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皇城故事》—樊溪春晓

《皇城故事》—樊溪春晓

作者: 笈貊 | 来源:发表于2018-08-21 14:26 被阅读7次

樊溪两岸的“榆钱钱”(榆树的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跟别处的不一样。别处的榆钱钱一簇四五个、七八个不等,而樊溪的榆钱钱,每簇只有五朵,每朵五片,不多不少,而且每片都圆似鱼鳞,顶端还有一点红,色似翡翠,光艳欲滴,可爱极了。
  据说樊溪两岸原没有榆树,后来是樊溪游鱼衔来榆钱在此落地生根,才有了榆树。每到春暖花开,榆花开放,榆钱钱一串串、一簇簇既芬香扑鼻,又能让人摘来蒸吃煎食。大姑娘小媳妇,半大小伙攀树采摘,热闹非凡,馋涎欲滴,争相吃食。因此留下了不少的动人佳话。
  传说有一年,冬无雪,春无雨,樊溪干成了一条线,两岸山上一抹黄,穷人们争着四处去逃荒。
  有一天,几个饿得皮包骨头的老汉老婆相约着来溪边找野菜,突然发现一线之流的樊溪中游来一条条小鱼,鱼嘴里都衔着一片东西。一个老婆婆伸手去抓,鱼儿一甩甩脱了。老婆婆手里却落下了一片绿盈盈的园片片。老婆婆看看像鱼鳞,闻闻有清香。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填到嘴里。谁知细细一品,香喷喷,甜滋滋,一股清香直入饥肠。她忙再伸手去抓鱼儿,谁知这鱼儿就跟懂人性一样,游到她跟前,就吐下园片片,摆摆身子往下游。不大一会儿,老婆婆就吃饱了。忙招呼老婆老汉们也吃这园片儿。
  后来,村里人都知道了,都来溪边捞吃这园片片儿。那鱼儿呢,月把几十天,也天天从不间断。
  老婆婆老汉汉害怕以后灾荒,就把这吃不完的园片片埋在溪边,没想,很快就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棵棵大树。每到春暖花开,园片片就一团团、一簇簇挂满枝头,满河满沟,一片清香,让人们采也采不完,吃也吃不尽。人们感激鱼儿相救之恩,就把这园片片叫做“鱼钱”。把这树叫做鱼树。
  再后来,人们每逢“鱼钱”一开,就摘下来送人串亲,拿到城里去卖,也让人们尝尝新鲜。久而久之,也就吃不完,花不尽,有了余钱,所以“鱼钱”就成了“余钱”。
城里人、四乡人知道了这鱼钱的来历,也四处栽种,不过,任你怎样浇水、除虫、剪枝、修整,结出的“鱼钱”怎么也比不上樊溪两岸的好吃、好看。气得城里人说它是“榆钱”,意思是说它就象它树身上的圪瘩一样不开窍。
  所以,每逢阳春三月四月,城里、乡里人都来樊溪观鱼尝鲜。一时间,本来就山青水秀、春意昂然的樊溪更变得水灵灵、秀艳艳。
  从此,樊溪春晓也就闻名遐迩,成了一大景观。
  现在的皇城村正处樊溪中腰,樊溪穿村而过。“鱼钱”开花至今,皇城村也家家富裕,户户有“余钱”。

相关文章

  • 《皇城故事》—樊溪春晓

    樊溪两岸的“榆钱钱”(榆树的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跟别处的不一样。别处的榆钱钱一簇四五个、七八个不等,而樊溪的榆钱...

  • 春晓故事

    太阳一整个冬天都忘了上班。一天早上,太阳正睡得又香又甜,忽然,一阵清脆的鸟叫声吵醒了它,接着又有许多鸟叫了起来...

  • 《皇城故事》—皇城相府的由来

    在山西泽州一带,没有人不知道陈廷敬陈阁老为老娘修皇城的故事,没有人不拿陈阁老孝敬老娘的事迹当样板。可是,这事到底是...

  • 汉桥话画:宋代惠崇《溪山春晓图》秀美雅致的江南小景

    画家邱汉带你走进百幅传世名画背后的故事 《溪山春晓图》,宋代,惠崇,绢本设色,纵24.5厘米,横185.5厘米,现...

  • 月华皎皎 春晓春晓 我有幼鸟 乖巧乖巧 溪有小桥 弯腰弯腰 定睛一瞧 不妙不妙 佳人遥遥 笙箫笙箫 梨花悄悄 心绞心绞

  • 请闭上眼睛聆听

    请友先聆听一溪云琴舍老师弹奏的古琴【春晓吟】 文/摄图‖琴心剑胆teniuqi 琤瑽的琴弦中 春晓苏醒 闭目 听见...

  • 春晓曲~溪堂墨染

    香藏东望今宵感。半吐娇黄点点。小阁深处叹流年,月色冷溪堂墨染。 ...

  • 希望小溪

    晓希,你好。我是晓溪。都是“春晓”的“晓”,你是“希望”的“希”,我是“小溪”的“溪”。 我知道你是晓希,可能你不...

  • 《皇城故事》—石壁飞鱼

    皇城旧有八景,其中之一就是“石壁飞鱼”。据记载,在陈廷敬相府之中有一园林,名曰“止园”。该园中有一湖,名叫“止园湖...

  • 我的祖国——皇城镇牧童之家第47期故事会纪实

    在祖国70华诞之际,皇城镇“牧童之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祖国母亲献礼——故事会。皇城镇“牧童之家”第四十七期故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皇城故事》—樊溪春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tj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