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见李善友“认知升级之第一性原理”
2012年,第一次听闻李善友老师大名,中欧教授,他来论坛讲“颠覆式创新”,而我,是那次论坛的组织者之一。当时一直在现场忙前忙后,却唯独没能坐下来认真听教授的课,现在想想,也许这就是没有在最合适的时间遇见最应该遇见的人和思想。我不遗憾,因为只有你心有所念,心有所需,才能发射频率,并且有资格和一群人相遇!
2017年6月,我上了混大,真的遇见了一些未曾谋面的同频者。一个普通的周六,我隔屏再次见到了李善友教授,坐下来认真听了他的课“认知升级之第一性原理”。
课程分享点非常多,但抓一把芝麻放手里,不如兜一粒芝麻放心里。
以上是感性认识,以下我用理性认识来解读“第一性原理”。
亚里士多德说过“在任何一个系统中,存在第一性原理,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也不能被违反。”
第一性原理就是事物的本体,本质,本性,是事物背后的支配理念,而不是现象层面流变的物质。找到了第一性原理,就是找到了支配事物运动的发动机,第一性原理是自变量,其他是因变量。例如,乔布斯的第一性原理就是“简洁”,在这个原理的指导下,“产品至上”在苹果身上才得以不断升级的诠释,并且带动了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飞跃。
二、我们为什么要探索第一性原理和思维模型
我们为什么要探索第一性原理和思维模型?
我认为可以用另外一个原理来说明缘由,李教授的创新第一性原理:非连续性。
所谓创新,就是逻辑变革。创新的实现,不是在原有逻辑模型里内容的伸展,而是变革为新的逻辑模型。(此处需要你懂颠覆式创新,我不展开讲,请大家自行搜索教授课程资料)那么如图中看到的向上攀升的非连续性S曲线,纵观世界工业革命、科学革命,乃至身处当下的社会,所在的公司,包括每一个小个体的人生,我们都在经历这样的非连续性s曲线。
这种逻辑变革,和我们息息相关。不管处在任何位置,曲线的起点,上升期,失速点,新的曲线起点,我们都会面对,且要提前有预知性的面对。
到底拿什么去面对和迎战?那需要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型,而第一性原理,就是一种建立正确思维模型的思维工具!
三、我的第一性原理和思维模型
所有的大我都从小我开始,今天就和你分享一个小我的故事,如何探索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和思维模型。
1、一个故事,一个思考
2016年的9月,对于小亭来说,很难熬。小亭,工作狂,一心只想着在公司将自我价值不断放大,完全忽略了生活中老去的父母,所以她是所有人眼中让人难以理解的典型,父母来电会挂断,忙着忙着也就忘了回电话。
9月底,家里来电话,说“妈妈住院了,医生初步判断是CANCER”,晴天霹雳,因为她印象中的父母还很年轻,还一直好好的待在她给他们规划的那个安全期内。“怎么就得了CANCER,CANCER……和死亡并肩的疾病”。工作8年,没有好好孝顺过父母,她回家,无比焦急,她不相信善良了一辈子的妈妈会接受这样的命运,于是带妈妈到了省里最好的医院复查确诊。
那一栋三层隔离病区,有着和这个大医院不相称的落寞感!她留下来陪母亲,才发现,和母亲已经很久没有这样面对面的说话了,自责、惭愧、后悔、不孝……所有的情绪涌向她。而这种情绪,只有躺在陪床上每一个夜深人静的夜里才能释放、独自品尝,因为她知道,母亲需要的是她可以依靠的肩膀和坚定的微笑。
她不会忘记,某一个深夜,去开水房装热水路上听到医生在和隔壁病房的大姐说:“我想你们家属应该也已经有所准备了,我们不建议你爸爸继续住在医院,没有多大希望,他现在剩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老人家要是想最后落叶归根的话,你们作为子女的赶紧办理出院回家吧!”陌生的大姐扶着墙,眼泪不断往下留,一只手拉着医生说“我快没有爸爸了……”。
那一夜,安抚妈妈睡下后,隔壁大姐的话一直在脑中回放,一向认为自己内心强如铁的小亭终于忍不住跑到走廊外任由眼泪侵蚀自己。这里,每一天都有人进来,每隔几天也有人离去,和生命一样,来了,走了,其实,生命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这一条来时的路,最后,我们终将一步步再走回去!看着眼前的一切,经历着,她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工作。
“我们,以怎样的姿态面对人生?”
而谁都不知道,在照顾妈妈的日子里,她自己的身体也在经历着病痛,包括,她的工作面临一个新的挑战,很多问题随之而来!
小亭,其实就是我!
庆幸,坚强的妈妈和病魔插肩而过,在逐步恢复中!
今天,不管是爬着,还是站着,我都已经走过2016年,站在2017年的6月里。再一次去回想那时,因为,在李教授的课里,我看到了我人生的非连续性创新曲线,工作、生活一并交织体现。我站在失速点,我的工作和生活到了一个高度,当我踏入新的一轮曲线时,我摔了好多个坑。
但是很庆幸,我特么站起来了!
2、“TEARS”眼泪思模和第一性原理
在没有听李教授课程前,我把自己当案例,总结了我的”TEARS”模式,用的是归纳法。
在听善友教授课程中,好几次心跳加速,就像一个小孩,独自一个人在走在路上,终于眼前有一个人,投了一道光给他,这道光,和她思考的内容居然有神似。她想,难道那时的我,就已经穿越到今天,和李教授见面谈心了吗?这样的体验,真的很美妙!
在听善友教授课程后,我再次思考,“我既不建议你学习巴菲特,也不建议你学孙正义,首先要知道,你自己是谁”,所以,我用演绎法,再次思考“TEARS”(眼泪)思模和我的第一性原理:奋斗。
TEARS由以下五部分组成:THINK(思考)、ELOCNTE(朗读)、ACTION(行动)、RUNNING(奔跑)、SHARE(分享),“TEARS”命名来源于五个英文单词首字母。
THINK(思考):学会用脑子思考,凡事要有自己的见解,人类区别于其他低等动物,是因为我们会思考。最后,可以听很多人说,但是要自己勇敢做决定;
ELOCNTE(朗读):读书,书中自有颜如玉。正如芒格所说的,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读书的,巴菲特就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但是记住,成年人的读书和学习,不是单纯的需求更多的知识,而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式。如果在原有旧的模式里塞入再多的知识,也只是资源的浪费,无法找到事物背后的规律,就不能起到作用。当然,有了碰撞火花后要大声诵读出你的想法和计划,不要羞于表达,朗朗放声,是你给自己启程的仪式;
ACTION(行动):说了就去做,你和优秀的人,只差一个行动,这个行动有着十万个甚至更多的刻意练习。成功=核心算法*大量重复动作;
RUNNING(奔跑):在行动和循环复盘中快速反应、加速冲刺,每一个S曲线的存在,都预示着下一条曲线的来到,而新的曲线不是凭空想或者布局而来的,是在原有行动中不断长出来的,既有继承性,又有跨越性。同时,带着男女特有的荷尔蒙芳香奔跑,因为无论在任何曲线上,身体都是你利于不败之地的法宝,能让你保持源源不断的体力继续奔跑;
SHARE(分享):一个对内总结对外启示的动作,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记得一定要分享,分享是一种美德!特别是身处这个时代的洪流中,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越分享,越能遇到频率共振的伙伴,越面对,越有力量开始下一个挑战;
以上不分职业种类,不分学历,不分年龄,甚至不分工作和家庭,是一种思维模式,也是我人生这个阶段的红宝石!
这个阶段我的第一性原理是:奋斗
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社会,面对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发展程度,终生学习是不可避免的,显然单一的思维模式远远不够,你必须拥有多元思维模型,如果只有一个,你将会扭曲现实,患“锤子综合症状”。芒格提出的“多元化思维模型”,需要阅读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跨学科知识基础上建立,当几个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型联合起来,你就能得到临界点效应。当然,不是说一味的追求多模型,而是依据每个人的情况涉猎,且有用!
这些就是一个非常平凡的我,关于第一性原理和思维模型的的认知故事,你的呢?
我相信当你理解了你自己,你就能尝试去了解你所在的公司、社会、乃至世界在非连续创新下的思维模型和第一性原理!
四、开一扇心门
无论我们处在这个社会和这个世界的哪一种曲线阶段,学习,终将是为了指引我们更勇敢的前行,探索未知的一切。也许你身处北上广,上班光鲜无比,下班疲惫不堪,也许你是一只创业狗,无数凌辱后仍然扛枪上阵,也许你是个产品狂,极致是你的天理,也许你已坐拥好多个亿,内心偶有伟大的孤独感。但是,在这个本就混沌的世界里,我们既然相遇混沌,那么,来舞一曲,在递弱代偿的循环里,我们一起打开这扇第一性原理心门!
想听姐唠叨,和姐一起成长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4270265/a169f32130b8c86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