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边看到一位妈妈正在教训她的孩子:“为什么别人能考满分,你只给我考个60分?告诉我为什么?没让你吃饭吗?没让你上辅导班吗?没让你……”但是在说教孩子的同时我竟然吃惊地发现她还不忘刷一下小视频。
瞬间有一幅场景映入眼帘:一位年轻的妈妈坐在孩子面前一边督促孩子完成作业,一边低头刷着手机;孩子一边写着作业,一边不停地瞟向刷手机的妈妈;“妈妈,这个题什么意思啊?能帮我看一下吗?”孩子为了吸引妈妈的注意力故意如此问妈妈。
妈妈不耐烦地说:“什么题啊?是不是又没认真听讲?”
孩子:“妈妈,你能让我在手机上查 一下吗?”
妈妈:“不行,小孩子不能玩手机。”
孩子:“那我做完作业可以玩手机吗?”
妈妈漫不经心地说:“嗯,先完成作业再给你玩手机。”
于是,孩子带着满脑子玩手机的希望完成了作业,也如愿以偿地玩起了手机。如此这般,孩子完成作业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玩手机;孩子完成作业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赢得玩手机的特权。
曾经有一位邻居临时有事,把她上小学的孩子带到我这里让我帮忙照看一下,当时我正好有几份资料需要翻译,便让她在旁边玩儿,别打扰我工作。孩子刚开始还在我面前问东问西,玩我的手机,但是渐渐地,她拿出书包里的英语书看起来,过了一会儿又拿出练习本认真地边看边写,等我闲下来,她便把自己写的内容给我看,说是这一课还没学,老师让提前预习。我看过之后告诉她:“非常好!”这三个字竟然激励她连续预习了三篇新课文。
后来一个周末,她又来我这里,还带了一个同学,我以为她们是来玩儿的,没想到一进门她就说:“老师,这个是我的同学,我们不打扰你,我们就在你这里写作业,好吗?”
我说:“当然可以!”
然后她们真的很认真地写作业,看我闲下来她们就向我炫耀她们写的作业,然后让我帮忙检查一遍。她们的认真让我不得不随口夸几句。其结果是,她带过来的同学和小朋友越来越多,我不得不半开玩笑地告诉她:“我这儿地方有限,容纳不了这么多人,需要租个仓库了。”没想到小女孩很兴奋:“老师,我知道哪里有仓库出租……”
我一时无语……
真是个见多识广的孩子!
我问:“你们为什么不在家学习呢?”
“妈妈太忙了,没时间帮我改作业。”
“爸爸妈妈老玩儿手机,都不管我。”
“家里太吵了,爸爸妈妈总是吵架。”
“就是,家里不舒服,还是这里舒服……”
其实我也觉得这里舒服,不然的话我怎么这么爱看书写字呢!
我这里除了书之外就剩这张大长桌了,而我这张大长桌几乎快被她们占完了。
孩子是可爱的,也是单纯的,跟什么人学什么样!模仿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孩子的所作所为大部分来自于对身边父母的模仿。所以,不要怪孩子不努力,是你的行为给孩子产生了一个错误的示范,一旦这些坏的示范成为习惯,那就只能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