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出来的坚持都坚持的不持久,而且反弹特别凶。
还记得那个学琴考到满级,满级过了那天哭着扔掉琴说,这辈子再也不想摸琴了,如果你是家长,你会有什么感受?
你会觉得很愤怒,一切努力和付出都毁于一旦,也会觉得很无助,会想自己这么做是不是错了,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圆满。
现在抑郁的孩子,心理出问题的孩子特别多,其实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逼迫的太多了,总觉得暴力手段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可最终都有反作用力。
孩子作为一个正常的平等的人,不可能像机器人一样对另一个人言听计从,他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坚持,如果你的孩子真的对你言听计从,那你更应该担心了,他以后怎么办呀?你不可能替他做人生中的所有决定,也不可能活的和他一样长,更无法每一个决定都做对。
对父母言听计从的孩子,要么特别通透,要么特别没用。
所以,我们父母能做的,就是找到孩子的兴趣点,然后以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式鼓励他坚持,同时在必要的时候给他提供帮助,在他想要放弃的时候用爱支撑,我们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孩子有自己的人生,强求是强求不来的,你能强求他一时,不能强求他一世,一旦他某一天获得自由,就会一顿恶补,就像高中被逼考大学,终于考上了却终日逃课整夜上网一样,他会找补的。
然而,很多父母连帮助孩子找到兴趣点,以合适的方式鼓励孩子坚持都做不到。
比如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情绪不对付,一会儿觉得孩子字写歪了,一会儿觉得孩子不够认真,各种批评指责甚至打骂,自己的怒火倒是发泄了,却给孩子制造了一个负面环境,让孩子把写作业这件事和不好受的情绪联系在一起,让他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从此对这件事产生了害怕和抗拒,学习自然更不好了。
有人会说,我小时候不好好学习被父母打了一顿,从此认真学习走上了学霸的道路,要不是父母逼我,现在我还在厂里打螺丝。
我想说,如果教育孩子这么轻而易举,那个个都是学霸,个个孩子都能走上人生巅峰。
你这个例子,只说了挨打这一件事,没有讲其它的细节,可能你挨打完以后,父母又耐心给你讲道理,你听进去了,从此发疯努力;或者刚好挨打完以后,换了个厉害的老师,你碰巧又好喜欢这个老师,于是上课听得更认真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等等。
总之,你的成功,是多因素叠加所致,不单单是那一顿打,而那顿打可能是所有因素中最不重要的,却是记忆最深刻的,所以被你挑出来说。
给孩子一个温馨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总是逼迫孩子坚持,就无法激发孩子的自主性,即最重要的自驱力,也让孩子在压力很大的环境下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这并不是好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