也会每天把报纸拿来翻一番。当然,只关注一些市井八卦,然后叫上妈妈一起来讨论一番。
每次走马观花地看完报纸,总是还有些不过瘾。后来家里又订了一些科学方面的报纸,记得有一次在报纸上看到某天夜晚会有什么某颗星和月亮深情对望的天文奇观。当时读小学的我当然不会懂这些是什么意思,不过第二天全班同学都知道了这件事…
全班同学都在期待着这一天,后来,那天晚上我们没有一个人在天上发现了些什么异常。
我为此难过了好久,倒不是因为没看到而遗憾,而是我在小伙伴面前的诚信度下降了。
4.
小学大概是我美好记忆最多的阶段了。
现在所能想起来过去发生的趣事,几乎都在小学。
小学的时候,我家一直是离学校最近的,所以每天早上,都会有好几个同学来我家开始抄作业,其中也不乏好同学。然后几个人再一起去上学。对此,我爸妈非常反感,但是又不好意思赶他们…放学后也是同样的场景。
为此我妈对我带同学回家都有阴影了,经常叮嘱我:早点回来,不要在别人家吃饭,也不要带别人回家。
其实偶尔回忆一下过去挺不错的,孩子们都是哲学家,他们每时每刻都“活在当下”,成年人一部分时间活在当下,一部分时间活在经验里,剩下的时间活在过去。
为什么?
因为前进必定会有阻力,后退却容易很多。
应该醒醒了,不前进怎么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