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话西游之大圣归来

大话西游之大圣归来

作者: df0eeb8b8de9 | 来源:发表于2017-04-18 10:44 被阅读143次

之前看网上关于分析大话西游的逻辑的帖子,总觉得不尽如人意,区区看了几遍,想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前辈们的引砖之玉我就不再提了,仅代表个人看法,望宽恕则个?

大话两部的时间轴应该是在五百年前观音降伏孙悟空,唐三藏欲以一死换取孙悟空再世为人一段。

在原本的时空里,在漫长时光的初始,孙悟空以石猴之身生而为神,本性放纵不羁,空许诺白晶晶等她年满18岁便去提亲,又暗地里勾引义兄牛魔王的老婆铁扇公主叫人家小甜甜。可见孙悟空和至尊宝并不一样,一个是到处拈花惹草的风流客,一个是不敢承认变心的痴情种。

再说那放纵不羁的风流客,因大闹天空被如来压在了五指山下五百年,后被唐三藏救出才得见天日,并与之往西天拜佛求经。但孙悟空是谁?那可是上闹天宫,下打阴曹,欲与天同齐的齐天大圣。五指山下压了五百年并未使其乖顺,许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将唐三藏一捆送给牛魔王作为迎娶其妹香香的聘礼,孙悟空怎么又看上香香了我们不知道,反正他本来就是个浪荡的猴子。此事一出,玉皇大帝震怒,西天颜面扫地,观音自请前去捉拿孙悟空,孙悟空躲了三天三夜,并打伤了下凡不久的紫霞,抢走了她的月光宝盒,但这里可以知道的是,孙悟空并没有用过月光宝盒,也许是他不认识上面的字,也许是月亮还没出来,就被观音捉住了,但凡他用了月光宝盒,指不定闹了怎样一个天翻地覆,又岂会各路人马相安无事?再有,观音是在正常的时空里抓到他的。于是就是时间轴上发生的事,孙悟空被观音捉住,唐三藏舍生取义为其抵命换得了孙悟空五百年后的轮回,投胎在了五岳山下(五指山旧址)做了一名山大王,邂逅了白晶晶。之后便是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的故事,这一部的逻辑都是正常的,只是两部的故事掺和起来,又加上时空的错乱,让人觉得理不清头绪。我看网上很多人不明春三十娘说的白晶晶跟赤炼君的事,其实是这样的,白晶晶跟赤炼君本有段美好的姻缘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还在花果山做山大王的时候(233…看来孙悟空转世几次都是当山大王发家啊…)16岁的白晶晶邂逅了浑身是毛的孙悟空,为其风采倾倒交付一片痴心,孙悟空许诺等她十八岁便去她家提亲,白晶晶等了三年都没等到,哪知孙悟空早就忘了她,正处于好玩不过嫂子的阶段…

后来就是白晶晶死了,至尊宝为救白晶晶竟穿回五百年前,五百年前,盘丝洞还不叫盘丝洞,叫水帘洞,至尊宝在水帘洞前邂逅了下凡不久的紫霞仙子,紫霞抢走了至尊宝的月光宝盒,并将水帘洞改名为盘丝洞,自封盘丝大仙。而此时,水帘洞的真正主人孙悟空正忙着躲避观音的追捕,并不知道这些。故事继续在发展,至尊宝为拿回月光宝盒与紫霞虚与委蛇,一次偶然拔出紫青宝剑,紫霞与之告白被绝情推开,伤心之下与至尊宝分道扬镳,猜测也就是在这时,像是时间轴之前发生的那样,孙悟空打伤了紫霞(亦或者是青霞)抢走了月光宝盒,被观音追捕在沙漠里,正是这时,一道光传来,至尊宝亲眼目睹了时间轴发生的一刻,同样的,观音降伏了孙悟空,但在唐三藏欲为之抵命时,至尊宝想偷偷拿走唐三藏身边的月光宝盒,那法杖落空打在了至尊宝身上,月光宝盒开启,唐三藏没死成,携月光宝盒穿越了…至尊宝的穿越注定是一只扇起风暴的蝴蝶,也许,在他穿越的那一刻,他原来的世界,已经悉数崩塌,像是那条穿越谬论,穿越者携一把手枪穿越,杀死了祖父,他就不复存在了,但是他不复存在,又怎么能穿越回去杀死祖父呢?刘镇伟显然无法回答这么高深的问题,那个年代平行时空说也没有出世,众所周知的逻辑是,除了他记得他从前的故事,那个他出生的世界,白晶晶姐妹与牛魔王同归于尽的世界,春三十娘与二当家生了唐三藏转世的世界已经彻底消失,只活在他的记忆里,从他改变了唐僧的命运的那一刻起,即便他用月光宝盒再穿越回去,眼前的也不在是他熟知的世界了,因为如果唐僧没有死,他就不会转世,春三十娘等人也不会闻风而来,一切都不会发生。也就是说,刘镇伟的大圣娶亲彻底推翻了月光宝盒,建立了一个新的故事。

甚至有人说,大圣娶亲里,五百年前白晶晶于盘丝洞中见到了至尊宝,为什么在月光宝盒里,白晶晶却不认识至尊宝,依然当他是孙悟空。这样想的一定是美国穿越电影看多了…大话的时间逻辑是这样的,我认识你的时候你还没开始穿越呢,所以我不知道你穿越后我们曾见过。你穿越后又因为改变了一些事发生了蝴蝶效应,所以我们之后的一切便不复存在了。

嗯…说到唐三藏携月光宝盒穿越了一事,这里头也有些许门道,唐三藏穿越回来找到了至尊宝,路人甲问唐三藏打哪儿来的,唐三藏说是天竺。所以没有人好奇么?唐三藏穿越后经历了什么?他也许在另一个时空里完成了西天取经呢?我觉得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自从唐三藏穿越回来,他说的话虽然依旧很啰嗦,但却有了深意,比如唐三藏被牛魔王抓去关进牢里,至尊宝欲救他出去,唐三藏说我们师徒四人这一路可谓是困难重重,原因是我们不同心协力,所以被妖魔得逞,既然是这样,我在这个监狱里和在外面又有什么分别呢?不过是换了更大一点得监狱罢了云云。其实唐三藏说的是很有道理的,而且他对至尊宝唱的only you也并不全然为了搞笑,他深切的明白,孙悟空本领最大,只有他能保护他西天取经,孙悟空一天不回来,一天不皈依我佛,他的西天路就只能是个白日梦,即使今天消灭了牛魔王,明天还会有白骨精等着他。所以他在等,等孙悟空真真正正的回来,等他甘愿带上金刚圈随他取西经,所以他在最后跟至尊宝说,生又何哀,死又何苦,等你真正明白了舍生取义,你自然会回来跟我唱这首歌的!这番话在至尊宝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他在唐三藏南无阿弥陀佛的声音里捂着耳朵仓皇逃出。

于是一场大战,至尊宝掉下山崖救了菩提三人,迷迷糊糊又回到盘丝洞中,巧遇了前来欲拜在盘丝大仙座下的白晶晶,其时,白晶晶说的话也很值得寻味,‘我要拜盘丝大仙为师!她分明把水帘洞改为盘丝洞,你们竟然敢骗我没这个人?臭猴子,原来你还在这里!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这里说明了白晶晶与孙悟空相识甚早,在孙悟空是只水帘洞臭猴子时就认识了。至尊宝见到白晶晶很是高兴,向她解释了五百年后的一切后便向其求婚,白晶晶缩身进了至尊宝的心,后来便留书一封走了。于是转折性的一幕出现了,春三十娘听说师妹来过这里,逼问至尊宝的过程中杀了菩提三人,至尊宝央求春三十娘剖开了自己的心,临死之前看到了紫霞在他心里留下的一滴泪。他仿佛能感受到她当时是多么的心痛,而自己却罔顾他对自己的爱与付出,用连篇谎话置其于水火之中,他想起昨夜的梦,梦里紫霞说,我托一只蜘蛛来跟你说,我很想你,你知不知道?至尊宝很是愧疚,告诉她我一直在骗你你又知不知道?紫霞说骗就骗吧,就像飞蛾一样,明知道会受伤,还是会扑进火里。于是至尊宝决定去救为他飞蛾扑火的紫霞。但这不是他决心带上金刚圈的全部原因,这原因很是复杂,一层一层在至尊宝心里像是炖了一锅粥,唐三藏的舍生取义论是一颗种子,紫霞姐妹与白晶晶姐妹的仇恨引发了她对人生的慨叹,因此至尊宝死后有此疑问:恨一个人可以十年,五十年甚至五百年这样恨下去,为什么仇恨可以大到这个地步?观音的回答很官方,所以唐三藏取经就是希望用这本经书去化解人世间的仇恨。至尊宝此时特别爽快的回答了个明白,这表明,其实在他心里早有答案,但他天性贪生怕死,只有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才能真正起来战斗,而他央求春三十娘剖心之时,正是他贪生怕死的一生中最勇敢的一刻,菩提三人的伯仁之死又给了他巨大的冲击,他决定拯救众生于苦海,决定拯救心爱的姑娘于水火。

他终于带上了那顶金刚圈,背景音乐响起,像紫霞幻想过的那样,身穿金甲圣衣,脚踩七色云彩而来。

之前有影评人说至尊宝甘愿带上金刚圈是因为爱你所以爱上了整个世界,为了保护你所以要保护这个有你存在的世界。私以为,这种说法有点小恶心…其实我觉得男人一旦觉察到自己的事业有多崇高,其爆发力并不亚于爱情的魔力好嘛?譬如保尔柯察金有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所以不要再强调爱情了,爱情虽然是永恒的主题,但它要是成了一个英雄起来战斗的关键元素或唯一元素,那这个英雄也不值得大家欣赏。

于是真正的孙悟空上线,在焚城大战中,紫霞为救孙悟空而死,孙悟空怒发冲冠六打牛魔王,最后师徒四人通过月光宝盒离开,来到了五百年后的,这里的五百年后当然不再是第一部的世界,原因前面也已经说了,但奇怪的是,对于孙悟空来说,依稀是昨天才发生的一切,而对于八戒唐僧他们来说却仿佛是很久很久以前,又或许是从没发生过的一切。孙悟空对此也感到很是迷茫,以及师傅说话变得言简意赅起来,那须臾五百年,像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做的一场梦,带着无尽的苦楚和微微紫霞色,世事一场大梦,吃根香蕉好上路。出了洞府,菩提转世成了导游,盘丝洞又变成菩提洞,白晶晶师姐妹转世后嫁给了转世后的中了状元的二当家,桑田不知几经沧海,紫霞仙子却永远陷在了自己的怪圈里,她生生世世在人群里寻觅,寻觅那张相同的脸,我想起紫霞曾对至尊宝说,你又知不知道,我再也不是神仙了。她再也不是神仙了,死了就是死了,不再有永恒的生命,不再有漫长的岁月去寻找去陪伴去等待,她只能遵循心里的那一股执念,一遍又一遍轮回又重复的寻找下去,但她却永远也找不到他真正要找的人,上穷碧落下黄泉,这才是最悲哀的地方。

紫霞在你心里是不是一个惊叹号?还是一个句号?你的脑袋里是不是充满了问号?紫霞仙子牵着驴缓缓出现,留在至尊宝心里的无疑是一个惊叹号,再后来他渐渐爱上紫霞,又因为白晶晶的缘故与自己的心做激烈的争斗产生了一个又一个问号。我曾以为紫霞的死成了至尊宝心里的省略号,但五百年后,在夕阳下土城墙上,孙悟空看着面容依旧的紫霞,眼神遥远而深邃,不得不说,星爷的这个眼神绝了,再无一人可以演出,不是遗憾不是后悔,我站在你面前缅怀从前的你,庆幸你还活在这个世上,我眼睛里看见这广阔的世界,然而此时此刻,这个世界里只有一个你,全都是你,我要把你定格在这一刻,装进我的心里揣着。这是孙悟空的眼神,包括紫霞死在他怀里的那个绝望的想要毁天灭地的眼神,这只是属于孙悟空的眼神,一个曾经的浪子,一个齐天大圣的最热烈而深沉的爱,这不是至尊宝的,面对白晶晶之死时作为一个小人物的软弱和无奈。所以他灵魂出窍,进入夕阳武士的身体里,大摇大摆的走过去,将紫霞拥入怀中弥补那个五百年迟来的吻,以此作为终结,作为一个句号。紫霞临死之际说,我猜到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局。这便是结局,你的意中人,并没有身披金甲圣衣,脚踩七色祥云来娶你,却给了你一个姗姗来迟的吻。

孙悟空走了,紫霞在夕阳武士的怀抱里仿佛闻到了一丝熟悉的味道,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啊,对啊,那个人曾经被她据为己有,被她牵着蹲在地上学狗叫。

漠漠黄沙里,孙悟空一回眸,对上了紫霞那双若有所思的眼睛,那双眼睛曾对着他眨眼,让他的心怦怦跳个不停。孙悟空觉得自己的紧箍儿又有些紧了,也许真应该听师傅的,去陈家村重新打一个。

题外话

之前常听人说大话很多地方漏洞百出不值得推敲,我倒觉得剧本制作的很是精致。比如说

1紫霞和白晶晶相似的地方太多了,都是被姐姐追杀,都是直率霸道敢爱敢恨的性子,都是会为了爱自杀的人(大圣娶亲最后紫霞拔剑架在脖子上逼至尊宝过去)都是为至尊宝而死。所以这是至尊宝在心里有了白晶晶的情况下又爱上了紫霞的缘故,男人就算变心,爱的还是一种人啊。所以这种变心就不会显得突兀,不会显的仿佛是为了剧情发展强加的一样。

2关于舍身取义四个字,这四个字来源于孟子《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四个字第一次出现是经观音之口,彼时,孙悟空被收进了甘露瓶中,观音说,悟空,希望你有一天能领悟你师父这种舍身取义的精神。其实观音是故意说给至尊宝听的,……忘了说,大话和西游记一样,观音都是背后的终极大boss,也就是命运掌控者,月光宝盒就是它故意安排的,才导致了之后的一切事情,就是希望至尊宝有一天能大彻大悟,彻底能明白舍身取义的精神。第二次是经唐三藏之口,唐三藏在监狱里说等你明白了舍身取义,你自然会回来跟我唱这首歌的。可见这四个字就是至尊宝变成孙悟空道路上的芝麻开门啊。而至尊宝又是怎么明白这四个字的,白晶晶与紫霞甘愿为其付出打动了他,因为人心是相互的么,爱情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春三十娘杀菩提时,向来懦弱的一有风吹草动就躲到兄弟身后的至尊宝第一次梗着脖子说,你要杀就杀我吧,于是明白了舍身取义精神的至尊宝为义而死后带上来金刚圈。这里春三十娘的表现倒是很有意思,在第一部里,春三十娘总会放过跪地求饶贪生怕死之辈,而五百年前却最厌恶这种人,甚至见一个杀一个,当她以为至尊宝是故意装作不怕死后立马转身杀了他,可谓是宁可错杀一个,不可放过一个。这也说明了,春三十娘五百年经历了很多世事无常啊,对妖来说,愿意给人一个生的机会,未必不是一种善良。

3生亦何哀,死亦何苦。出自庄子故事《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而本无气。杂乎芒忽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大体意思是惠子问庄子,你老婆死了你怎么不哭啊?庄子说人从自然中来,又回自然中去,循环往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又何谓生何谓之死呢?所以不可哭。当众人皆哭时,独庄子不哭,这不是冷血无情,反而是一种清醒的超然物外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大多数人无法理解的,即便达到了,或许是附庸风雅,亦或是哗众取宠,并不是真正的生亦何哀,死亦何苦,将生死置之度外。这八个字在大话中也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唐三藏在监狱里说的,至尊宝被他啰嗦的要捅死他,唐三藏说,你尽管捅死我吧,生亦何哀,死亦何苦。第二次,是至尊宝死后欲带紧箍,观音问他,尘世中的一切你已不再留恋了么?至尊宝沉吟道,生亦何哀死亦何苦…这八个字与舍生取义不一样,舍生取义是一把通往英雄之路的钥匙,欲往西天,至尊宝就必须是个英雄。而生亦何哀死亦何苦是一个坐地成佛的无上法门,佛法讲究空,生是空,死是空,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至尊宝死后继舍身取义后又超脱了生死,领悟佛法要旨,真正的斗战胜佛其实已在路上。

4曾经有一份真正的感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对那个女孩说我爱你。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这句台词也出现过两遍,第一次在至尊宝哄骗紫霞为他拿回月光宝盒之时,留着眼泪说出,紫霞既欣喜又感动。第二次,至尊宝死后,菩萨问他你还有什么要说的么?至尊宝说了这句话,这一次并没有流泪,却是肺腑之言。爱根本不需要花言巧语,越是深沉的爱,表现出来反而越是平静,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大概就是这个道理。爱一个人需要理由么?当你爱上了一个你讨厌的人,这份爱才是最可怕的。这份爱何止一万年,他将伴随着孙悟空永恒的生命,在他胸膛的椰子里缓缓流淌下去。

题外的题外话

约公元七世纪,陈玄奘来到印度,当时正直宣扬佛法的戒日王诗罗逸多执政,玄奘在曲女城中,见到无数乞丐和穷人无悲无喜的坐在地上晒太阳,以为大乘佛法,竟让人安详至此。殊不知印度种姓等级森严,贱民永无出头之日,他们坐吃等死,祈求来世投胎婆罗门。这里的生亦何哀死亦何苦竟成了一种麻木。漫长的岁月竟是为了等待死亡。这未免是一种过犹不及,并不是为了抨击宗教,真正的生亦何哀死亦何苦不应该是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么?有喜有悲,我不成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话西游之大圣归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dfzttx.html