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每周都有一辆车乘公交车上下班。
公交车途经小区和单位,两地公交站台都在门口附近,从家或者办公室到站台都不超过5分钟。
疫情结束后,乘公交车也不需要扫码了,方便了不少。又有公交查询软件,方便查询车次时间,做得次数多了,也记住了几条固定时间点的线路,每次赶往站台乘车,也不需要匆匆忙忙的。时间规划好好的,就不必在寒风下,烈日里等车了,基本上是到站台5分钟之内车就来了。
从家里去单位时,公交站台在马路对面,中间有护栏,不能直接穿行,要到十字路口走斑马线,虽然绕路到十字路口,但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有时正好能拦停将到站的公交车,这样的话,为我争取了半分钟以上的时间,我只要稍微小跑一下就能在公交车到站之前赶到站台,轻松上车。这个方向的公交车次比较多,如果不是我要乘的车次,我会低着头,或者目视前方,不迎着车来的方向站立,如果是要乘的车次,我一般会脸朝着车来的方向,望着车子,司机读得懂乘客的身体语言,无声的交流在经过每个站台的每辆车子的司机和乘客之间进行着。
在车子行进的途中,会遇到单位的同事,有熟悉的,就打个招呼,有认识的,不熟悉的,也有不认识的,凭着脖子上挂着的工作牌知道是一个单位的,如果是老同志,虽不熟识,但都知道彼此的,就会点个头,不打招呼的基本上都是比我年轻的,没工作几年的新人。到单位的时候,下公交车后要穿过马路,斑马线在前边,有时候车多,就踱到斑马线处,伺机过去,如果车少,就直接穿过去。
从单位回家时,公交站台在单位大门右侧,无需穿越马路,单位坐落在地块的东南角,东、南两面临街,公交车从路口南北向的街道北边转入东西向接到,站台离路口100米左右,每次等车的时候,我都会不时向路口张望,当亮着指示灯的刚从路口露出头来,我就站好位置,公交车每次都停在站的位置前面。路边有积水时,我一般站在马路牙子上,公交车就靠近一些,正好够我一步踏上踏板。
回去的路上,每次都会遇到一位比我年长一些的中年女人,带着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看样子是放学回家。孩子带着红领巾,女人单肩背着深蓝色的书包,斜挎着一个小包,女人扎着马尾,垂在脑后,黑色的发绳终端几颗鲜红的小珠子,格外醒目。女人和孩子一上车,孩子跑在前面,直奔最后的座位,女人不急不缓,扶着车子的栏杆,走到稍后面空着的位子坐下。等到下车的时候,也是男孩先奔到车门口,等男孩下去了,女人在他后面下车。她们和我在同一个站下车,但不是我们小区的住户,看着她们一前一后向南边走去,不知道她们是哪个小区的,但一定是附近的。我很好奇的是,附近明明有一所小学,男孩为什么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上学呢?因为那个学校也不是当地的名校,只是一所普通的小学。也许男孩的户口在那边,后来搬家到这边,父母怕孩子换学校不习惯。也许是男孩父母工作太忙,只能让老人帮忙接送,老人又不愿住到他们的房子。不知道女人是男孩的奶奶,还是外婆。女人有时会整整男孩的衣服,但从没有听到她大声的和男孩说话。但从行为上看得出来,女人对男孩很好,男孩不算很乖,但也不是很调皮。
女人带着男孩一路向南,我则转身进了小区的大门。也许明天早上我们还会在公交车上遇到。
乘公交上下班,方便的同时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同乘的陌路人也成为了熟悉的面孔,坐在车上,端详着形形色色的乘车人,有不谙世事的孩童,也有耄耋的老人,有形态俊朗的大男孩,也有花季的少女,有油腻的中年大叔,也有妖娆多姿的少妇,有偶尔的相遇,也有日复一日的重复,每天的相同时间,相同的人登上同一辆车子,好像每天都在重复一件事,有变化吗?有时有,有时又像没有,就像困在时间里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