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今日导读
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遇见你,我是简老师。今天继续为你解读《原生家庭》这本书的第三部分内容。
我们中的许多人身上,仍然流淌着原生家庭的痛苦印记,那些印记往往是无法避免的精神痛苦,而且更多是建立在无法理解的层面上的。例如,有的人在还没能够分辨对错的儿时,就要承担父母的错误,在这种不该承担的错误中,我们的恐惧和怨恨会持续到现在,甚至支配我们的人生。
这种家庭关系带来的痛苦,也会让我们抵触亲密关系,或者在亲密关系中无法游刃有余,无法相信自己可以拥有完美的婚姻与爱情。甚至,在职业道路上,在人际交往中,也会因为原生家庭带来的自卑、敏感、挫败,而感到受阻和难过,那些糟糕的回忆,成为我们难以痊愈的伤口。
所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基于我们对有毒父母和家庭的理解,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少成年后父母对我们的影响,让我们的伤口真正开始痊愈,让我们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也许你会选择原谅,或者合理化父母错误的行为,认为他们毕竟是爱你的,只是采取了错误的方式,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再或者你会云淡清风,完全抛去过去的记忆……可这些都不是良好的选择。我们生病的时候会吃药,而不是选择忘掉疾病的疼痛,因为这只会让我们曾经的伤口更深,留下更大的隐患,未来还有可能不断复发,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你可以想象,当一个人得了抑郁症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不会帮患者忘记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是会让患者讲述自己受过的伤害,还原当时的情景,分析究竟发生了什么,其背后的因果又是什么。因为痛苦不是可以逃避的,我们要去承认那就是你所遭受的痛苦,并且要明白这不是你的责任。要知道,只有面对现实,拥抱内心的痛苦,才能重新激活真正的生活力量。
02.不要掉入原谅的陷阱
当我们谈论过去曾经从父母那里受到的伤害,有些人会说,算了,原谅他们吧,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没有经验。或者,他们当初也是不懂得为人父母的道理,现在也已经后悔了吧。
我的朋友和家人“情感斗争”多年,因为她小时候常常受到父母的殴打责骂,不但身心受创,而且很难建立自己的亲密关系和社会生活,如今仍然生活在父母的压力和控制之下。其实,她尝试过和父母“断绝关系”,但是经过其他亲人的调节,她感到自己似乎应该原谅父母,因为一味地愤怒也没有什么用,所以最后她选择了缴械投降。
但是,最近我们在交流的时候,我发现她其实还在为家庭的事情困扰,因为在她开始谈恋爱之后,家里人处处阻挠。可这并不是因为她的交往对象不够好,而是父母的控制已经根深蒂固地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父母没有意识到,他们所谓“对女儿好”的阻挠和干扰,其实深深困扰着女儿。而女儿由于孝顺,不想轻易反驳父母,让他们伤心。这,使得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痛苦也始终留在心底。
的确,我们可以原谅伤害过自己的父母,但是必须要发泄愤怒之后、得到真正的父爱与母爱之后,才能够做这件事。我们绝对不可以轻易地弱化和抹杀曾经受到的伤害。
而且这种原谅,只有在父母努力想要弥补我们的时候,才有意义。有毒父母必须承认发生的事实,并且没有找任何借口,同时表明了自己想补偿的意愿,这才是真正和解的开始。如果父母继续虐待我们,否认事实,推诿责任,而我们还在帮助父母找借口,原谅他们,我们必然会陷入糟糕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有的父母只是承认自己在当时确实做得不够好,但是他们同时也会说:是当时我们太年轻气盛,社会压力又太大,我们工作那么累,还要养你……诸如此类的话。他们将当时的错误,又莫名地转移到了你的身上,仿佛你的出生就是个错误。这就是有毒父母再次让子女承担错误,让子女感到“没有理解父母的难处”而内疚,想通过子女的内疚来获得原谅。这种方式,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只会重新唤起你的痛苦。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原谅,因为真正受到伤害的人,有不原谅伤害者的选择。同时,我们还要明白,只有释放了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将责任归于那些应该负责的人,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
03.认清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好,接下来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你与父母的关系如何呢?如果在你心中,父母的感受永远占首位,那么你的人生也将由他们驾驭。而如果你能拥有自己的想法,绝对自主地决定自己的生活,你才是真正地长大成人了。否则你只是离开了家,但心却没有离开。
如果是健康的家庭,孩子和父母建立一定程度的情感联系是有意义的,但哪怕是在健康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不适合过度亲密。因为子女长大成人后,终究要过上属于自己的生活,不可能永远依赖父母,更何况是在有毒的家庭中。如果父母过于自私或者仍然虐待孩子,还要保持亲密关系的话,子女就会丧失自己人生的控制权,陷入痛苦的循环之中。
想要认识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是否过度亲密,是否处于影响你的个人发展的状态,你可以学习本书作者设计的三份调查问卷:第一份关于观念,第二份关于感受,第三份关于行为。通过这三份问卷,你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潜藏的观念、感受和行为,看看你和父母的关系——是父母决定了你的人生,还是你更为自主。
在观念的问卷中,有许多条让你评判是否符合自己现状的观念。比如错误的观念有:让父母高兴是我的责任;我是父母的全部;父母没有我活不了;如果我和父母抗争,我就会永远失去他们;父母的感受比我的更重要;如果父母可以稍稍改变,我的自我会感觉更好;不管父母做什么,他们都是我的父母,我必须尊敬他们……
这些错误的观念,让你认为父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让你无助、害怕、烦恼和不知所措。你认为父母的不开心、不满意都是你的责任,但是事实上,我们虽然可以理解父母的心情,但是父母作为成年人,心情不好也应该找到办法去安慰自己,而不是控制子女的生活,来让自己安心。比如女儿如果想要找喜欢的男人结婚,但这个男人并不能令父母满意,那么父母有义务去平复自己的情绪、尊重你的选择。你没有义务为了照顾父母的心情,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计划。
错误的观念还会带来痛苦的感受。许多人认为,我们的感受是来自对外界的反应,但事实上,感受都来自我们的内心观念。比如父母朝你大吼大叫的时候,你的观念是“孩子不应该和父母顶嘴”,你就会觉得这个时候沉默是应该的,而顶嘴是错误的。如果你顶嘴了,就会感到内疚和痛苦。
此外,想要让已经受过伤害的孩子,感受到自己真实的感情,其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童年时代受到的伤害,会让一个孩子渐渐麻木,甚至说服自己并不在意这些痛苦。但是到了成年,想要让我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感受,就需要打开感情的阀门,告诉自己,自己会感到害怕、难过、愤怒,自己在意父母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也就是说,学会感受并且承认内心的感情,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关于感受的问卷中,作者主要关注四类带来糟糕麻烦的感受:内疚、害怕、难过、愤怒。作者提出的现象有:当我的行为令父母失望时,我感到内疚;当父母对我发怒时,我感到害怕;当我不能为父母创造更好的生活时,我感到难过;当父母对我的生活指手画脚时,我感到愤怒。
观念和感受会形成行为,而有毒家庭中的行为,往往是顺从型和对抗型的行为,这意味着,我们可能会隐瞒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父母在一起时装模作样,要做出痛苦的牺牲以取悦父母;或者总是做父母不喜欢的事情,对父母吼叫、诅咒,或者大发脾气。
根据作者在书中提出的观念、感受、行为三份问卷,我们可以了解自身观念、感受和行为的过程,也是一次探索自我的过程。明白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你才能将错误的东西抛弃,拥抱真正美好的、具有控制力的、充满希望的自我。
04.自我界定
此外,想要拥抱真正美好的自我,不仅要知道自己的观念、感受和行为,还要知道如何平衡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我们应该知道的是,如果撇开父母或其他人的灌输和影响,你仍可以自由地拥有自己的信念、情感和行为,那么你就是在自我界定。自我界定不是完全不顾他人的想法,而是在照顾好自己和关心他人的情感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确定自己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么,平衡自己的人生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我的一位朋友,多年来和父母争执不断,她不想拥有父母所谓的“理想”人生,因为不想满足父母的愿望。事实上,我们不应该为了取悦或者反对任何人,而影响自己的主观意愿。忠于你内心的真实想法,是最重要的。
比如,你在童年时代与父母同在一个屋檐下,经常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长大之后你想要远离父母,但是却因为觉得有义务照顾父母,而同意了和父母一起住,这就是在违背自己的需求。也就是说,你没有以自己的生活愿望和方式为出发点去安排人生。作者告诉我们,不要害怕父母反对、批评甚至厌恶你,你已经是一个成年人,要对自己负起责任来。如果你将自己的生活拱手交给他人,就只能让他们控制你。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才能做出自我界定呢?作者在书中指出,我们有两种与父母沟通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做出非辩护性回应,这种回应是在冲突的时候不进行辩护,而是一直保持沉着冷静、临危不乱,你可以说类似的话:哦,我明白了;你有权坚持你的意见;让我想一想这件事;很抱歉让你伤心了。
你无需道歉、生气、解释或者试图说服他们改变主意,无需请求对方原谅你或理解你,因为如果这样,就是给了他们拒绝你的权利。你需要淡定地告诉他们,你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他们的意见,你听了,但不一定采取。
第二种方式,则是表明自身立场。你可以明确自己的想法和信念,什么是愿意做的,什么不愿意做,什么有得商量,什么没得商量。比如你未来的恋爱与家庭,是否希望父母参与,如果你不希望父母来干扰你的生活,不希望父母来照顾你的孩子,你就要说清楚自己想要的家庭模式是怎样的,表明自身的观念与立场。
自我界定的关键是做出选择,你要知道自己是有选择的。可能过去几十年来,你从来都没有违抗过你的父母,但你也不要害怕,现在就是你摆脱过去的层层迷雾的机会,你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
经历过有毒家庭模式的痛苦洗礼,在原生家庭的创伤下生活了这么久,现在你的面前就是两条小路,这就是你面临的选择,一条是你继续和父母纠缠不断,让父母操控、决定你的生活;另一条是你可以违抗父母,自己界定想要的生活,而这也就是你打开自己人生大门的希望所在。
05.知识要点
好了,今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原生家庭》的第三部分内容,让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
我们许多人的身上和心中,都残留着原生家庭的痛苦印记,我们有时会选择逃避,有时则感到束手无策。那么究竟该怎样面对痛苦呢?
首先,我们需要拥抱痛苦,接受这些痛苦的存在,并且记住痛苦,不试图忘记痛苦,要提醒自己不要掉入原谅的陷阱。因为原谅,就意味着受到伤害的人没有得到任何道歉和补偿。所以在父母承认你过去糟糕的童年经历,是他们的责任、他们的错误之前,你可以选择不原谅。
然后,我们要认清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健康平衡还是相互纠缠。如果你还不确定自己的家庭模式是否真的有毒,你可以通过观念、感受和行为这三个维度,去审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看看是父母决定了你的人生,还是你更能自主控制自己的人生。
最后,人生要有破有立,也就是打破过去的痛苦的同时,要重新建立人生的定义。想要拥有真正的自我,就要知道怎样才是真正的自己,也就是进行自我界定。在这个时候,可以有两种方式与父母沟通,第一种是做出非辩护性回应,保持冷静;第二种是表明自身立场,明确想法和观念。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明天,我们将学习如何面对父母,解决原生家庭问题。恭喜你又让自己进步了一点点。
关键词:原谅、认清关系、观念、自我界定
思考与讨论:在你和父母的关系中,有哪些你过去习以为常,但实际上是错误的观念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