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台湾交通大学教授的曾仕强,在一次讲座中,说起了孩子犯错要不要体罚的问题。
他先是用一句话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打不打不是问题,怎么打才是问题。”望着众人疑惑不解的神情,他以自家孩子为例,给出了一个关于打孩子的“标准流程”:当孩子第一次犯错时,父母是没有理由打他。而是应该告诉孩子他错在哪里,说完后,再让孩子重复一遍加深印象。同时,我们要告诉孩子:“虽然你现在说不会再犯,但其实你还是有可能会犯,所以你以后要常常提醒自己。”果然,没过多久,孩子就又犯错了。这时候,我们可以问问他:
“这是第几次犯错?”“你自己觉得对吗?”“以后会不会改?”
但最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提醒孩子:如果还有下次,我一定会打你。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让你长个记性。
等孩子第三次再犯时,我们既不用多说道理,也不用跟孩子讨价还价。
而是要让孩子去找一样东西,让他自己说用什么打比较合适。
有些“心思活”的孩子可能会找一张报纸,我们也不要生气,只要淡定地让孩子换一样就行了。选好之后,再问问孩子“要打哪里”、“打几下”之类的。
到了最后,曾仕强也没有真的动手。他说:“讲了半天,我没有打他,因为他已经够受折磨的了。
这个过程很重要,结果反而不重要,因为打跟不打都是一个样子的。”
在曾仕强看来,很多孩子挨了打却还是“死性不改”,就是因为很多父母是为了打而打,让孩子觉得被打是因为父母情绪管理有问题,而不是自己做错了。
最后,他告诫父母:我们可以不打孩子,但嘴上永远不要对孩子说“我绝对不会打你”之类的话。因为无论何时,都要让孩子对父母抱有一定的敬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