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溪水一般奔流不止,我们对待古琴的学习或其它技艺的学习也应如溪水一般奔流不止。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每个时间点所付出的辛苦、所收获的技艺或心得感悟都积累在这条时间溪水中,它们逐渐变成基石一般成就我们的当下状态。二零一八年一月份我初识太和坊古琴馆,到现在将学满一年,此刻以一篇文字复盘所学所感,并祝愿下一年的自己再多懂古琴一点点,用心身去感受对古琴的学无止境。
在太和坊与古琴相遇心缘
我不记得什么时候对古琴升起了好感,也不知道古琴是什么时候住进我心里的,印象是两年或三年前,可能是在网络上某一次不经意听见了古琴弹奏的一曲《梅花三弄》便再也放不下了,后来又多次无心插柳的听闻空灵悠远的古琴曲,每每听到古琴的弦音,悦耳舒心的感受萦绕全身,越加爱慕古琴传递出的气质一一宁静、沉稳、清明、刚柔相济,后来我的手机音乐软件也被古琴曲占领,在难得的独处时光我也让古琴曲充盈其中循环播放。终于在二零一七年某天我把“学习古琴”的愿望作为一个梦想记录到日记里面,我当时写的是“希望能有机会学习古琴,并拥有一把古琴”,学古琴的种子就此在心里种下了。
媒姐姐带我初识太和坊
阿娇姐是我和太和坊的媒人,2018年1月6日,是她的牵线,让我走进了太和坊,当时她带我一起参加了师姐和张建华老师组织的二十四节气活动,大家在一起品茶聊天吃饺子。我和阿娇姐都带了孩子过来,我们交流古琴,她俩交流美食。
在太和坊与古琴相遇踏进太和坊的玻璃门,感觉这里充满宁静祥和之气,太和坊三个字映入眼帘,虽不懂意思,但感觉很大气。和感受到的气氛相配。祖师的画像,精致的古琴,静静的待在墙面上面对着我们这些新面孔。活动后张老师弹奏了古琴,又看了孔老师的个人简介,虽未谋面,但孔老师的照片上能感受到师者的儒雅气质与浩然之气,当时心想如果跟随这样的老师学习定不会走偏。
阿娇姐同我说到想学古琴的打算,问我是否有意,我心想这不就是我去年列的梦想之一吗,怎么来的这么快!老天爷这是送礼物给我了!这里不就是我学习古琴的最好地方嘛!加上阿娇姐自带一股仙气飘飘的古典气质,她散发着自信的气质和喜悦的能量,吸引着我当下就决定和她一起学习!
很仙很典雅的阿娇姐
在太和坊与古琴相遇随后我和阿娇姐便开启了每个周日一节课的学琴之旅。
即便是拖家带口我也要学,所以在接下来的几乎每次课中我的闺女也总是一起和我出现在太和坊。我学的时候,她或画画或围着我捣乱或在板凳上睡觉,很多时候会打扰我上课,好在老师比较理解和包容。我尽量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不被闺女打扰。
在太和坊与古琴相遇最初的三个月里我对古琴的学习充满热情,学起来很快乐,兴致盎然,每一个练习曲学起来就像他乡遇故知一般亲切,一切都很顺利,古琴表现的那么友好,不用懂复杂枯燥的乐理,也不管手好不好看,掌握技巧和规律就能弹奏下来。这是练习曲的阶段,老师称赞我学的很快,不可否认,老师的鼓励与认可也成为我后来面对困境依然保持学习的动力之一。对于从小到大没有正儿八经学过一件乐器的我 ,没想到人生第一个能让我好好学的乐器竟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一一古琴,当时内心总会毫不正经的升起一股自恋导致的神圣感与优越感。我对学琴充满信心,而且心也往前冲着想要早点装下一些正式的古琴曲,好继续支撑神圣感。
当然现在心情已经与开始大不相同,自恋已经被赶走了,更多的是期望自己沉淀下来用心与自己的古琴交流,什么神圣不神圣,也别提什么优越感,都是心魔作怪。逐渐体会到学琴的过程是帮助自己修心的方式之一。
在太和坊与古琴相遇困阻与瓶颈
从《沧海一声笑》起算是开始正式学曲子了,第一个正式曲子的学习过程总是难忘的,当老师说可以学这个曲子时,心里一阵激动与成就感。随着练习的深入,新鲜感过去,重复的练习磨练着我的耐性,我忍受练习的枯燥,经历了长达一个月四次课时当堂演奏时由于心理素质差表现出的紧张感,紧张的每次弹琴手指都在发抖,这是一个修心的过程,修一颗合一的心,修一颗平常的心。在随后的曲子中都会遇到各种相似的阻碍,另外还增加了手指的疼痛,心里的煎熬,还有一些外在的干扰,比如太忙碌缺乏练习时间。每一次都是在小组的互相切磋鼓励中继续往前走。所以学习,如果能够找到志同道合之人一起学,将会走的更远。
我的古琴启蒙老师是张建华老师,是太和坊很棒的老师,有幸跟他学了长达七个月的古琴,虽然后来无缘再跟他学习,但他带给我们的夯实的基础,悉心的指点,都随那段学习时光被我珍藏在心底。
那时我们小组还没起名字,但早在学习最初我们就形成了默契,大家互相鼓励、切磋技艺、探讨问题、交流心得。下面这张是我们小组一起跟张建华老师学习时的留影。
在太和坊与古琴相遇班长,阿娇姐,有能量,有组织力,忙于事业也不忘学琴。未来中国的冰酒女神就是她。
在太和坊与古琴相遇东东姐姐,古琴课代表,大眼美女,有气质,同样有仙气。
在太和坊与古琴相遇孔蕾姐,音乐课代表,气质娴熟稳重,话语轻柔,人柔和,想起古琴,就想起她。
在太和坊与古琴相遇我是慧慧,因为长期修习瑜伽,虽然形体不咋地,但还是被迫封为形体课代表。
在太和坊与古琴相遇鲜花还需绿叶配,帅哥小波,我们小组娇嫩的一片儿绿叶,他是我们的学习委员,因其学习速度是最快的,是我们的先锋,总是跑在最前面,还把前方的坎坷预先告知我们,他的练习时间最长,也最刻苦,爱思考和提出问题。我们甚至不能望其项背。
在太和坊与古琴相遇我们因共同的爱好相聚在太和坊。学琴之路的坎坷,有难度, 有疼痛, 也有退却, 有忍耐, 有坚持, 有鼓励, 有陪伴 ,有逗趣。在太和坊的一年中,我和小组的好朋友们一起经历了学琴的风风雨雨。在风雨中一起领略和收获了不同的美景:
一起努力达致《沧海一声笑》豁然豪情的潇洒。
一起放慢节奏去体会《仙翁操》羽化成仙的逍遥。
一起领会了《秋风词》与朋友惜别悲凄之苦。
一起感受着《女儿情》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别离之情。
一起享受了《良宵引》的宁静祥和之气息。
一起触探了《卧龙吟》的冷静沉定。
一起领悟了《阳关三叠》朋友之间生离死别的悲壮凄凉之情。
一起去试着了解了《酒狂》的乐酒忘忧。
一起去用心体悟《伐檀》的高古悦心。
......
在太和坊与古琴相遇绿竹猗猗
在孔老师的建议下太和坊的同学们开始正式建立各自的学习小组,每周找一个下班后的时间分享交流学习心得,并学习论语或其他经典。我因为下班晚而不能参加,但是作为小组“班长”的阿娇姐第一时间找我给学习小组起个好名字,这份信赖与关注令我感动!于是我顺着学习古琴需要多切磋琢磨交流的思路顺藤摸瓜找到了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一首诗:
《诗经》中的一篇《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大意为:淇水汤汤的岸边沙洲,有一片竹林绿得青青翠翠,这淙淙流水边的竹林,修长幽静,映水和鸣,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心旷高远的心思,让人忍不住联想到绝世优秀的君子)
诗里的君子是指一个男人,但是我想女人也可以是君子!闭眼感受一下,大家在绿竹猗猗的意境中一起通过修习古琴培养着稳重尔雅气质,这也是我们小组中每个人的心中那份对古琴的感觉。俯观整首诗后觉得选择“绿竹猗猗”最直白简短表达意义。于是我把它作为我所在的古琴班学习小组的命名。
至今我们这个小组里也我有素未谋面的同学,但相逢何必曾相识,相识何必又相逢,猗猗的绿竹,悠扬的琴声已经把大家凝聚在了一起。
在太和坊与古琴相遇调整自己,回归内心
我最近弹到了《伐檀》,就卡在这个曲子里,进不去也出不来,因此冷淡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琴……但想起孔老师的悉心教诲觉得不能有负师心:不能只挑选媚俗的现代曲谱,听起来很好,但很俗比如女儿情.红颜劫等,更要学会弹“高古悦心”之曲。《伐檀》就是这样的曲子。可能因为我的追求还是太流于表面,没有深入体会,老师在课上以水跨过一个鸿沟为例,启发我水必须要填满沟才能穿过去,让我以水填满沟的心态来面对弹琴的难度。所以依然要学会再把心沉下来,而且保持和学习小组的好朋友们的互动交流,和大家一起往前走的更远。
在太和坊与古琴相遇对于太和坊和孔老师我心存感激,因为大家能够保持对古琴的热爱离不开一个充满深厚文化底蕴的灵魂及其所营造出的积极的场域,对于共同爱好的朋友们,我心存感恩,没有他们的相伴,也不可能有我的进步。
引用宋代成玉涧的《琴论》的一句话以共勉:
攻琴如参禅,岁月磨练,瞥然省悟,
则无所不通,纵横妙用⽽尝若有余。
⾄于未悟,虽用力寻求,终无妙处。
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祝愿大家在太和坊中用心再多感受一点古琴的美。
同时,放慢我们的节奏,对于古琴,需要一根弦一根弦的弹,一声一声的去体会,不急不急!
在太和坊与古琴相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