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93441/a4e22f86508fbb0b.jpg)
《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P1
1.出现落伍学生的原因:在脑力劳动中,对儿童缺乏 个别对待 的态度。
2.学习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关键因素。
(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很多时候心急,韭菜一刀切。有的学生很容易的100分,而有的学生很努力才得60分,刚及格。看到这些学生听写本,首先得情绪便是不想批阅,只是简单武断的写上“重写默写”,一次逃避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与公平对待,以及给与这些学生前进希望的帮助,很不应该)
3、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不同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知识的水平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应当善于确定: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的水平。
4、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这里所说的就是分层作业)
5、在这种做法下,所有的学生都在前进——有的人快一点,有的慢一点。儿童完成作业而得到评分时,从评分中看到了自己的劳动和努力,学习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和有所发现的快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心和相互信任相结合。学生不会吧教师单纯的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吧评分当成一种棍棒。
6.在学习中取得成就,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好。
7.一位数学老师谈到自己备课时说“我周密的考虑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做些什么。我给所有的学生都挑选出这样的作业,使他能在作业中取得成就。如果学生没有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前进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么这堂课对他来说就是白费了。无效劳动很危险。”
(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直认为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会不会听课,而没有尝试过从简单基础的哪怕一道题入手,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8、凡是给人以成功的乐趣的脑力劳动,总是会收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结果的。
(课堂分组,按照学生不同的智力情况。但基于目前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缺失,还不能进行如此分组)
15.只要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得到取得成功的个人的、人格上的欢乐,那么这种课不会吧教师弄得心情焦躁、精疲力尽。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的、专心致志的学习啊。
(面对自己或者很多老师对课堂学生们的种种“糟糕”,真得认真思考:怎样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在进行脑力劳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