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庭扬小同学:
你好!去年10月份你姥爷(这是北京、河北一带的称谓,也许甘谷称外爷)发来了你作文获奖的消息和你的获奖作文。看到后为你取得的成绩而高兴,为你在比赛限定时间内写出如此的优秀作文而拍手,为你从小立有人生大志而欣慰。你姥爷让我提点儿改进意见。我一直在琢磨给你写封回信。但每天各种事情打扰,有些忙乱,就没顾上。今天挤出点时间与你讨论一下你的作文。
我想,你们的作文比赛是限时的。在比赛这样时间紧,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能写出这样立意明确,结构完整,条理基本清楚,并涵盖丰富知识的作文很不容易。为你翘个大拇指!
作文第一句,也是第一段(绿色部分),开门见山,直接了当,“我真想成为一个作家”。作文的最后一段,也是最后一句(绿色部分),与开篇前后照应。“我好想成为作家啊!我的愿望能成真吗?”最后的设问实际是对自己,其意思是“我该怎样努力才能当作家?”
作文的第二段(灰色部分),列举了一些历史名人和他们的作品,概述了这些作品的意义,为作文作者“想当作家”的志向提供了依据。
第三部分(黄色部分)是作文的核心部分,回答了“我为何要当作家,我怎样当作家(即我当了作家做什么?)等问题。作者叙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歌颂祖国的历史,歌颂祖国的河山,歌颂勤劳的人民,歌颂家乡的发展。内容丰富,全面,积极。
第四部分(蓝色部分)是表达要想成为作家,自己如何努力。
衡庭扬同学,要想当作家,就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下面谈一些作文可以改进的地方,供参考。
先说文章的核心部分,第三部分。虽然这部分涉及了丰富的内容,我为你提炼了四个方面。但你作文中没有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写清楚,而是混合到一起写,甚至还和第四部分有混合,这样层次不够分明。建议这部分写四段,第一段写歌颂祖国历史,第二段写歌颂祖国河山,第三段写歌颂勤劳人民,第四段写歌颂家乡生活和进步。每一段举一个名人的例子和作品作为榜样,然后写你要写什么,要体现出你的不同和特点。"要体现出"是说文字中要传达这样的信息,但不要直接说你有何不同。
这部分写好后,就会涉及四位历史名人和他们的作品。把这些名人和作品在第二段概括介绍。这样,就前后照应了。第二段提到的人物在第三段得到展开,作文的结构就很紧凑。现在这样写,第二段出现的内容与第三段无关,显得结构不够紧凑。
再说第二段。你作文中的“作家”是广义的,即能写出好文字和好文章的人,不一定是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所以可以先要把你提到的名人的第一身份亮出来,如爱国诗人屈原,抗金将领岳飞,人民领袖毛泽东。由于对毛泽东主席的尊敬,一般老百姓愿意称毛主席。但为了和前面的句子结构对称,就称“人民领袖毛泽东”。
还有,写作要注意修辞。有很多种修辞方法,如排比、夸张、设问(你作文的最后一句)、反问(第三部分第一段最后一句“难道不好吗?”)、比喻,等等。写作时根据情况使用,这样文字就强烈,生动。比如你举名人为例时,可以用排比: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抒发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抗金将领(没有用爱国将领是不想与前面的文字重复)岳飞在《满江红》中挥洒了精忠报国的英雄志;人民领袖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表达了对祖国美好河山和灿烂历史的热爱,对人民解放事业的信心。(建议可以用排比句,但我写的句子不一定用词很好)。以上建议供参考。
这段文字有一点不足是你选的三个例子都涉及诗词,最好选的例子应该有其他形式的作品。另外,严格说排比句应该有三句以上,但上面毛泽东的句子与前面两句的结构不够对称。客观上,毛泽东的地位也不同,句子展开一些应该也行。如果修改文章选了其他任务,这个写作方法可以沿用。
你在作文结尾的设问是挺好的修辞。但前面的反问(难道不好吗?)读者不好理解。如果你周围有什么人说你相当作家的志向不好,你可列出来,然后反驳,用反问的修辞就是一种反驳。如果没有这种情况,可以不用反问的修辞方法。
第四部分: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为作家,作文中提到多谢多练习。其实作为作家要有与时代发展方向相一致的价值取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丰富的知识,丰富的语言。这就需要不断学习,从书本上学,从生活中学,从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中学。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你还小,不一定能理解。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慢长进。至于这段文字如何修改,看你理解到什么程度。将来要做作家,首先是学习,然后是练习。你理解多少,就写多少,不可写不是自己心里的话。
还有,作文中除非特别需要,一般不要随意重复,好话就说一遍。“把情感流在笔尖”。相似的句子出现了三次,可以酌情留一句在你认为最合适的地方。另外,不写信息量不充足,含义不明确的句子。“抒发我的感情”,“流泻我强烈的感情”,类似的句子出现数次。这些句子含义不确切,应该写出你的什么感情?对人民热爱的感情?对家乡眷恋的感情。每个句子都要有实质的内容。
我以上的评论不一定正确,有些内容可能你现在还不能理解。这些文字仅供你参考。
你将来是否可以当职业作家,这个不好说,但只要你努力,写出一手好文字和好文章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我把你获奖的网络信息整理了一个Word文件,发给你,可以保留。同时,把我的一篇稿子《回老家的路上》发给你,交流一下,我们相互学习。这篇稿子是我在英国留学期间参加《人民日报(海外版)》国庆60周年征文活动时写的。
只要不断努力,相信你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
荆爷爷
2021年元月27日 北京西二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