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菊犹有傲霜枝
——我的十一月记录
每到月底,就觉得朱自清的《匆匆》会在耳畔想起: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 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 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
这个月,我被一档叫《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勾去了三魂五魄,每到周五晚上就迫不及待地要与它相亲,甚至熬夜奋战。最初是被宗俊涛他们的《三毛保卫战》安利了,“下辈子别做毛,做毛不易”,这句台词绝了。三根毛的对话就跟三个战区的战士对话一样,标准的大才小用。用最严肃的事演最俗的剧,看得社畜们满心的伤,那一根根落发,越来越往后的发际线,都是不可言说的痛。
后来就被大锁和孙天宇的《偶像服务生》《时间都去哪儿了》深深折服,每个段子的后面都有一个清醒的灵魂,他们用喜剧的方式演绎我们的悲剧,笑着笑着,就想哭,我的时间不就是这样没了的?我们的孩子不就是练着练着傻了的?
蒋龙和张弛的《最后一课》获得的9100分至今无人超越,网络上评价在这部“拥有悲剧内核的喜剧”里,老师和学生始终在“惊喜”和“社死”的两条线上交叉。每个人都可能是“僵尸26号”,我们都可能遭遇“社死”,但坚持梦想,保持初心,依旧可以凤凰涅槃,死而复生。
还有一个节目叫《是谁杀死了周日》,虽然这个节目并没有获得很好的分数,甚至还进了危险区,可是这出戏让周一到周日都幻化成人,在deadline面前对供,滑稽的场面留给我们的是对拖延症的反省。
越往后,演员们开始用尽全身解数,渐渐有点用力过猛,离演戏越来越远,主持人马东也深有其感。
马东是有个很有远见的人,他在开头就说,办得好年年办,办不好就办一次。如果后面没有改编,估计也就只能办上一届。
这个节目让我产生思考链接的是如今的一些赛课,是否也离语文教学的初心有点远了。
除了看剧,这个月也看了很多书,啃完《大学》《老子》后开始读《人生无意读庄子》,李天飞的《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司艳平的《同质同人群文教学13例》,王君老师《王君青春语文代表课11例》,《象与骑象人》,《PBL项目化学习》后来又重温孙绍振《审美十五讲》余秋雨《中国文化课》。
这个月,在喜马拉雅听书《设计心理学》《上瘾》《小王子》《故事》《世界小史》《人工智能时代》《灰犀牛》《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认识电影》。
在樊登听书《人是如何学习的》《孩子的品格》《走出思维的泥潭》《奥格威谈广告》。
这个月,在简书日更,今天第40天,写了四篇读后感。每天早起读书、写作,不再熬夜,每天都会去思考,反省自己一天课堂所思所得。
这个月,亲子沟通比较顺畅,主动找心理老师沟通,了解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质,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大象”(心)被“骑象人”(智)掌控。
这个月,在语文湿地开设专栏,聚焦自己的研究,不再毫无头绪地征战,准备写出自己的特色来。
这个月,六年级推进“班级写真”项目,聚焦议论文学习,让小朋友也能写出思路清晰,观点明确的议论文。七年级推进《西游记》阅读,想想看孙悟空的生日会应该是怎样呢?
这个月,每周坚持去瑜伽馆两到三次,被私教虐得满身疼,不过疼完后还想再去。用对了力气,找准了位置,很多动作并不难。于是想,我们教书的时候也该用对力。
这个月,还定下了一个新租房,房租会贵一点,生活会更欢欣一些,有人说“逍遥游的本质就是回来做自己”,钱多钱少都不重要,跟最爱的人住在一起看日升日落,就是幸福。
苏轼有诗云,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犹有傲霜枝。
我这一路走来,早就没有了擎雨盖,还好有点傲骨,面对生活的折腾,总能有一些姿态。
谨以此文,记录我这欢快的十一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