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读书这件事,真正意义上要从大学算起。那个时候,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充裕,有时去教室温习功课,有时就去图书馆看书,选的大都是文学类。记得有一次去新校区,看到一个书摊,或许出于便宜的缘故,便挑了一本厚厚的《三重门》。买回来以后,似乎只看了开篇的几页,就再也没有读了。而后,自己又陆陆续续在网上买了不少,有《史记》、《红楼梦》等,毕业后,不像课本那样被扔了,而将它们仔细装箱打包带回家了。至今,都保存完好。
******
班主任徐老师对我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她,齐耳短发,温柔可亲。每次去学院做实验时,总能在她的办公桌上看到新书。我从小就胆小,因此不敢张口跟她借。有时就悄悄记下书名,回头自己在网上买回来看。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毕淑敏的那本《非洲三万里》,毕业后进入工作,还把它从头至尾地朗读了一遍。在她言传身教的影响下,读书的兴趣从萌芽状态慢慢破土而出,到现在已经长成茂盛的树木了。
******
毕业后,来到绵阳工作。为期7天的培训里,商学院李吉兴老师的分享再次激发了我的读书兴趣。他,体态微胖,头发花白,精神饱满,分享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随后我就把他提到的书全部买了回来,有《道德经》、《弘一法师集》、《儒家十三经》,还有钱茂森博士注解的《大学》《了凡四训》等。工作之余,便与这些书为伴。六年过去了,这些书依然在我身边。
******
如今,读书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深深爱上了它,生死相依。一有空,就打开书来读。只要有书读,就不觉得虚度光阴、浪费时间了。
******
写作从哪说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