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看了一下城北新区重新装修过的图书馆,真是又激动,又幸福。
激动的是: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县城,居然拥有了一个如此宽敞、舒适、优雅、安静的读书环境。
幸福的是:在有生之年,每当心情烦闷感觉无聊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美好的地方,去翻翻书,或是静静地坐一坐,享受片刻的寂静和书香的熏陶,真是再好不过了。
在一排排书架间浏览。感受一个浅薄的生命,在走过偌大知识海洋时,内❤所产生的那种颤栗和兴奋。也为自己灵魂,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寄托的高地,而由衷的欣慰。

那一本本书,如同我最亲密的朋友,在无涯的时间空间里,静静地等着我。等着我将它们打开,与那些智者们进行一次心灵的交谈。
暗暗地喜悦着,即使不读,能在这样子环境中待上半天,或是若干小时,也是幸福的。
舒适的座椅,可以把身体埋进深深的沙发里,沉思,或是假眠一阵。翻一本喜欢的书,若再带上一个茶杯,轻轻啄一口香茗,简直就是一段十分美好的小时光了。
曾经去河边的一家咖啡屋,坐在靠窗的位置上。要一杯花果茶,慢慢啄,一本书,慢慢的翻,或是一个故事,或是一则鸡汤,更或是一段高深的哲理,都有什么重要呢。有时望一眼窗外,若是春日,对面树林里鹅黄淡雅的绿,河滩的芦苇,刚刚从沉睡中醒来,河水潺潺,奏出欢快的乐章。若是夏日,一眼望不透的绿,飞来飞去的鸟儿,若是有缘,还会在草丛种看到一种小心翼翼的黄鸭子。若是秋日,落叶纷飞,秋雨绵绵,河水宽而悠长,芦苇深深,到处都是诗经里的模样。更不要说冬日了,一场大雪,简直就觉得回到了古时候,而坐在窗边的自己,正在一杯热茶里等待一场心的回归呢。
就因为这些难舍的美,而无数次的去那里小坐。一来二去,连店主都认识了,一进门,深深鞠一躬,就把我引到窗边的某个地方了。
书馆也是一样的。来这样的地方之前,一定要先把心里的沉疴打扫干净,一颗洁净的❤,才能对得起这块灵魂的高地。
不敢高声语。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智者们默默站立,等待着为走过身边的每一个解惑答疑。
轻轻的脚步声,轻轻的翻书声,连窗台上的几盆花,都憋着呼吸,不敢疯长了。

这些年,太痴迷于书本了。
翻书,或是读书,已成了每天的必修课。读书的领域,也渐渐扩张,由小情小调的小文字,渐渐涉入中外经典文学名著。开始认真品读那些经典作品,尽管认识还是跟不上,但已经开始,就说明自己真的在进步了。不在纠结于写得好,或是不好,能不能发表了,只是写,即使仅仅是一些心情文字,也要坚持下来。
或许这努力真的有点迟了,但想起《月亮与六便士》里的罗伯特时,就觉得,人生只要朝着自己心中的方向走,什么时候都不迟。
也很难改变自己的兴趣点了。不喜欢那些艰涩拗牙的东西,有点美,有点暖,有点善良,有点纯真和淳朴真实的自然,都是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再也不犹豫了,让不断的输入和不断的输出,成为今后生活的主题吧。
坐在这千千万万的书册中,感觉是那么的踏实和温暖,就像回到了老家,每一寸土地,都是实实在在的,每一个人,都是温暖可亲的。
很容易就找到了几本自己喜欢的书籍。一本是陈雄的《诗意的错觉》,序言部分,是作家红孩的书评,他在此谈了散文的气质:一、文字要干净朴素;二、内容要更多的承载读者所要获取的知识、信息、情感和思想含量;三、在写作技巧上,要发掘出生活的音色,特别是在所见的人和事中悟出人生的道理和对世界的看法,且能熟练地运用修辞手法和文章结构。四、文章意境,要高拔出常人的想象与思维,且有超时代的高度;五、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统一,其内外气场要打通,浑然一体,有霸气。这些也都是自己应该思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