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

作者: 不说一声 | 来源:发表于2019-01-28 10:43 被阅读324次

    当记忆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时,刘晨曦老人做的梦也多了起来。他是蜀锦技艺国家级继承人,核心技艺挑花结本的唯一传承人。锦,是指经纬交织而成的提花丝织物。蜀锦多采用通经通纬的织法,并彩挑经花,织出美丽的花纹。蜀锦与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

    流转的时光带走了古城的风情,成都这座锦城仿佛在静静等待些什么。2002年,为了恢复传统蜀锦织技,成都市成立了蜀江锦院。经过七年的努力,蜀锦继承人们恢复了许多不同时代蜀锦的织造技艺,同时也创新出极具地方特色的纹样。例如战国时期的舞人动物锦、魏晋时期的圣树文锦、隋唐时期的四天王连珠狩猎文锦(华夏文化与波斯文化的完美结合)、宋元的灯笼锦。

    清代以后,受江南织造的影响,产生了月华、方方、雨丝满清三绝。它们的工艺炉火纯青,是蜀锦所独有且无法超越的。蜀锦繁琐的工艺很难用机器完全替代,熟练的两名工人一天也只能织出几厘米。传统手工织锦已被渐渐淡忘了它应有的荣耀和文化内涵。

    传统手工织锦的制造原理是:首先由挑花结本老艺人设计出纹样并集出花本,交给花工上花楼,把花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移到花楼上,再由织机工人织出来。后面两个步骤,都是按照挑花结本设计好的程序来完成的。

    织造蜀锦使用的是小花楼木织机,是相对于织造南京云锦的大花楼而言的。它们的构造大不相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凡花楼织机,长六尺,笼起花楼,中托曲盘,下垂曲脚。”贯穿整台织机的9840根丝线是经线,梭中的五彩丝线是纬线。花楼木织机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架部分、五大运动部分、辅助装置。操作时是两个人同时进行的,一个人在上面拉扦提花,一个人在下面投梭打纬。两个人配合要默契,上面的挽花工要以很快的速度把花提起来,以配合下面投梭工的操作。

    纡车是用来加工纬线,进行打纬的工具。纡子是纡车中的梭子。织工坐在纡车前,将尧子上的丝线穿到纡子上,右手摇纡车转动丝线,左手捻住丝线控制方向。制作出来的纡子像杏核一样,两头小,中间粗。

    蜀锦织造的蚕丝线,也叫生丝。染丝使用现代化学颜料,用温水,颜料与水的比率为1比50。将准备好的生丝套在手腕上,用力抖几次,使线与线分开,然后放进盆里来回不断搅动,使颜色渗入每一根丝线里面,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一分钟。把染完色的丝线从颜料里拉出来,双手用力拧干里面的水分,用力抖,甩干水分,上架晾干就可以用了。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上有记载:“凡花必先挑而后织,花有本,挑有式,织有法。”要想织锦,必须先挑花结本,并且挑花和织造都有独特的技法和规律。挑花结本是中国提花织物最原始的方法,也就是要首先设计好织造的纹样,再设计纹样的颜色,也就是给织锦纹样配色。把设计好的图案搬到一张纸上,根据这张纸上经纬交织的线设计出挑花时用线的多少,然后运用古老的结绳法把整个图案搬到绷子上结出花板。

    设计图谱就是画织锦的纹样,一般都是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设计出来,并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出。这个纹样并不是整个锦面全部的纹样,因为在蜀锦里,大部分都是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画一个纹样就够了。虽然只是刚刚开始,老师傅却是一丝不苟地画着,因为每一处细微的点缀,都要由成百上千根丝来织就,稍有疏忽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画好的铅笔稿要在上面打上坐标,这样是为后面的艺匠作参考。

    在蜀锦织造工艺中,为图谱配色的环节叫做“画色稿”,目的就是设计织锦用线的颜色。颜色的选用尤为重要。蜀锦常用的颜色有五种,根据《周礼》记载,蜀锦的五种标准色是白、黑、青、红、黄。这种用色方法,与阴阳五行学说密切相关。

    老师傅遵从传统的百子图颜色方案,粉红为皮肤,黄色画上衣,绿色画树叶,蓝色画裤子,棕色画树干。原本单调的简笔图谱在老师傅的画笔下,变成了色彩丰富的彩色图样。画色稿之后要进行的是“意匠之作”这个环节。这是根据图案的要求在坐标纸上将画好的图像横向、纵向放大,设计排列,并且按照图案着色,使它成为可以在绷子上进行编织的完整单元图案。意匠之作的目的是为下一个环节挑花结本作参考,因为在意匠纸上,每一个空格和每一条线都代表着固定的线数。

    在蜀锦织造的过程中,丝线的根数和丝织的密度都是有一定要求的。要想织出华美秀丽的蜀锦,在丝线的用量和织丝密度等方面都必须有严格的规定。通常是136根纬线或140根纬线可以织成1厘米的蜀锦。

    挑花结本是蜀锦织造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它是由师傅根据图案意匠设计的纵横,运用中国古代原始的结绳记事之法,在绷好经线的绷子上用彩色丝线做纬线,像竹编一样将意匠上的图案经纬相交进行编织。简单来说,是将纸上的图案用经纬线表达出来,结出一个能够上机织造的花本,为下面的过花做准备。绷子上的经纬线都是用较粗的蚕丝线完成的。

    穿经就是将经线按照一定的数量系在绷架上。在木制绷架上密密麻麻的白色丝线就是经线,按照百子图的设计,需要在绷架上系整整480根经线。整个穿经的过程就是靠师傅的双手一根一根地将经线系上。要时刻注意不要将经线弄乱,否则就功亏一篑,因为这里有一根线的错误,都会导致后面工序的混乱。至于如何做到480根经线根根分明、文思不乱,就要看师傅的经验和技巧了。

    穿经结束后要进行过线。过线就是将纬线按照设计好的图谱花样,有规律地在经线之间穿梭,从而配合经线织出花样,而这样织出的花样也叫做“纬浮花”。确定好顺序之后,就可以开始了。首先用花签挑起需要的经线,再用花勾勾住纬线穿经而过,就完成一次编织。一次编织为五根线,也就是意匠纸上的一个小方格,也是织锦过程中的一梭。以此循环往复五次为一耙。就这样将彩色丝线一根一根地穿过丝线,直至形成图谱中设计的花纹为止。

    经过这些工序完成的花样叫做“花本”。结花本的时间通常不短,眼前的百子图需要60天。挑花结本的作用是设计纹样和计算经纬线的结成数量,它是后面过花和上机织造的基础,也是蜀锦织造中最核心的部分。挑花结本是设计程序,后面过花和上机织造就是按照这个程序来完成的。

    挑花结本之后,就要将结好的花本移到花楼上,方便后面的织造。这个工序称为“过花”。过花在蜀锦制造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两个人合力完成。过花所用的白色丝线称为“扦线”,它有两个作用,一是在织造过程中提拉下面的经线,二是为了方便过花。首先将结好的花本从绷子上取下来,由一个人拿到花楼上系起来,另一个人站在下面。先由上面的过花工拿出花本中的一耙,按照规定的手法穿过扦线,然后再用力拉扦线。这样,在下面的过花工就能看到相应跳起的扦线。把这些扦线放到花耙上,如此反复操作。最后将花耙按照顺序置于花楼之上。

    由于过花的过程中蚕丝线非常细密,操作起来十分繁琐,因此,即使两名熟练工一起配合,也要一个月才能整个过花工序。之后,就可以由织锦工人来完成最后一步上机织造了。

    上机织造是实现整个程序的最后一步,这也需要两名工人配合完成。上面那位师傅称为提花工,也叫挽花工,做拉扦提花。从上面垂下来白色的线是扦线,它是用来控制下面的经线。每一根扦线都连接着整个经面的9840根经线,需要提花工提拉扦线来控制经线。下面的师傅称为投梭工,通过投梭搭配来控制织锦的纬线颜色。当提拉工提拉白色的扦线,并把需要显化的部分提起来,和整个经面形成一个开口。投梭工从开口中投过梭子,并且脚踩16根竹竿,控制16片纵花。前8片用来控制织物的颜色,后8片起到织物显花和回复压花的作用。同时,用竹筘将整个经面打得更为结实。

    蜀锦有“锦上添花”的美誉,经线是底,最后呈现出来的纹样是由纬线表现出来的。投梭织锦就是根据花样图谱来控制纬线,用到步梭。为了使它较为顺滑地在丝线中穿梭,通常由金属制成,将打好的线轴在步梭上上线。之后,就可以通过在经线之间投递步梭来带动纬线,从而织出美丽的蜀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蜀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zo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