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当自强!

作者: 青铜笑八风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17:27 被阅读37次

        职业不分贵贱,工资却有高低。

        商品经济社会,有两大资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有形资本为生产材料,归雇主所有。无形资本为生产劳力,归工人所有。材料和劳力两相分离,令得雇主和工人难以独自生存。为了相续生存,两者结合已是必然。材料和劳力相结合,生出新事物——产品。产品经由雇主经营,完成生死攸关的跳跃,最终成为商品。商品的价值,大于材料和劳力价值的总和,含有附加值(剩余价值)。

        为了确保工人明天能够正常工作,雇主将部分剩余价值,以工资的形式分享给工人。工人将自己的劳力出售给雇主,以此换取工资。两者协作的目的,是为了瓜分商品的剩余价值。

        工人出售劳力,换取工资的行为,使劳力成为商品。在供需平衡的情况下,工资=劳力价格=劳力价值。

        劳力价值的大小,是由掌握某种技能所需的社会平均劳动力决定。例如,司机、医生、律师等,因掌握技能所需劳动力不同,所以他们的劳力价值也不相同。

        劳力既然是商品,那它的剩余价值从何而来?雇主支付的工资=工人必要的生活费+劳力使用费。工人得到的工资=雇主支付费-必要生活费。雇主使用一次劳力,就需支付一次费用。工人的劳力被使用一次,并不会被消耗掉。劳力的可重复使用性,给工人创造了剩余价值。

        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工人需持续被雇佣。想要雇主使用劳力,工人的劳力必须要有使用价值。良好的使用价值,是被持续雇佣的必要条件。

        社会平均劳动力的价值,给商品确立了一个价格基准。商品价格,因供需关系而围绕这个基准上下波动。这种正常的波动非常有限,不会偏离价格基准太多。劳力的商品属性,决定了工人工资波动也会有限。谋求工资上涨,还需从其他方面入手。

        劳力的使用价值,是被持续雇佣的必要条件,并非涨工资的要因。劳力的剩余价值,基于劳力的重复使用性。但使用频率会受到时间的限制,获取剩余价值缓慢。劳力的价值,是由凝集的社会平均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这一方面,会有很大的延展性。如此一来,提升工人劳力的价值,将会是提高工资水平的一个要点。

        基于劳力的商品属性,只要工人工作,就会获得剩余价值。经过不断积累,多数工人会用闲余的工资购置生产材料,投身参与商品生产。即是工人又是雇主,这类双重身份的人会越来越多。

        商品经济中,雇主和工人共同服务于社会。在社会这个大雇主面前,两者都是工人。同为工人,为何会有巨大的贫富差距?怎样成为富有的人,暂时不太明白。但为何会贫穷,倒深有体会。为什么贫穷,因为懒!一懒百穷!为什么没有知识?懒得学习!为什么没有工资?懒得工作!为什么没有……,因为懒!

        咳咳,谈论经济涉及到人性似乎不太好。但是,从事经济活动的是人类,若不提及人性貌似也不妥当。思前想后,倒叫人左右为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工人当自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hz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