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医疗。
供应链:核心是增规模-增利润,路径是通过买个全国龙头、攒十几家院内供应链来做大量来集采,以及贴牌(主抓20-30个品种)。
客源:轻资产做重生意,核心是获取有门槛的医疗2C客源,靠供应链变现(找不好变现的,去给他们嫁接供应链变现能力,即赋能)。
核心能力:比如护工(医患桥梁,是康复和院外的撬动点)。
几个行业判断:工业压力大,所以不缺合作动力(就算没有4+7,厂家也很难做泛品牌的平台化,平台资源对他们还是有吸引力的,可以抢个背书过来);批发不掌握头部资源,也没太大价值,不控;数据类泛健康还不贵,但不是刚需、缺乏医疗资源;康复、院外还是很缺的。
任何生意,其实都是在这盘棋怎么组合啦(资源+利益分成机制的排列组合),赛道选对了,会有足够的天花板,而组合组好了(玩着玩着成了品牌、专利或是行业标准,就有足够定价权了),才能有好的盈利。
资本合作说到底,还是卡位,卡资源和眼界的关键节点(资源是企业、眼界可以是基金)。关键节点上自己做不了又怕别人做了的要塞地带,是一定要布的,以一撬十。但需要注意的还是利益分配问题,如果有同类业务,就会存在竞争和利益不均,这样就难一心向前,合作和估值就打折扣了。
全做不现实,知道何时聚焦、何时借力,才是长久之策。
哦对了,行业集中度太高的寡头领域,就别玩了,没啥变革的行业,大象旁边哪有蚂蚁生存的空间。要么抱大腿,要么赚点小钱就洗洗睡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