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

作者: 阳光嗨 | 来源:发表于2020-08-08 09:11 被阅读0次

    “踢猫效应”:对孩子的隐形伤害,其实是父母的思维困局

    一旦孩子犯错成为事实,犯错所考验的对象就从孩子转向了家长。如果应对得好,犯错会成为孩子和父母皆大欢喜的好事;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发生意料不到的“踢猫效应”,导致一连串负面影响。

            理性应对孩子犯错,是对家长最大的教养挑战。

        推荐三个应对孩子犯错的新思维:

    1、采用卡普尔教授的“有效失败”思维模型

    把“有效失败”的思维模型打印出来,和孩子聊一聊怎么看待所犯的错误,发现错误中的“有效点”和“无效点”分别在哪里。经常进行这样的沟通练习,孩子就不会害怕和家长谈自己的错误,父母也能越来越平和而理性地看待孩子的错误和失败。

      2. 带孩子做两个思维导图游戏       

          准备两张白纸,教孩子画两个思维模型:“我改正不了”和“我可以改正”。

          “我改正不了”思维模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圆。由于孩子不相信自己可以改正,所以放弃任何改正的努力和行动,于是错误就会重犯。这个圆预示着孩子很难走出恶性循环。在画这张导图时,让孩子说出他心里的顾虑和担忧。

            “我可以改正”思维模型是一条从左向右上扬的直线,代表孩子有努力行动的意愿,相信自己可以改正,并去思考如何行动,于是成功跳出了错误的循环。这个思维模型预示着孩子跳出恶性循环,离开不断犯错的思维环境。在画这张导图时,让孩子说出自己想要做的努力和改变。

        3. 不让孩子因为犯错而感到羞愧和恐惧      当我们和孩子一起练习“有效失败”和“我可以改正”思维模型时,就是在告诉孩子:不怕犯错,就怕不知错、不改错。由此,孩子对犯错的态度就会越来越正向,也会越来越有能力预知错误将会带来的不良结果,从而纠正自己的行为。

          化解直接冲突:孩子犯错之后,关键在于亲子沟通技巧

          除了改变看待孩子犯错的心态和眼光之外,我们还需要学习一些化解亲子冲突的窍门。我和两个孩子有一个约定,如果他们在学校里犯了错或者需要我帮助,必须第一时间写邮件给我,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需要我帮助的详细要求。之所以这样做,一是为了让孩子有时间思考自己的错误,用理性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想法,以减轻犯错带来的情绪压力;二是为了让我更了解他们的犯错过程和犯错后的想法,也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来平缓焦虑,为直接面对孩子犯错做好心理和情绪上的准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踢猫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ic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