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
想起我以前读书,总是看起来很努力。每当放假在家的时候,总会找各种理由推脱读书,忙会这,忙会那。心里总想着,反正难得放假,好好歇会,以至于,每次考试写文章的时候,总是憋不出几个新词来。然而,那些优秀的别人,都是引经据典,滔滔不绝。
其实理由无它,就是别人课外的时候喜欢看古典,课外书等文集。而我的课外,早就把书抛在脑后了。如果你有孩子正在读初中,或者屏幕前的你正在读初中,的话,强烈建议你,你们有时间多看点书,书读多了,写起文章,就如黄河之水,滚滚东流。
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有时候,喜不喜欢读课外书,确实不是时间问题,而是自己的一个态度,习惯问题。像我以前也不喜欢读书,现在出了社会了,反而喜欢上了读书了。
刚开始读确实会觉得很枯燥,但是你可以先挑一些自己喜欢的书读,每天读个几页,一但习惯养成了,你就自然喜欢读书了。
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
如果还年轻,就应该尽早的培养一些兴趣。有些兴趣越早养成,持续的时间越久。等过了时宜,再想养成与该年龄段对应的兴趣,比登天还难。
讲义课本着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识,固亦不可不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
读书,不仅是在大纲之下的书,大纲之外的书也有许多值得品读。但读书并不能想为了考试而去阅读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无拘无束的去阅读,你才能体会其中乐趣。
书是读不尽的,读尽也没用,此时选书就非常重要了。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好的书,的确值得读千遍万遍。像《国风》、《古诗十九首》、《理想国》这些经久不衰的名著,可以值得我们一读。
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所以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读书的方法。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相信以上这两个方法大家都在用,这里就不多说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多读,多记录精彩的内容,再加上自己的思考,才会转化为自己脑子里的知识。
这封信解读就到此了,感谢大家的阅读。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51314/c1cfa5571ec488a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