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大学时的胡老师来微信,问一学生是否是我的同学。两个胡老师长得都挺好的,五官都很精致,有些不同,但都是江南水乡的风范,一个高一些的,一个稍矮一些的。稍矮些的是普陀沈家门的,教我们系同一届另一个班级的,在异地他乡,能收获一枚老乡是极不容易的,尤其还是老乡老师。我们的班主任是胡老师,是高一些的,这个胡老师和教另一班的胡老师的老公应该是校友吧,他们走得很近。我也因为此原因,和他们四个人都走得近了。
忆起来,那时偶尔会聚餐,在老师家,也是在学校里的家。老师的老公所教的经管系的学生也会参与进来,那时有个别是浙江的老乡,然后也就更熟络起来。那时,浙江有同乡会,所有的浙江的学生都归在一起了,而我一个人,是归入宁波组的。后来还有一个岱山的、复读了一年,也考了所谓的我所在的学校。那时,还有各种协会,印象最深的是书画协会,书协里还有职务,也很受书协的会长照顾,那个会长长得类似董宇辉的,也一直和我说,你们家里也有个书法的大家,他说的是虞世南。
协会里,会员也经常一起参加活动,有专业的,也有纯粹活动的,印象最深的是爬山爬庐山,搞野炊活动。那时习惯留影,数码相机也行使它的职责,勤勉地记录着影像。在妈妈家,偶尔翻阅起,时光的闸也会倒腾出来,时光也一并流泻开来。回忆的像册都留在妈妈家了,自己家一本都没有。
那时的岁月青涩纯真,自己的脸也是同样的,但不妨碍满脸的圆滚滚。想当时,有多少不喜欢自己圆乎乎的脸了,偶尔学习累了,摸摸脸,会小一圈,也是开心的,想想现在是多么奢望胖乎乎的圆脸呢。想想,当时还纳闷脸蛋为啥会有褶子和凹陷。
感谢胡老师,也能让回忆变得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